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俄羅斯對外情報機構(簡稱SVR)向新聞媒體發表聲明确認,蘇聯著名女間諜戈爾·瓦爾坦尼揚于11月25日在莫斯科去世逝世,享年93歲。俄羅斯對外情報機構贊揚了瓦爾坦揚和她的丈夫格沃克·瓦爾坦揚是俄羅斯情報戰線的英雄!“她是蘇聯的英雄!”聲明說。“她就是諜戰片的女主角!格沃克在2012年先去世了。她今天又離開了我們!”
克裡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裡·佩斯科夫說:“如果沒有這對夫婦,我們世界的曆史可能會有所不同。”克裡姆林宮沒有具體說明戈爾·瓦爾坦尼揚如何改變曆史程序。也沒有提供任何關于她成就的細節。外界認為戈爾·瓦爾坦尼揚夫婦在1943年斯大林、丘吉爾和羅斯福在德黑蘭的曆史性會面期間幫助保護了他們。
很清楚的是,她和她的丈夫是受到高度贊揚的蘇聯特工,據稱他們在歐洲、亞洲和美國執行了30年的無數秘密任務。俄羅斯對外情報機構表示,代号為安妮塔(Anita)的戈爾·瓦爾坦尼揚在去世前仍在從事積極的情報工作。她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關系友好。普京認為她是蘇聯情報部門的大英雄,後來普京從蘇聯情報部門脫穎而出變成了現在的俄羅斯總統,仍然定期和戈爾·瓦爾坦尼揚見面。
她從未透露他們讨論了什麼,對自己到底做了什麼也一直保持沉默。“我在工作上幫了我丈夫很多,”她在2015年接受俄羅斯政府官方通訊社俄新社采訪時如是說,“我參與了秘密行動。我和我的丈夫一起分享失敗和快樂。“。他們所知的任務之一是在1943年德黑蘭舉行的戰略峰會上保護“三大”盟國上司人--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蘇聯約瑟夫·斯大林和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他們在會上讨論了在對德戰争中開辟第二條戰線的時機。
戈爾·瓦爾坦尼揚于1926年1月25日出生于蘇聯亞美尼亞列尼納坎,20世紀30年代初,她和家人搬到了德黑蘭,在那裡她遇到了她未來的丈夫格沃克,他也來自亞美尼亞。格沃克的父親是德黑蘭的一名蘇聯情報人員,僞裝成商人,而格沃克-代号阿米爾-從十幾歲起就開始為蘇聯情報部門工作。戈爾是在加入格沃克上司的反法西斯組織時認識他的。她說亞美尼亞語,他說俄語;最後他們用波斯語交流,很快就學會了對方的語言。在16歲時,戈爾加入了蘇聯情報機構。四年後,她和格沃克結婚了。他們總共有三次不同的婚姻,每變幻一次身份就結一次婚。
俄羅斯對外情報機構在關于瓦爾坦尼揚之死的聲明稱,“1943年,她參加了一個組織,該組織為德黑蘭會議提供安全保障。”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這次峰會标志着斯大林難得的一次脫離蘇聯的戰時之旅。此外,有報道稱納粹正計劃暗殺或綁架這三位盟軍上司人,他們稱之為“跳遠行動”(Operation Long Jump)。格沃克·瓦爾坦尼揚在2007年透露,他和他在德黑蘭的團隊通過揭露納粹特工挫敗了“跳遠行動”,希特勒随後放棄了該計劃。
從蘇聯到俄羅斯,多次将這段曆史拍攝成電影。1981年蘇聯就聯合法國瑞士拍攝了著名的《德黑蘭43年》影片以真實曆史為背景,以跨時空的手法記述1943年羅斯福、邱吉爾和斯大林三巨頭在德黑蘭會晤期間,德國特工策劃的暗殺計劃被以安德列為首的蘇聯情報人員及時發現而遭失敗,然而協助安德列粉碎暗殺陰謀的瑪莉卻在35年後在法國被神秘殺害。這部片子主演就包括當時著名的阿蘭·德龍,其實影射的就是瓦爾坦尼揚夫婦的故事。2011年俄羅斯也拍過另外一部《德黑蘭43》但是影響力沒有前者大,但更接近史實。
但是美國哈佛大學冷戰曆史學家馬克·克萊默則認為,雖然格沃克·瓦爾坦尼揚的描述可能“與現實有一些聯系”,但它發生在事實發生60多年後,而且沒有佐證。根據自己對解密的蘇聯和英國檔案的研究,克萊默博士說,他認為“跳遠行動”是蘇聯人編造的一部小說,目的是提升他們在英美情報機構眼中的形象。“即使德國人在某個時候确實有一個計劃,”他說,“也沒有迹象表明它曾經進入操作階段。”
“我們知道他們兩人都曾在德黑蘭工作,”哈佛大學的克萊默博士在談到這對夫婦時說。“但他們到底做了什麼,他們的分工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俄羅斯媒體也沒有對此進行過準确的讨論。”戰後,這對夫婦搬到了蘇聯。國家安全局表示,他們在“許多國家的極端條件下”參與了積極的情報工作,但沒有詳細說明。
她于1986年退休,并繼續教育訓練年輕的特工。瓦爾坦尼揚去世後,國家安全局局長謝爾蓋·納裡什金稱贊她是“全心全意為祖國服務的典範”。他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不會忘記這位看似脆弱,但堅強、勇敢和無私的女人在秘密情報方面所做的一切。”她與她的丈夫一起被埋葬在莫斯科著名的特羅耶庫羅夫斯科伊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