天天看點

《從秦朝說起 到清朝結束》秦朝(50)揭竿而起

作者:曆史不是僵屍

吳廣的這句話其實是大實話,但這倆将尉估計是真喝多了,一時想不通,他們還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呢,大為光火:

“小子,你說什麼?看大爺不剁了你?”

說着,就把吳廣推開,拔出寶劍在空中劃來晃去。

吳廣又沒喝酒,那是有備而來啊,一腳踢飛了那個将尉的寶劍,然後搶身上前撿起來,順手一揮,便把那個将尉的頭給削掉半拉。

那個将尉哼都沒哼就摔倒在地死了。

這情景來的太意外,也就是一刹那的工夫。

另一個将尉非常震驚,就咆哮着拔劍向吳廣沖了過來。

這時站在旁邊的陳勝不知道從哪裡已經找了一把刀,從一側突然砍過來将這個将尉也砍翻在地,接着又補了幾刀。

這倆将尉就這樣在醉酒中被幹掉了。

看看又是喝酒誤事!

如果不喝酒的話,這倆将尉經陳勝吳廣一勸說,說不定還一起反了,被推舉成老大都有可能,那麼中國曆史就要改寫了。

後來的劉邦差不多就是這樣起事的,以後會說到。

最起碼不會趁着酒勁貿然行動被打個措手不及死于非命。

是以酒量不行就盡量少喝點,即便喝多了也要竭力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緒。

特别是在公幹的時候更是如此。

本來喝酒吃飯是為了聯絡感情,增進關系,結果你一發酒瘋,醜相敗露,不歡而散,甚至适得其反還有什麼意思呢?

陳勝吳廣殺死了兩個将尉後,就一起徑直走了出來。

吳廣為人比較憨直,人緣非常好,他就負責把大家召集過來聽陳勝訓話。

陳勝站在前面,大聲說道:

“兄弟們啊!今天咱們大家夥商量一件事。這些天一直陰雨綿綿,也無法趕路,這樣下去咱們肯定要耽誤行程了。按照秦法,咱們都要被處死。即便不處死,到了北方,那裡天寒地凍、冰天雪地的,咱們又不适應,難保凍死餓死,甚至有可能被野蠻的胡人給殺死啊!反正好歹都是死啊,咱們不如反了,說不定将來還能打出來一個富貴滿堂。”

這九百人也曉得逾期到達漁陽的後果有多嚴重,很多人不免被陳勝說的心動,但畢竟是造反的事,沒人敢公開出來響應,隻是互相小聲竊竊私語。

這個時候陳勝嘴裡又蹦出來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警句:

“王侯将相,甯有種乎?”

陳勝是一個農民,又沒怎麼讀過書,這些名言警句肯定都是平時幹活偷懶時,琢磨出來的,現在就派上用場了。

這句話極具煽動性。

因為每個人在受窮受苦的時候,看的别人富貴榮華,都會禁不住這樣問自己,但是不一定能總結這麼精辟,更不好意思說出來。

經陳勝這麼凝練的總結并大膽喊出來無疑會引起長期處于社會底層老百姓的共鳴。

這句話揭示了人生真谛,道破了生存法則,對後世的平民造反一直起到了精神上的激勵作用,直到如今也時刻鼓舞着廣大“屌絲”不懈進取。

于是這九百多人的情緒就有點被調動起來,不過大家還是有點惴惴不安,都伸過頭向那兩個将尉的豪華套房裡張望。

那意思是官家的人怎麼辦。

陳勝當然明白這個意思,就向吳廣使了個眼色。

吳廣趕快跑到裡面把那兩個将尉的頭給剁了下來,然後提着頭發就出來了。

陳勝繼續大聲疾呼:

“兄弟們!這倆家夥就是酒囊飯袋,不願意跟咱們一起幹,已經被我們結果了狗命,這就是他們的狗頭!”

大家看到這番景象,頓時沸騰起來,一窩蜂跑到将尉的住處,果然看到那兩個将尉血肉模糊橫躺在裡面,血腥味混着酒氣非常恐怖,讓人作嘔。

心想這次遇到狠茬子了,連政府的人都敢剁,肯定是老天爺派來的,我們都從了吧,反正橫豎都是死,說不定跟着這位神将來還真能搞出點名堂。

于是大家紛紛喊道:

“反了!反了!我們跟着你幹!我們聽你的!”

陳勝馬上讓人把這兩個将尉的頭顱用長杆挂了起來,準備來日祭旗。

既然反了,那就要有旗幟,有口号。

經過商議,扯了一塊布,在上面寫着一個大大的“楚”字,就成了旗幟,國号稱“大楚”。

陳勝自封為将軍,吳廣任都尉,其他人一一又進行了任命。

這樣革命的種子算是撒下了。

當然,造反也要有個造反的樣子,玩命的事麼。

于是選個好日子,築起高台開個誓師大會。

這天,大家都裸露右臂,分排兩旁,每個人手裡都捧着一大碗酒,将尉的頭擺在高台上。

陳勝命人将都尉的血滴在大家碗中,在陳勝義憤填膺的說完一通“有難同當,有福同享”的話後,大家一飲而盡。

這就是說喝過同心血酒,永不背叛了。

你可不要小看這種形式上的東西,有時候“形式是會決定内容”的。

它對人的心理震撼還是蠻大的,某種程度上會讓人頭腦發熱,血脈膨脹,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陳勝把之前準備好的檄文拿出來,冒充文化人之乎者也的朗誦了一遍就釋出于天下了。

這篇檄文中說到秦公子扶蘇和楚将項燕都坐鎮軍中指揮。

“沒文化,真可怕!”

扶蘇和項燕這倆人本來是世仇,結果被他們給撮合在一起忽悠人了,稍有見識都知道他們在“拉大旗,做虎皮”啊。

是以呢,我們平時還是要多學習一點時事政治比較好,否則出去聊天都會鬧笑話,顯得很無知的樣子。

好的一切準備妥當,那就開始起事。

那麼先打哪裡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