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爾及利亞總統布迪亞夫被殺:兇手持沖鋒槍對其後背瘋狂掃射緻死

作者:說曆史的女人

(說曆史的女人——第1687期)

在非洲大地上,作為一個有着悠久曆史的古國,阿爾及利亞的曆史,可以追溯到非常久遠的時代,但是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阿爾及利亞的地位在很長一段曆史時期,都是作為羅馬帝國等強國的附屬而存在。直到二戰時期,阿爾及利亞才在世界大局重新洗牌的過程中,于1962年真正獨立,第一任總統是本·貝拉,但是本·貝拉的政府很快被時任國防部長的胡瓦裡·布邁丁推翻,胡瓦裡·布邁丁成為第二任總統。第三任總統是沙德利·本·傑迪德(1979年)。時間走到1991年,阿爾及利亞内戰爆發,原因是在大選引發的沖突:伊斯蘭拯救陣線在首輪大選中獲勝,但遭到軍方的粗暴幹涉。面對如此亂局,總統沙德利·本·傑迪德在1992年宣布辭職。

阿爾及利亞總統布迪亞夫被殺:兇手持沖鋒槍對其後背瘋狂掃射緻死

在這樣的背景下,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登上了曆史舞台——當時阿爾及利亞成立了一個五人最高國務委員會,由該委員會行使總統職權,以穩定國家大局。而該五人委員會的主席是穆罕默德·布迪亞夫,也就是說,此時的穆罕默德·布迪亞夫就是國家的代總統或臨時總統(元首)。

為了穩定國内形勢,穆罕默德·布迪亞夫上台後,于2月9日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态,接着第一件事是對伊斯蘭拯救陣線出台了一個政策,那就是對該陣線實行黨禁。但時過不久,穆罕默德·布迪亞夫再次對伊斯蘭拯救陣線打出一記重拳,在3月份宣布“陣線”為非法組織,并下令取締。

該指令算是伊斯蘭拯救陣線方面與以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為首的政府之間的導火索。

但是事件還在惡性發展,因為不久政府方面逮捕了兩名重要人物,一名叫阿巴西·梅達尼,一名叫阿裡·貝哈達吉,他們都是伊斯蘭拯救陣線的高層上司人物,但是卻被政府軍事法庭審判。這導緻了雙方沖突的更新,政府警察抓捕了更多的人,伊斯蘭拯救陣線面對政府的強力手段,轉入地下活動和抗争。

阿爾及利亞總統布迪亞夫被殺:兇手持沖鋒槍對其後背瘋狂掃射緻死

盡管如此,穆罕默德·布迪亞夫依然沒有手軟,在他看來,要徹底解決國家混亂問題,必須一步一步紮實進行。在對待伊斯蘭拯救陣線重拳出擊的時候,他還認識到國家的問題,不僅僅是伊斯蘭拯救陣線,還有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掌握國家實權的民族解放陣線内部的腐敗,尤其是高層軍方的腐敗情況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是以,穆罕默德·布迪亞夫決定大力整頓,但是因為涉及更多軍方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遭受的反對和壓力,實際上不比伊斯蘭拯救陣線所帶來的壓力小,甚至可能反而更為嚴重,因為這種利益沖突更為直接。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剛剛上任僅僅約166天的穆罕默德·布迪亞夫在1992年6月29日,離開了首都阿爾及利亞,前往工業重鎮安納巴市。穆罕默德·布迪亞夫來這裡的原因是,安納巴市建了一個具有城市地标意義的建築,即文化中心。在落成典禮這天,作為擁護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的安納巴市政府向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發出邀請,希望總統能夠前來主持。

阿爾及利亞總統布迪亞夫被殺:兇手持沖鋒槍對其後背瘋狂掃射緻死

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知道自己的一系列政策得罪了一些人,但是也得到了大部分群衆的擁護,此時正是要不斷走出去的時候,是以他答應了安納巴市政府的要求,如約前來。

這天上午11點,穆罕默德·布迪亞夫在人們的歡迎下,來到了安納巴市的文藝之家大廳——他将在這裡舉行一場面向全國電視觀衆的演講!但他不知道,他在這裡的演講将是他人生最後的演講!

這場演講的有趣之處,或者戲劇之處在于,穆罕默德·布迪亞夫在演講了各種話題之後,包括經濟等,總之他的演講充滿了魅力,令人聽了之後頗為激動和深受鼓舞。人們都毫不懷疑他會成為一個有能力和正義的總統,會讓阿爾及利亞“重振雄風”!但是某種難以道明的命運之神卻在此時降臨了——

在演講至某個階段時,穆罕默德·布迪亞夫忽然調轉話題,開始感歎人生,他說道:

“我們必須明白人生是短促的,我們何苦緊抓權力不放呢……其他民族已憑借科學技術超越我們……”

言談及此,忽然一聲爆炸聲從演講台的左邊發出。

就在這個緊要關頭,除了大廳的群衆被這突如其來的爆炸聲吓得爬倒在地之外,穆罕默德·布迪亞夫和他的警衛的目光都被演講台左邊爆炸之處吸引了過去,他們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不及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的警衛走到演講台左邊一探究竟,演講台帷幕後面又突發一聲爆炸。衆人,大驚失色!

