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孤拔死因之謎

作者:梁二平的海洋

第十節:“打死、打傷孤拔”之謎

清法戰争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打死孤拔”之公案。孤拔是清法戰争中法軍最高指揮官,如果打死他,那無疑是清國的巨大的勝利。或許,清軍太想打死這個法國遠東艦隊總司令,是以,馬江戰役一結束,就有孤拔被長門大炮擊中的報道;接着,法艦圍攻鎮江,又傳出招寶山大炮,擊中法艦,打傷孤拔的說法;最後,孤拔死于澎湖,台灣守軍沒說,是台灣人打死孤拔;至今,馬江與鎮江,各持一詞,皆認為是自己打死或打傷了孤拔。但回溯那段曆史,大清守軍大炮擊中或打死孤拔之說,都十分可疑。

孤拔第一次“被打傷”或 “被打死”是1884年8 月下旬的馬江海戰。

當時民間出版的戰報《福州戰報之羅星塔大捷》稱:中法兵在羅星塔開仗,第一天,打沉法艦三隻,中國兵船沉五隻,第二天,“打沉法人坐駕船一隻,哥拔利死焉”。實際上,法國艦隊在羅星塔下全殲清軍戰艦後,用了3天時間,沿江道向海口穩步撤離,一路用4645噸的重形鐵甲艦“triomphante凱旋号”和3479噸的“duguay-trouin杜居土路因号”二等巡洋艦的重型艦炮,從身後擊毀沿岸不能調轉炮位的清軍炮台,順利撤至海口外。此時,在海口處,還有法國4645噸鐵甲艦“lagalissonniere拉加利桑尼亞号”在此接應。所謂,擊中法軍旗艦的長門炮台,早已被完全摧毀。是以,說是這個炮台的主炮擊中了法國旗艦窩達爾号,艦隊司令孤拔在炮擊中受傷,幾乎沒有可能。法軍當年繪制的《法國艦隊炮擊閩江沿岸炮台圖》是很好的證明。

但至今中國官方出版物仍這樣表述:“旗艦‘揚武号’迅速而準确地用尾炮回擊法艦‘伏爾他号’(即窩達爾号),第一發就命中艦橋,擊斃法軍6 名,據稱孤拔也受了傷”,“這一天,正是法國艦隊順閩江口撤出馬尾港,遭到中國海岸炮台阻擊,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就是在這次戰鬥中喪命”等等。忽而是羅星塔擊傷,忽而是馬江海口喪命。

孤拔第二次“被擊傷”是1885年3 月初的鎮海口海戰。

據法國孤拔所部軍官嘉圖著《法軍侵台始末》載,馬江之戰兩個月後,孤拔即指揮10月的進犯台灣的戰鬥。翌年3 月,又率艦隊圍追南洋水師,攻打了鎮海。是以,至少是馬江之戰“打死”、“打傷”這位法軍侵華最高統帥,沒有什麼說服力。是以,通常人們都采取孤拔是在鎮海口招寶山被海岸炮擊傷後斃命之說。如《辭海》(1989年版)、陳旭麓等主編《中國近代史辭典》孤拔條目均稱,“1885年3 月侵擾浙江鎮海,被擊傷。6 月死于澎湖”。

簡單算來,一個孤拔,一場戰役,竟有五種 “擊傷”、“打死”孤拔的說法:

一是歐陽利見在金雞山炮台“利見督台艦兵縱炮擊之。法主将坐船被傷……事後知主将孤拔于是役殒焉”,此說出自《清史稿·歐陽利見傳》,其實,浙江提督歐陽利見坐鎮金雞山,孤拔之艦根本不在他的炮火之内。二是遊擊銜守備周玉泉在鎮海口虎蹲炮台發炮打死孤拔,但鎮海口海開戰時,僅招寶山、金雞山、泥灣衜和小港口等處築有炮台,并沒在虎蹲山設炮台;三是周茂訓在招寶山發炮還擊法艦,擊中孤拔;四是招寶山守備吳傑“親自開炮,擊中法艦”炸斷桅杆,砸傷孤拔;五是王立堂副将,4 月9 日“潛運後膛車輪炮八尊,伏置于南岸清泉嶺下,四更後突然發炮,“法國侵華艦隊司令孤拔,身受重傷。于六月死于澎湖” ,事實上,法方記載隻斷兩根桅索,無一人負傷。3月底,孤拔到澎湖開戰,怎麼會在此時中彈。

縱觀五種說法,除了打擊對象孤拔是相同的,其它,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連擊中的是不是孤拔所在的旗艦,也說法不同。這一切,說明大家皆在搶功,都拿不出令人信服的實證,以至,這些自相沖突的說法流傳至今。

