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版丨绾绾
編輯丨九月
皇後到底哪裡好?為啥後宮的女人都想當皇後?
在宮鬥劇中,有無數的妃子都惦記着皇後寶座。
這僅僅是因為一國之母的地位高、工資多?還是因為當了皇後就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其實除了皇後的生活比妃子優渥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受她管制的人和事兒都很多。
别說皇帝這個糟老頭子的後宮裡,哪些千嬌百媚的妃嫔了。
就連皇帝本人,在某些方面也不得不被皇後限制。
是不是忽然感覺皇後的逼格一下子就拉滿了?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起努爾哈赤了。這位優秀的統治除了擅長征戰四方之外,在後宮管理這方面也很有想法。
我們努爾哈赤先生,一直都認為男人要以事業為重。
是以他一向很會根據女孩子的背景,來決定要不要納入後宮。
雖然聽上去有些冷漠無情,但這是野心家們的滿級象征。
因為有背景的女孩千千萬,要合理利用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不過後宮的人納多了以後,彼此之間難免會有些小摩擦。
畢竟那十幾幾十号漂亮妹妹,都守着一個人,肯定會有嫉妒和争寵出現。
但努爾哈赤非常明白自己要做什麼,注定幹大事兒的男人總不能天天操持這些女人家的事情。
可要是找别人幫自己管理,這也不現實。
萬一混進來一個奇怪的東西,那後宮的女人給自己戴綠帽子怎麼辦?
又或者自己的孩子們當中,也混入了什麼奇奇怪怪的血緣怎麼辦?
自己可是未來的天下之主,有皇位要繼承的那種。萬一發生這種,那就太可怕了!
在後宮的女人要限制,而且還不能是外人的情況下。中宮之主的位置,就這麼應運而生~
這個皇後的位置,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非常大的權利。
不僅可以限制住後宮所有人,還能在某些問題上管理皇帝。
皇後在依附于皇帝的通知,還能以母儀天下為理由,拿着祖訓限制住自己老公。
話說皇帝可以管理萬民,皇後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他。
這四舍五入一下,不就是皇後也能管理萬民了?
難怪後宮的妃子們都想當皇後呢,這種“我說話誰敢不聽”的fell實在是太爽了。
手裡握着實權,不比哪些沒實權的高位份妃子強?
天天聽着哪些口不對心的請安祝福,但手裡莫得權利,再受寵也要看皇後的臉色。
當然,個别不守規矩的皇帝除外。當時定這個制度的時候,肯定也沒想到後來的順治是個叛逆少年。
清朝皇後管的可真寬
不要再天真的以為,皇後隻是一個管理後宮的工具人了。
其實人家可以管的事情多着呢!慈禧太後曾經頒布過一道懿旨,
在這裡面就清楚的指出了皇後的職責。其一就是最重要的,後宮女子不得幹政。
其二是說皇後具有統率六宮的權利。這個統率後宮是說啥呢?
其實主要是後宮裡,一些需要皇後經手的瑣事。什麼懲戒宮人啊,維護後宮基本秩序呀。
還有後宮偵探工作,小到嫔妃丢東西大到宮裡有人死掉,都得皇後過問。說白了就是後宮的紀律委員。
這項工作雖然瑣碎,但既不是最難的,也不是最爽的。
在皇後的工作任務當中,最難的那個和最爽的那個,其實都源自與侍寝這事兒上。
在皇後的職責當中,最爽的就是“勸谏君主”。
别看這麼說着挺正經,其實這項職權,就是可以阻止皇帝們随意進出嫔妃的寝宮。
以及皇帝過度沉迷于後宮遊戲中時,皇後的權利就可以發揮到最大。
衆所周知 清朝和其它朝代的侍寝規則不太一樣。皇帝們翻完牌子之後,不是自己要去妃子宮裡。
而是專門會有人,把被翻牌的嫔妃卷成老北京雞肉卷兒,然後再送到皇帝自己的寝宮。
當然了,皇後作為一國之母,是有特權不被卷的。
但皇帝覺着天天看自己的寝宮看煩了,我想去妃子們的寝宮裡。
也行啊!先給皇後打報告呀!隻有皇後同意了,皇帝才朝某個妃子的寝宮進發。
否則的話,皇帝這就是違規操作。皇後是有權利,去提醒自己老公的。
這些都隻是寫在書面上的規定,實際上沒有幾個皇帝會真的遵守。
也沒有幾個皇後會這麼明目張膽的,去幹涉皇上惹他們不高興。
但隻要皇後們願意,她們完全可以擺皇帝一道。
曾經的慈禧就經曆過這樣的事情,不過她不是懲戒别人,而是被懲戒。
當時的慈禧還是鹹豐皇帝的懿嫔,也算是頗得盛寵。
年輕貌美的懿嫔,把鹹豐帝搞的五迷三道,連上朝都不去了。
皇後一看這架勢,暗道大事不妙。
因為皇帝這樣下去,大臣們肯定要怪她這個皇後沒當好,不能夠很好的制約天子。
于是皇後就親自捧着祖訓,去了懿嫔寝殿門口。
到了之後直接跪下,把祖訓頂到頭頂,再讓人把皇帝請出來聽訓。
當時就給鹹豐這孩子吓了一跳,立刻就表示自己要去上朝。
等皇帝下朝之後,皇後還在坤甯宮細數了懿嫔罪狀,最後仗責了才算完事兒。
隻是後來這皇後雖說是成功當上了太後,可這慈安太後的死因可就......
