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道德經:人生真正的智慧,是識破表象背後的本源規律

識破表象背後的本源規律,才有避禍就福的智慧。

道德經:人生真正的智慧,是識破表象背後的本源規律

任何事情我們看到的都隻是表象,在表象的背後則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演化過程,而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抛開表象看本質,找到事物背後的本源規律。

為什麼有很多人都喜歡讀曆史,因為在曆史的事件中,我們可以找到人生的縮影。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就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

曆史的某一些現象會同樣的出現在生活中,即便時代變了,生活模式變了,但是規律永遠不變,如同在生活中,我們同樣會找到曆史的影子。

而讀曆史則是以古觀今,從古人的成敗得失,找到别人不易察覺的規律,用這種規律來謀劃自己的人生,用古人失敗的例子,來作為自己的警醒,用古人成功的例子,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道德經:人生真正的智慧,是識破表象背後的本源規律

如同莊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給文惠君宰牛,把刀子放入牛的身體,非常熟練的切開牛,而且聲音都符合音節,既合于舞步,又合于節奏。

文惠君就高興的問他:“真的太好了,你的技術怎麼到了這般地步?”

庖丁放下刀就說:“我愛好的是自然之道,并不是在技術上面,剛開始宰牛的時候看到的是一頭牛,三年過後看到的就不是一頭完整的牛,而現在我靠心領神會,而不需要靠眼睛觀察,感覺的認知作用早已停止,隻是心神的活動。依靠牛的天然紋理來劈開筋骨間的空隙,把刀插入骨節間的空隙,順着牛的自然結構來操作,我用這把刀都十九年了,宰殺的牛有幾千頭了,可是刀刃還像在磨石上面新磨過一樣。”

在這一篇故事中,庖丁就是一個技術高超的宰牛廚師,他的技術已經達到了道的境界,而這一現象的背後,并不僅僅因為他具備熟能生巧的技術,而是了解了牛的整個紋理骨骼,掌握了牛的整套紋理和規律,那麼他在做事的時候便可以遊刃有餘,使牛自然的解脫開來,這就是把握規律之後的成就。

不管是宰牛還是做人,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隻要能夠掌握背後的根源,便能合理的謀劃人生。

道德經:人生真正的智慧,是識破表象背後的本源規律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會得個中趣,五湖之煙月盡入寸裡;破得眼前機,千古之英雄盡歸掌握。

能夠懂得天地之間蘊含的機趣,那麼五湖四海的山川美景都可以容納我的心中。能夠識破眼前的機用,那麼千古的英雄豪傑都可以由我掌握。

在關鍵的地方下功夫,才能解決關鍵的問題,任何事情的出現都不是平白無故的。

想要避免未來的禍患,也要從根源處着手,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抓住問題核心撥開層層迷霧,事情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處理問題應該在事物未萌發之前,治理事情要在亂子沒有鬧起來之前。

事物的表象都隻是因果形成之後出現的狀态,而在這個過程之前,問題的核心就已經存在,隻有找到核心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道德經:人生真正的智慧,是識破表象背後的本源規律

古代的楚王想聘用陳子仲為宰相,陳子仲回家對妻子說:“我今天成為相國,明天出門就可以乘坐四匹馬拉的車,每餐都有山珍海味了。”

他的妻子說:“乘坐四匹馬拉的車,讓你覺得舒服的不過是身體,滿桌的山珍海味,讓你覺得鮮美的不過是一塊肉,如今你乘坐車的時候舒适,吃肉的時候鮮美,那你就要擔負楚國興亡的責任,亂世多災,恐怕你最後連性命都保不住。”

于是夫妻兩個隐姓埋名,為人澆灌果園去了。

陳子仲的妻子正是能夠看到事物的背後根源,才能避免了禍患的發生,因為古代多逢亂世,很少有能夠保全自身的仕途之人,那些因為言語不慎而導緻身敗名裂,命喪黃泉之人數不勝數。

而他的妻子則明白知道亂世多災的道理,即便當下享受山珍海味,出門四馬拉車,但是下一刻或許就會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導緻性命堪憂,他的妻子才是識破規律,能給人生避禍的智者。

道德經:人生真正的智慧,是識破表象背後的本源規律

是以解決問題的根本,就是找到背後的核心,把持事情的根本,也是看到未形成之前的因果,這樣才能及時的把事情往好的方向謀劃。

正如蔡根談中所說:能懂得天地之間的機趣,那麼五湖四海的景色都可以容納于心中,能夠識破眼前機用,千古英雄都可以由自己掌握。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