阿爾及利亞總統布迪亞夫被殺:兇手持沖鋒槍對其後背瘋狂掃射緻死

但在大家驚魂未定的時候,帷幕後面忽然沖出一名身穿防爆警服的男子,手持小型沖鋒槍,噩夢開始了——阿爾及利亞新上任的總統布迪亞夫就這樣被殺了:兇手持沖鋒槍對其後背瘋狂掃射緻死。在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的頭部、背部被子彈打成馬蜂窩之後,他倒在了演講台上。

全國的觀衆,在電視裡看到了這一幕!

在穆罕默德·布迪亞夫倒下後,演講台上隻有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的妹夫兼秘書一人,他吓呆了,滿臉都是淚水。

但是在驚慌恐懼之後,最重要的人,卻不見了——那就是持槍殺害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的兇手!

但是,他并沒有逃掉。因為,短暫的驚慌之後,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的警衛立即展開對兇手的追捕。結果,雙方開始了一場槍戰。當時持槍的那名兇手,在槍戰中被擊斃。

當然,人們沒有忘掉被殺害的總統穆罕默德·布迪亞夫,他被擡上一副擔架,他的貼身衛士把演講台上的一面國旗取下,蓋在了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的遺體之上。

阿爾及利亞總統布迪亞夫被殺:兇手持沖鋒槍對其後背瘋狂掃射緻死

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的忽然被害,引發了巨大震動,尤其是在阿拉伯世界,除了1981年埃及總統薩達特被殺外,該事件被稱之為最重大的政治事件。

7月1日,阿爾及利亞為穆罕默德·布迪亞夫舉行了國葬。

第二日,也就是7月2日,阿爾及利亞成立了一個調查委員會,由六人組成,專門負責徹查此案。經過一番深入調查後,幕後組織浮出水面。現場持槍兇手的同夥落網,其中一名叫馬拉特,是阿爾及利亞反間諜局下屬機構的一個少尉,他在“革命子弟學校”求學時的一名老師叫阿裡·傑迪,正是伊斯蘭拯救陣線的上司人之一。

此外,還抓捕了一共13名同夥(除了那名被當場擊斃的之外)。根據審訊,發現他們的暗殺計劃非常可怕,如果在演講會場槍殺失敗後,他們還有第二步,那就是食物投毒,并且已經在臨時總統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的午飯中進行投毒。當然如果食物投毒失敗,他們還有第三步計劃,那就是在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當日要到安納巴市哈賈爾鋼鐵公司參加活動,是以他們預先在那裡的主席台下面也安放了炸彈。

兇手之同夥雖然抓到,但是幕後的組織到底是誰,卻還沒有頭緒,原因如下:

一般而言,鑒于穆罕默德·布迪亞夫上台後對阿爾及利亞伊斯蘭拯救陣線所采取的措施,和雙方所造成的沖突,大家都認為殺害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的兇手就是伊斯蘭拯救陣線組織幹的,但是事實并非這麼簡單,正如阿爾及利亞社會主義力量陣線的上司人阿哈默德所言:

“伊斯蘭拯救陣線是一群烏合之衆,而不是一個政黨組織,它内部派系林立,沖突不斷,因為伊斯蘭拯救陣線絕沒力量去組織這樣一次謀殺事件。”

是以,根據後來調查的情況所提供的資訊來看,謀殺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的兇手幕後組織,極有可能是來自内部,實則應該就是穆罕默德·布迪亞夫在整治腐敗問題時所觸及的既得利益者軍方高層,因為在該暗殺組織中,所涉及的防暴警察,以及阿爾及利亞反間諜局等,這可不是一般人能指揮得動的。

總之,雖然阿爾及利亞最高國務委員會成立了專門的組織來調查此案,但是除了懲治已經抓到的案犯外,對其幕後的組織,基本上是不了了之。而阿爾及利亞高層機構,也沒有任何機構出面表示對該案負責。

就這樣,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的死亡之因成為阿爾及利亞曆史上的一個未解謎團,隻能等待後人在浩繁的曆史檔案中去尋求答案了。

阿爾及利亞總統布迪亞夫被殺:兇手持沖鋒槍對其後背瘋狂掃射緻死

但是通過這個曆史事件,也讓阿爾及利亞對總統的安保工作引起了更大的重視——因為穆罕默德·布迪亞夫的遇害,安保方面存在的纰漏也是極其明顯的。

(文/說曆史的女人·綠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