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旅人生 青春無悔

作者:集結号(祝志雄)

軍旅人生 青春無悔

真實的戰争經曆,無悔的青春足迹。看着曾經青春的自己,卻留下了難忘的從前,如煙的往事浮現眼前,那記憶從未消失,往事仿佛就在昨天。1978年12月剛滿19歲的我,實作了我當兵保家衛國的夢,并在兩個月後随122師炮團奔赴南疆中越戰場。

軍旅人生 青春無悔

我78年12月14曰入伍離家到部隊,當晚分到連隊班組,我們這批兵無經過新兵連,兩天後随部隊開拔中越邊境德保縣馬隘公社,臨戰訓練兩月參戰,實彈演練隻打過5發子彈,投過一顆手榴彈,由于我是無線報話兵,隻要是熟悉手中武器電台和密碼。戰前部隊行蹤需保密,故此不可能與家裡聯系。

到了79年1月,入伍已有一月有多,還未給過資訊家裡,臨戰訓練日益緊張,看着戰争已臨近,不知此去是否生還,為保密入伍至今還不能寫信,心急如焚,故偷着寫封遺書寄家,或許此去戰死沙場,不料被當地郵局截回,被團部上司批評一翻,看在新兵無知份上放過一馬,臨出征前還是寫了遺書放在留下的背包内,輕裝出戰。

1979年2月17日淩晨,在祖國南疆的邊境線上,隆隆炮彈劃過黎明前的黑暗,震驚世界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了。19歲的我站在戰壕裡遙望着那映紅整個天空的炮火,此時此刻我激動的心無法形容,這震撼的情景隻是在電影上看到過的戰争片,此時真正輪到自己戰争的體驗,生死28天從此刻開始。

軍旅人生 青春無悔

開戰的第三天,在戰鬥中我突感肚子不适,報告班長肖斌,我想去友善下,班長肖斌訓示我不要走遠,提着槍在附近幫我警戒,怕有不測,我也不敢走遠,就在這山坡上解決,頭頂上呼嘯而過的炮彈聲,炮彈落在山腳下的爆炸聲,自已真不敢怠慢,匆匆搞掂趕緊歸隊,繼續參與戰鬥。雖說吃、屙、拉平常事,但在戰場上每秒鐘面對死亡,分分鐘炮彈會落在身旁,難予以想不到的事随時都會發生,那戰争趣事記憶猶新。

戰争已進入第6天,79年2月22日晨,天還未亮,我炮團接到指令向越南高平挺進,淩晨通過那坡縣平孟邊檢站沿着公路進入越南,冒着槍林彈雨,冒着生命危險踏出國門,這也是我第一次出國,我緊握着槍坐在炮車上,緊張的注視着公路兩傍,沿途無心欣賞異國風情,附近還不時傳來槍炮聲如同過年時的鞭炮歡迎着大軍的到來。

此時天還未亮,車隊行至越北天險重鎮朔江路段,我前車踏響了地雷,我們馬上下車以為遇上越軍設伏,準備戰鬥,看着此地剛發生過慘烈的戰争,兩邊稻田裡公路上幾十具我軍烈士遺體,對面路邊還有兩輛被打壞的我軍坦克,烈士遺體還留在坦克上,現場慘不忍睹,我的心真有點緊張,手心都在冒汗,握着槍的手有點發抖,戰争就是如此殘酷。目睹如此恐怖慘烈的戰争場面,說不怕是假的,戰争就是戰争,雙方必有死傷,打仗就是如此殘酷,我們是和平年代的軍人,從未經曆過戰火的錘煉,當戰争來臨的時候,承受常人難以想象的危險,誰能說沒有對死亡本能的恐懼?但看着戰友在身邊倒下,冒着槍林彈雨呐喊為戰友報仇。

約中午時分,我炮團到達高平外圍,各炮營進入陣地,團指搶占陣地時,在村口警衛排發現前方敵情,我們包抄過去,抓獲一越軍戰俘,通過随軍翻譯了解到他們共5人,打散被困山上,已三天無進食,跑到這村莊尋食物,見我們部隊到,其他4人早已逃之夭夭,他實在走不動了繳槍就擒。

戰至今日,戰争已進入第六天,整個戰場所走到之處,到處是殘垣斷壁,到處是彈坑,就連偏僻的山村也沒多少完整的茅草房,人、畜屍體随處可見,一天天發脹發臭。什麼叫人間地獄,戰場就是人間地獄,每天精神高度緊張,每秒鐘面對死亡。戰争就如此殘酷無情。

