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堕胎權戰火再起:美國基督徒的“心結”不光折騰孕婦,甚至波及巴以局勢

華輿訊 綜合報道 當地時間5月17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同意就與密西西比州堕胎權法案有關的法律争端進行裁決。這意味着美國政壇的一大“火藥桶”,關于女性堕胎權的争端再起。

圍繞這一議題産生的争議,甚至能聯系上遙遠的巴以沖突——美國社會中反堕胎與支援以色列的核心力量都是美國共和黨的基本盤,基督教保守派人群。美國民主黨政權擺明車馬要憑借手中的行政與立法權力保護堕胎權,民主黨中的激進派甚至主動擴大戰火,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抨擊以色列。這讓拜登政府十分尴尬,也更凸顯了美國社會的撕裂。

堕胎權戰火再起:美國基督徒的“心結”不光折騰孕婦,甚至波及巴以局勢

2021年4月23日,美國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進行了首次碰面,并拍攝了全新的官方合影。(中新網資料圖)

密西西比州想推翻的“羅伊案”,是何來曆?

堕胎權,一直被認為是和持槍權并列的,美國社會曆史最悠久的“引戰”話題。一般認為,美國人對于堕胎的執念來源于基督教中反對堕胎的一貫傳統。

因為認為“生命是受上帝賜予”,曆史上一些基督教政權曾完全禁止一切避孕與堕胎行為。在美國,基督教保守派力量也曾推動立法,希望最終回到一刀切禁止堕胎,乃至禁止避孕的狀态。

堕胎權戰火再起:美國基督徒的“心結”不光折騰孕婦,甚至波及巴以局勢

2015年,抗議者在白宮門外“躺屍”抗議堕胎。(中新網資料圖)

上世紀70年代,美國得克薩斯州幾乎禁止一切堕胎行為,一名化名“羅伊”的女性遭強奸後懷孕,限于當時的法律限制無法堕胎,是以起訴得州政府侵犯其自由選擇權。當時的美國聯邦大法官布萊克蒙在判決中支援了羅伊的堕胎權,并确立了著名的“三階段論”,即胎兒孕育的前三個月,各州不得立法禁止堕胎,以維護孕婦的選擇權;第四至六個月,各州可以保護孕婦生命安全為原則立法,對堕胎進行限制;第七個月後,各州可以立法禁止堕胎,保護胎兒“潛在的生命權”。

在采用判例法的美國,該判決多年來一直被視為美國女性享有堕胎權的法律基礎。

“心跳法案”醞釀多年,終于再上“擂台”

習慣上被稱為“聖經帶”的美國中部、南部各州是推行反堕胎政策的急先鋒。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統計,2019年美國一共有15個州提出俗稱“心跳法案”的反堕胎法律,其中4個州獲得通過,分别是肯塔基州、密西西比州、俄亥俄州和佐治亞州。

“心跳法案”意味着婦女懷孕8周起便被禁止堕胎,且沒有為被強奸、甚至是亂倫懷孕的情況留下豁免條款。對于許多孕婦來說,8周時間甚至不足以讓他們發現自己已經懷孕。

随後亞拉巴馬州則出台了一份更加嚴苛的法案,不分懷孕周期,近乎“一刀切”的禁止一切堕胎行為,隻有在孕婦受到“嚴重健康威脅”時才能堕胎,違背這一條款的醫生或将被處以99年監禁。支援這一法案的共和黨議員克萊德·錢布利斯(Clyde Chambliss)在議會發言時,毫不掩飾自己的宗教動機:“我相信如果我們有權終結胎兒的生命,那就是把我們自己擺放到上帝的位置。”

在“羅伊案”判例的影響下,這一類“心跳法案”屢次被聯邦法院系統裁定為違憲,至今無一生效。但當地立法者的本意,就是通過類似法案不斷“找茬”,最終争取讓相關争議能夠再上最高法院“打擂台”,就堕胎權問題作出新的判例。

