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關注“魚堂主愛思考”每天帶你一起思維成長。

【魚堂主愛思考】系頭條号簽約作者
思考碰撞現實,理想在現實知小,小到需要魚大。
改變總是伴随着痛苦,認知也不例外。
隻有真正懂的一件事後,才知道自己當初有多麼不懂。
小時候總是有人說:“上學好,什麼都不用想”,但是自己一點都不覺得好,到哪裡都被管着。
希望自己,早點長大可以去外面的世界。
長大後明白了,想想以前自己确實是什麼都不懂。
認知的更新過程,就是一次次打破自己重新建構的結果。
Q1,當我醒來的時候,開始懷念自己的無知階段
我們雖然活着,但尚未出生。
一個人的成長曆程,就是認知覺醒的過程。
我們都是從無認知階段,慢慢在和世界的碰撞中學習認知。
想想小時候,自己每天都到處亂跑,天無憂無慮。跑累了、玩夠了回到家,一句我餓了就可以得到食物。病了有人照顧,想要什麼都有人滿足。
小時候就是一個無認知的階段,自己還不能獨自去應對整個世界。隻能依附在父母的身邊,在這個環境中自己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獲得一切生存需要。
無認知的階段隻能存在于,一個固定環境裡沒有匮乏感。自在無憂沒有挑戰的生活,待在這裡的代價,就是沒有感覺能力。
因為環境已經幫你解決了所有問題,什麼都不需要做就可以獲得一切。這個時候是不需要認知的,也不需要去解決問題。
當我們離開了依附的環境,來到外面世界發現很多問題,需要自己去面對。
剛出社會的人,感覺很不舒服自己去解決問題。很多人開始懷念,那個不需要自己解決問題的環境。
解決問題很痛苦,什麼事都要自己去面對。
是以很多人要麼在找一個依附體,要麼就喜歡逃避問題,也就是逃避認知更新。
Q2,第一次認知覺醒,是因為發現自己沒有穿衣服
認知開始的那一刻,就是離開了自己的舒适區。
有幾個地方是人人都想去的,天堂和極樂世界。這個是成人版的終極母體,因為都相信那裡一切都是美好,什麼都不用做隻要擷取。
現實世界太辛苦了,成人想去的地方,就是孩子要離開的世界。
印象中3歲之前好像沒穿過衣服,每天都是到處打滾亂跑。也沒有什麼羞恥感,反正大家都一樣,不知道害羞是什麼?
也很奇怪明明每天都知道,但是從來沒有這個意識。經常看到小朋友不喜歡穿衣服,還把衣服脫掉亂扔。覺得衣服是束縛,還是光着身子自在。
不知道什麼時候,感覺就出現了。
感覺到别人的眼光,自己意識都了什麼,這個意識到就是認知。
獲得認知的那一刻,就産生了判斷。小孩子有羞恥感的時候,是因為他意識到大家都穿衣服。感覺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别,覺察到差别的時候無認知階段就結束了。
有了感覺能力,就意味着自己要去面對這些差别的存在。
最終,發現我們一生都是不斷的脫離,離開各種曾經幫助我們遮擋外界的屏障。
獨自的去面對世界的差别,無憂自在的生活從此消失了。
Q3,任何福音都是詛咒,任何自由都有代價
無知即是自在,認知獲得自由
平時講話都喜歡說“自由自在”,但他們從來不是一回事。
去年在海南旅遊,我沒有去什麼景點。就是在海邊租了一個房子,每天遊泳、坐船、喝酒、吃串。
那個感覺真是舒坦,但是我知道回去又開始不停的工作。這個時候就是自在,是因為在海南這個環境裡,把外界都屏蔽掉了,在裡才能自在的玩樂。
自在就是獨占一個空間,有一個幫你解決一切問題的環境。
自由就是什麼都要自己做,才能獲得你想要的。自己選擇和承擔,包括認知、選擇、決斷。
自由會帶來很多痛苦,失去原有依靠,獨立去應對世界。
這個時候人本能的會,拒絕認知更新,拒絕獨立思考。因為知道後會有很多麻煩,是以人甯願繼續裝睡。
Q4,你願意做一個無知但快樂的人,還是一個有認知但痛苦的人
木心說:“我悲哀地看着你們這群不知道悲哀的人們”。
無認知是否一定不好,最終還是要看個人選擇。有些人就是不喜歡想問題,希望别人能幫自己解決問題。
我朋友的老公,是一個媽寶男。遇到什麼事都是我媽說,給我媽打個電話問問吧。
每次朋友都給我吐槽半天,說他沒出息自己沒有主見。我給她說這個是自然現象,一個人如何不喜歡獨立面對問題。
不想獨自去面對,自由需要付出代價。這個是一個正常心理現象,于是依附在一個強大的個體上面。為自己制造一個屏障,有什麼事媽媽都可以解決,沒有媽寶也會有其他寶。
當覺得問題特别麻煩的時候,本能的拒絕認知更新。
“人們為了拒絕思考,可以為此做任何事。”
感覺到問題存在,就意為着要去解決掉。這個時候認知帶來很多痛苦,知道了反而很多麻煩,很多時候甯願繼續裝睡。
以前總覺得人人都應該接受認知更新,現在才明白并非如此。更多的人不是不能提升認知,而是不想提升。我這樣挺好的幹嗎要叫醒我?
不想認知帶來痛苦,就放棄提升認知。
想獲得認知權利,必須同時接受與認知相關的代價,痛苦、選擇、這些帶來的壓力。
Q5,你願意生活在一個虛假的世界嗎,提升認知的标緻;
導演畢贛說:“我不知道要不要叫醒,那些不知道真實世界的人”?
不好說有認知就一定多好,本來别人可能活的很開心。非要告訴他你的認知是假的,但是你不知道他是不是想被叫醒。
一旦知道真相,後果是很可怕的。你全力維護的,恰恰是你應當摧毀的;你正在破壞的,恰恰是你應該感謝的。
楚門如果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假的世界,依然是開心快樂的。
同樣如果你是一個真正想改變自己的人,提升認知能力依然是最好的方法。
真正的改變隻能發生在原則層面,底層認知沒有改變,多少努力都是徒勞。想獲得認知,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現實情況是什麼樣的,了解自己的位置才知道需要往那裡行走。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而你們也不知道,但是那麼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蘇格拉底
接受自己最終是無知的,才能不斷的接受新的東西。新知就是認知的開始,有發現才能有感覺。
我們身處一個環境,接受一些内容。你知道這是虛假的,但是别人不知道,這個時候你的認知就比别人高一個次元。
就像你知道在做夢,但是夢裡面的人不知道。
用我之思考,磨出你的思想利劍
【魚堂主愛思考】系頭條号簽約作者,用思想肉身碰撞現實的老男孩,每天帶你深度思考者,專注思維分析,個人成長方法論。
魚堂主原創首發,轉載請私信
更多我的故事,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的個人公衆号:魚堂主(ID:yutangzhu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