最難的這件事兒,可能我不說大家也能猜得到。這就是給皇帝老公安排侍寝人選。
比如有個姐妹已經很久沒見到皇帝了,那就該安排她一下。
或者是另外一個姐妹揣娃的幾率大,就得讓她跟皇上聯絡一下感情。
作為皇後,安排這事兒的時候再心酸,也不可以去争風吃醋。
皇後内心os:嘤嘤嘤~工具人不配有感情。
親手把自己老公安排給别的女人,這種感覺不是一般的難受啊。
可皇後就得練就這樣的本事,可見這個位子受人尊崇,可也很難勝任啊!
清朝宮鬥冠軍——太後,宛如Bug一般的存在!
這後宮裡裡外外都是皇後在操持,難道上屆宮鬥冠軍就在慈甯宮舒舒服服的養老,什麼事兒都不管?
這就主要看當時的日子是不是好過了。
如果那個時期是沒有戰亂的太平年間,後宮有兒媳婦操持,前朝也有兒子盯着。
作為親手把皇帝拉扯大的皇太後,養育皇帝這件事兒就是大功一件。
老太太就隻需要在好好養老,沒事兒的時候聽聽戲啥的。
不過不管不代表沒有權利管,皇太後是可以頒布懿旨的。
這懿旨的威懾力,就僅次于皇帝的聖旨。要是老太太真鐵了心的要幹一件事兒,頒布一封懿旨也是沒人敢不聽。
一般情況下,就連皇帝也得順着自己老娘的。
如果是太後她老人家臨死之前留下來的遺旨,份量就更重了,皇帝必須得滿足要求。
要是碰到特殊時期,比如皇帝病重的時候。太後可以帶着皇後一起幹涉或主持朝政。
要是皇帝突然駕崩,又沒來得及留下遺言什麼的。這個時候的太後,就有權利代表自己兒子標明一個繼承人。
隻是在當時的男權社會,雖然太後有這個權利,但也隻是鏡中月水中花。
不過清朝曆史上,也不是沒有成功運用這些規矩的人。
當年的孝莊太後,就是一位非常有能耐的老太太。
雖然人家沒有當過皇後,但她兒子繼承皇位之後,她一躍成為了太後。
隻是這當時的皇帝隻有六歲,她們孤兒寡母又無權無勢。為了自己和兒子,孝莊不得不化身成為女強人。
在日複一日的政治鬥争中,終于成為了一個眼光毒辣的政治家。
隻可惜他兒砸後期不争氣,為了一個董鄂妃就瘋魔了。不過這段經曆,也給孝莊後面的生活打下了基礎。
因為在順治駕崩後,孝莊又要照顧八歲的康熙,又要想辦法和大臣們斡旋。
雖然不怎麼在朝堂上露面,但外界發生的事情她都知道。最後她憑借自己的本事,把康熙教導成了一代明君。
在這一點上,慈禧和孝莊就不一樣了。孝莊是一邊把皇帝拉扯大,一邊好好教育他們。
慈禧是各種培養傀儡皇帝,最終目的反正就是自己說了算。
說到底還是這種自己說了算的感覺太爽了,才讓曆史上一個又一個女人都想成為下一個“說了算”的人。
清朝皇後和太後都不好當啊,聽着權利挺大的,但是自己不一定可以行使職權。
太後還好一點,起碼沒事兒的時候可以當鹹魚。
皇後就不行了,大大小小一堆事兒。後宮的計生工作是她,偵探工作是她。
還有什麼紀律維持啊,統統都是她一個人的活兒。
是以還是直接當太後好啊,要是有個好兒子的話自己還能安享晚年。
當皇後雖然看上去威風,但這背後的心酸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