軍旅人生 青春無悔

第二天,1979年2月23日排長韓志剛帶領我們一、二班幾位戰士在越南村莊搜尋殘敵,在村口發現一洞,班長訓示我進入洞内搜尋,在向洞内投手榴彈後,并用剛學會的越南語向洞内喊話“諾松空葉(繳槍不殺)”無反應,當時還是新兵的我,提着槍壯着膽爬進洞内搜尋,随時準備與敵決一死戰,如洞内有越軍,那後果真不堪設想,将會改寫自己的一生。随後繼續向村内搜尋,在一屋内發現一具被打死的越軍屍體,雖說入越時已看到過許多屍體,但從未碰摸過,為防瘟疫傳播,戰場上所有屍體都要處理,處理牲畜屍體還好辦,人的屍體特别是槍傷全身是血的屍體就特别恐怖,隻有19歲的我還是硬着頭皮壯着膽同戰友們一起将屍體擡出屋外掩埋了。戰争鍛煉了人的意志和膽量。

晚上我和二班副覃樹桓、戰士吳安華一個點站崗,設在團指外圍村莊邊,那越軍挖的戰壕裡,我仨人一支沖鋒槍一支半自動,約2OO多發子彈,每人4個手榴彈,班長傳令如遇襲擊,怕誤傷必須堅守到天亮,我緊握着槍,在那戰壕溝裡,緊張的注視着周圍動靜,遠處不時傳來槍炮聲,好不容易才熬過漫長的黑夜,又将迎來生死戰鬥新的一天。

二月越北早春還很寒冷,白天行軍打仗,晚上露營荒山野外,太困了打個盹,雖布了崗哨,但又驚越特工偷襲。就一套冬裝穿着單薄,經常冷得打顫,衣服幹了濕濕了幹,滿是鹽霜,已多日無換洗,加上汗臭味較濃,打仗一個月未洗過澡換過衣,又那能管這麼多。比起已戰死犧牲的兄弟,最少我們還活着。

軍旅人生 青春無悔

79年3月16日出境作戰部隊奉命全部撤回國境内。我在回撤路上,看到兄弟部隊從越南一山洞裡搬出大量武器裝備和糧食,包裝都印有中國制造,是之前援越物資,并拉回國内,高炮部隊将高炮平射,沿途破壞曾援越的基礎設施。當我回到那坡縣平孟邊檢站那一刻,我激動的心用言語無法形容,我終于活着回來了。

軍旅人生 青春無悔

79年3月16日那天下午我從廣西那坡縣平孟邊關剛踏入國門的那一刻,我的心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激動,我活着回來啦!終于結束那28天殘酷的戰鬥,結束那戰争的驚魂,結束那随時為國捐軀的日日夜夜,更忘不了并肩戰鬥犧牲在異國他鄉的戰友。

凱旋回到靖西三合駐守,曾因種種原因,家裡未能及時收到我平安凱旋資訊,這期間父親到處打聽我生死下落,時刻關注着前線戰況,媽媽茶飯不思,不知多少個曰夜以淚洗面,總在心裡默默惦念着我,保佑着我,多少個日夜,多少回心碎,可憐天下父母心。

軍旅人生 青春無悔

1979年3月參戰凱旋,硝煙過後同老鄉戰友相遇在中越邊境靖西,互賀祝福“我們活着回來了”,忘不了拍張相寄回家報平安,這就是兩戰友當年的留影。也是我入伍後第一張軍裝照,戰前也無想到拍張相寄回家人留念,若是戰死沙場什麼都無留下,那的确是一大遺憾,那時候,駐守在邊境随時準備着重返戰場。

軍旅人生 青春無悔

這照片中的5位老鄉戰友,是79年參戰凱旋回到湛江駐地的留影,78年同入伍,同部隊,齊參戰,一起凱旋。戰後相聚,感慨萬千,他記錄了我們青春年華的奉獻,記錄了我們生死與共的日子。

軍旅人生 青春無悔

這是122師炮團指揮連四排參戰凱旋的全家福,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這群年輕的中國軍人活躍于東線戰區(廣西)的特殊戰線上,是東線戰區炮群指揮中樞和首長的千裡眼、順風耳。他們出生入死,出色的完成了東線戰區的通信聯絡保障任務。我們參戰幸存老兵決不會忘記沖殺在那硝煙彌漫的戰場。

軍旅人生 青春無悔

看着曾經青春的我們,記憶從未消失,回望那峥嵘歲月,曾經的軍旅生涯,記錄了我們青春年華的奉獻,記錄了我們生死與共的日子,同甘苦,齊參戰,共凱旋,盡管我們已經退役,我們依然珍惜當兵的曆史,忘不了那血火邊關的歲月。人生路上,我們曾扛過槍、上過戰場,從軍報國,此生無悔。

難以忘懷的戰争歲月,時常浮現眼前,盡管這麼多年過去了,硝煙早已随風飄散,但當年的往事仿佛發生在昨天,當年血與火的經曆依然清晰,那是一段既痛苦又自豪的青春記憶,是一段血腥又難忘的芳華歲月。

作者簡介:

本名:祝志雄,漢族,網名:集結号,廣東江門市人,1978年12月入伍,服役于原41軍122師炮兵團,參加過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81年退役。現已退休,閑時愛好寫劃,純屬自娛自樂。

釋出編輯/貢嘎 李光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