而在特朗普執政期間,特朗普與當時占參議院多數席位的共和黨聯手,認命了3位持保守派立場的最高大法官。這也使得眼下這屆最高法院被認為是美國近年來立場最保守的一屆最高法院。這也激發了“聖經帶”各州立法機構“找茬”的決心。

堕胎權戰火再起:美國基督徒的“心結”不光折騰孕婦,甚至波及巴以局勢

2020年9月18日,群眾聚集在美國最高法院前緬懷逝世的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金斯伯格去世後,時任美國總統認命了與金斯伯格政見相反的芭蕾特接任其職位,使得最高法院中保守派與自由派大法官的比例達到了曆史罕見的6:3。(中新網資料圖)

此次被推上最高法院的就是一個縮水版的“心跳法案”。密西西比州2018年的一項法案宣布在大多數情況下禁止妊娠15周後的堕胎。當地堕胎診所上訴後,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庭援引羅伊案駁回了這一法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此次受理的則是密西西比州方面的上訴。

美國最高法院在通報中指出,目前本案的核心問題是胎兒在15周時是否能在母體外存活。也就是說,新一屆最高法院很可能不準備全盤推翻“羅伊案”,而是蠶食性地削弱該判例賦予的堕胎自由,譬如将禁止堕胎的紅線從7個月提前到15周。

而據美國僑報報道,白宮已經表态,無論最高法院此次判決結果如何,政府都支援将“羅伊案”判決先例寫入聯邦法律中。其潛台詞是,民主黨政權将通過目前掌握的行政與立法權,支援羅伊案确定的堕胎自由權力。

猶太人反對以色列:美國社會撕裂後的吊詭局面

巴以沖突是近來另一個撕裂美國社會的争議話題。近來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再次發生沖突。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多次發動空襲,巴勒斯坦武裝組織也向以色列城市發射火箭。美國最著名女性超級英雄形象“神奇女俠”扮演者,以色列女星蓋爾·加朵因為在社交媒體上呼籲“雙方都應享有自由和安全”而被網友圍攻,認為其發言模糊了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領土、挑起沖突的實質。

堕胎權戰火再起:美國基督徒的“心結”不光折騰孕婦,甚至波及巴以局勢

加沙城一處地點遭以軍空襲。(圖檔來自新華社)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民主黨議員此次針對以色列的批評可謂是格外尖銳。民主黨内“網紅”,史上最年輕的衆議員科爾特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批評以色列是“種族隔離國家”,“沒有民主”。此前曾因為指責議院同僚接受以色列捐款,受以色列“操縱”而被指“排猶主義”的衆議員伊爾汗·奧馬爾(Ilhan Omar)更是指責美國政府,稱其對以色列的支援“殘忍血腥,毫無道德,令人作嘔。”

歐洲時報援引德國媒體的分析認為,民主黨這些新銳力量對以色列的批評不再限于一些政策上的細枝末節,而是質疑以色列存在的合法性,并将矛頭直指拜登和國務卿布林肯,這令拜登政府面臨着不小的壓力。

一個有些反常識的現狀是,以色列在美國的主要支援者不是美籍猶太人,而是美國的福音派基督徒。

美國調查機構皮尤的一項調查顯示,約82%的美國白人福音派基督徒認為上帝把以色列給予猶太人,猶太人中反而隻有40%認可這一神學觀點。針對這一現象,半島電視台解釋稱,這是因為美國的福音派基督徒相信,“猶太人必須傳回其位于巴勒斯坦的應許之地,并在那裡建立一個猶太實體,為基督耶稣的第二次降臨并建立千年王國作好準備”。是以,“大多數福音派基督徒達成的共識是,向以色列提供無限及無條件的支援,同時無視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權利。”

據稱,福音派基督徒在美國的總人口超過5000萬人,這也被認為是特朗普政府一邊倒支援以色列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支援以色列的美國猶太人數量則要少得多,而且部分猶太人還對以色列持最為嚴厲的批評态度,認為以色列政府對待巴勒斯坦人的方式不符合現代社會的文明準則。是以,這些民主黨内激進派對以色列的“火力全開”,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對美國國内的基督教保守勢力開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