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生
農村老話說:“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皂是黑的意思,青紅皂白就是它的典型用法,讀音為“造”,孝并不是指孝服,而是指白色的衣服。對于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也大概明白其意思,但是,你知道它還蘊含着深刻的易經理論嗎?今天曉生就用易經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易經年代久遠,據說流傳于上古伏羲時代,中古的周文王将其完善,是以又稱周易,也有人說近古的孔子作易傳後周易才算完備,史稱“書曆三古,人更三聖”。
不管哪種說法,易經都是古代先賢智慧的結晶。那易經中有“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這句話的解釋嗎?易經是哲學著作,當然不會對男女着裝配色的問題做具體解釋,但是,它卻為這句話提供了理論基礎。
易經中說,乾為天為男,坤為地為女,天清地濁,男清女濁。
意思是男人像天空一樣清淡、飄逸,女人像大地一樣濁重、厚實。天空代表的顔色是白雲一樣的白色,大地代表的顔色是土地一樣的黃色,這是我們平時的說法,但是,土地還有黑色的意思,因為土地像女人一樣代表孕育,在黑暗中孕育希望,是以它還有黑色的意思。
那就是男人代表白色,女人代表黑色呗,那為什麼要女的穿白色,男的穿黑色呢?男穿白,女穿黑不更合易經的理論嗎?問的好,易經中又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調和道之要。
這兒有儒家中庸的味道,大概和孔子作易傳有關系,我們中國人講究缺什麼補什麼,這也是有根據的。“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就是根據缺什麼補什麼得出來的,男人“白”多補黑,女人“黑”多補白,它充分展現了我們古人“陰陽平衡”的智慧。
當然,這些隻是從古人的智慧中提煉出的觀點,我們古人對穿衣打扮和衣服配色好像沒有太多的研究,這和他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有關系,但是,古人洞若觀火的智慧和言語中的哲理,讓我們不得不佩服,“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這句老話雖然年代久遠,但是古人的智慧還是在這句話中展現的淋漓盡緻。
剛才說了古人的觀點,“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确實有道理,那這句話在當代還适用嗎?用我們現代觀點來看,同款衣服黑色顯瘦,男人穿上挺拔俊朗,而白色的衣服呢,女人穿上顯得純潔、高貴,更能凸顯出女人的氣質。
由此看來,這句話還是不過時的。另外多說一句,在衣服顔色搭配上,要注意整體平衡,不要顔色失調,透露個秘密,黑色和白色是萬能搭,幾乎能配其他任何顔色的衣服,就是除了藍色和墨綠色外,其他顔色随便配,你可以試試,效果不錯哦。
總之,乾道為男,坤道為女,若要乾坤長存,就要陰陽平衡,是以說,“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其中所蘊含的正是易經中“陰陽調和乃至平衡”的道理,讓我們不禁贊歎古人的智慧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