孤拔第三次“被擊傷後死亡”是1885年3 月底的澎湖海戰。

1885年3月14日,為擺脫在法軍在基隆進退維谷的困境,法國政府停止增援基隆戰事,指令孤拔率艦隊攻占澎湖。法國艦隊經過3天的攻打,于3月31日全面占領澎湖圖。但剛剛登陸澎湖的法軍,卻接到了準備撤退的指令。原來,在越南戰場上,清軍取得了鎮南關大捷。法軍在鎮南關戰敗的消息傳到法國,引起國内政壇震蕩,法總理茹費理被迫下台,内閣否決了向中國戰場追加軍費的議題。4月14日,法國政府單方面宣布停戰,指令孤拔解除對台封鎖。4月到6月三個月間,法軍在澎湖沒有打仗,但島上流行瘟疫,卻令法軍大量減員。據法國方面記載,此間,法軍因病死亡997人。就在《中法新約》簽定的第二天,即1885年6月11日,法國遠東艦隊總司令孤拔,也因熱病死在停泊于澎湖媽宮港的法艦巴雅号上。

當時出版的《點石齋畫報》中插畫報道《法蘭西提督孤拔》

孤拔死因之謎

相對準确一些,報道稱孤拔“澎湖忽得痰症,今年舊疾複作”,全文可見畫上注記:“孤拔系法國阿卑未裡人,生于泰西一千八百二十七年六月二十六号,年幼時赴兵部學堂肄業,越二年棄學始登兵船,習練水師為小兵官焉,一千八百五十六年擢為大兵官,始入中國既而赴古巴查辦事件,一千八百七十三年法廷命以管理海防諸事,旋即升為總督官赴任加利馬宜亞地方,一千八百八十年九月,轉水師副提督,及法國有事東京(河内),遂派往越南辦理水師,法國以大寶星賞之嗣,迷祿将軍抵東京乃舍東京而至中國,去年攻福建之澎湖忽得痰症,今年舊疾複作,至六月二十一号,電傳中法和議已定在津畫押之信,即于是晚卒于澎湖水師舟次,嗚呼,馬江一役說者謂孤拔中炮身亡之迄今猶存疑案雲”。

孤拔死後,李士卑斯代理法國遠東艦隊司令一職,在基隆交換俘虜後,于6月21日撤離基隆,8月4日完全撤離澎湖。這幅《旗艦巴雅号載運孤拔遺體離開澎湖媽宮港》

孤拔死因之謎

紀錄了法國侵略軍離開澎湖的重要一刻。“Bayard巴雅号”是法國遠東艦隊中最大的5900噸的鐵甲艦,也是這次歸航的旗艦。畫面上寵大的軍艦并沒有升帆,而是靠蒸汽動力緩緩駛離澎湖媽宮港,背景是媽宮港上的媽祖廟的建築。此畫原刊于法國畫刊《Le Monde illustre》。

從各方的史料看,孤拔應是患熱病而死。說孤拔在侵犯中國諸海口,被多次擊傷,而後斃命,實在缺少史實支援。

順便說一下,今澎湖馬公有孤拔墓園,埋有他的頭發。他的遺體運回法國,曾受到英雄式的哀悼。這之中,法國艦隊一筆名皮爾羅狄(日後他寫的《冰島漁夫》,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軍官,為孤拔寫的悼詞深入人心:“我不曾看過水兵執著武器流淚,在此參加儀隊的水兵卻靜靜地哭泣著。這小小的禮堂是非常樸素的,這小小的黑色罩布也是非常樸素的,但當這位中将的遺體運回法國時,毫無疑問,人家會準備一個比這裡、這谪居的海灣輝煌萬倍的喪儀。可是人家可以給他做出什麼,能為他造出什麼比這些眼淚更美的東西呢……” 悼詞感動了當時的法國人,也為這位侵略者樹立了“民族英雄”的形象。

圖1:《法蘭西提督孤拔》原載《點石齋畫報》,此圖畫報道稱:孤拔去年攻福建之澎湖,忽得痰症,今年舊疾複作,至六月二十一号,電傳中法和議已定在津畫押之信,即于是晚卒于澎湖水師舟次,嗚呼,馬江一役說者謂孤拔中炮身亡之迄今猶存疑案雲。

圖2:《旗艦巴雅号載運孤拔遺體離開澎湖媽宮港》紀錄了法軍離開澎湖的重要一刻,“Bayard巴雅号”是法國遠東艦隊中最大的5900噸的鐵甲艦,是攻打鎮海與澎湖的旗艦,也是這次載運孤拔遺體歸航的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