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去青島旅遊,在棧橋附近商販大都在叫賣一種通體金黃、形似蓮花的水果,因其形狀可愛,很多商販說這是青島特産口味又香又甜,便忍不住買了幾個嘗嘗鮮。誰知道用刀切開裡面很硬,生吃起來澀澀的,後來才知道上當了。
這種瓜瓠果,分白、黃、綠三種基本顔色。果緣具棱齒,扁圓、碟形或鐘狀,是以俄羅斯人稱之為碟瓜、碟形瓜、齒緣瓜。因果形美觀,狀若飛碟,故命名為飛碟瓜。飛碟瓜為蟲媒花植物,以觀果為主。
飛碟瓜在我國栽培的曆史很短。最初它是作為一種名特蔬菜于20世紀90年代從俄羅斯、南韓、美國等地相繼引入進行栽培的。
因為長得比較好看,存放時間比較長,可用于家庭觀賞,食用價值并不大。而且不宜生吃,即便要食用,它的做法也是參照西葫蘆,要熟食,但是熟之後也沒有南瓜的面和香味,一咬都是沒有滋味的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