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之家,他們的家庭生活是怎麼樣的?那麼,對古代皇帝來說,他們的家庭,其實就是後宮了。随着這些年宮鬥劇的熱播,不少人就認為,古代的後宮是很亂的,那有多亂呢?比如說,後妃們之間拌嘴是常事兒,貴妃随意就能用一丈紅,賜死一個宮女,甚至是低級的妃嫔,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古代的後宮,真的是如此混亂嗎?我們就以清朝的後宮為例,從制度層面,來講一講古代的後宮生活,究竟是怎麼樣的?

清朝呢,是帝制時代的最後一個王朝,他總結了之前曆代王朝,治亂興衰的經驗教訓,内外制度還都是頗為完善的。單就中國傳統專制社會而言,清朝的制度完善程度和社會管控程度,已經達到了曆朝的巅峰。可謂是最完善的帝制王朝。那這一點呢,也展現在了後宮的制度上,不像宮廷奇案疊出的明朝,清朝的後宮制度,自始至終都在有序地運作着。清朝的後妃們住在東西六宮,嫔妃以上的品級,是可以自立門戶的,成為一宮之主。即便這樣,他們也并非一人獨享一宮。按清朝的後宮編制,皇後一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子四人,嫔妃六人,貴人、常在、答應是無定額的,那這樣算下來呢,後宮的嫔妃就有數十人。一人一宮,肯定是不夠的,是以,大家都是合住的,一宮呢,就像一個大的四合院兒,正殿,那是給主位的皇妃居住的,妃子以下,大多住在偏房的配殿。是以,隻有皇後和主位皇妃才能自稱本宮,其他人都是沒有資格的。清朝後宮的規矩,其實非常多,每天早上五點多鐘,就會有宮女叫各位妃子起床,想睡懶覺,是絕對不可能的。起床後要梳妝打扮,六點鐘就要去給皇後,太後請安,回來後才能用早膳,請安的時候,後宮彼此是能夠見面的,但見面後,都是禮貌性的問候,不會叽叽喳喳的聊八卦,更不可能互相逗嘴。平日裡呢,嫔妃們隻能在自己的宮内活動,最多是和同宮的姐妹們聊天兒,想要到其他宮串門兒,必須得事先請示彙報。
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裡,嫔妃們就隻能是,吃飯睡覺發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空虛寂寞冷啊。也難怪,電視劇甄嬛傳裡的靜妃,都能數清宮裡有三百六十二塊磚了。在影視劇裡,經常有皇帝和寵妃,同桌吃飯的場景,有的嫔妃,甚至還會準備皇帝愛吃的菜品,以此争寵,其實啊,清朝後宮制度,是不允許皇帝和後宮嫔妃一起吃飯的。皇後也不例外,即便是特殊節日的會餐,也是皇帝一桌,嫔妃另一桌。皇帝用膳時,菜品雖然多。但同一個菜最多隻能吃上三口,再喜歡也不能多吃,這是為了保證皇帝的安全。
皇帝愛吃什麼菜品,那都是絕密的,嫔妃們是不可能知曉的,除非是皇帝私下透露給他們,清朝後宮幾乎不可能有出軌之事。因為,能見到的男人,隻有皇帝和太監。王爺和嫔妃是很難見面的,即便參加節慶宴會,也是男女分開舉行,皇帝和他的小媽們,也不能随便見面。小媽就是先帝的嫔妃,根據清史稿,後妃列傳裡記載,皇帝和先帝的嫔妃們,雙方必須都年滿五十歲才能相見。像唐高宗和小媽武則天的不倫之戀,在清朝,那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除非兩個人一直等到五十歲之後。
妃子生病時,會有男性太醫前來診療。在這種情況下,會發生出軌事件嗎?在電視劇甄嬛傳中,就出現了太醫,利用這個空檔,私通嫔妃的橋段。但實際上,這種情況也絕無可能。按照清朝的太醫院診療制度,到後宮診療時,至少要有兩名太醫同行,而且,還要有禦藥房的太監引領,在衆目睽睽之下,根本就沒有機會,而且在診療時,太醫和嫔妃也不允許有肢體接觸,民間中有太醫懸絲診脈的傳說,但實際情況根本沒有那麼誇張,為了避嫌,太醫會在嫔妃的手腕處,放一塊兒手帕,隔着手帕為嫔妃診脈,另外,兩名太醫還會輪番診脈,防止失誤或者作弊,那至于高等級的嫔妃,處死低等級嫔妃的橋段,也和曆史真相不符。盡管不同嫔妃的等級,差距巨大,但身份上,他們都是皇帝的女人,除了皇帝或者太後以外,任何人,是不能随意打罵他們的,即便是宮女,嫔妃們也不能肆意懲罰。
清史稿裡,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乾隆六十歲時,曾寵愛年輕的惇妃,對她生下的十公主,甚是喜愛。這個十公主,後來就破格獲封固倫和孝公主,非常有名。後來,嫁給了寵臣和珅的兒子,惇妃自以為,深得乾隆的寵愛,就打死了一個宮女。乾隆得知此事後,就大發雷霆,寫了一千多字的谕旨來處理此事。谕旨中寫道,從未有妃嫔,将使女獨歐利弊指使。今惇妃此愛,若不從衆辦理,于情法,未為平允。乾隆在谕旨中自述,即使自己被宮女太監惹急了,也不過是丈責二十,極多,亦不過是四十者。乾隆認為惇妃罪行重大,即便是廢除名号也不為過,但念及他生下了公主,故而從寬處罰,降位為嫔。而其他涉案的太監,被革職,罰俸祿兩年。另外,還給予死去宮女的家屬一百兩銀子,作為民事賠償,在清朝後宮,宮女的命也是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