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煮酒論英雄之南明最後一位名臣:史可法

作者:小小小書童2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祯吊死在煤山上,明朝的曆史可能就沒了,可是曆史上存在一個很短的王朝,那就是南明王朝,他們是崇祯的舊部不願投降滿清,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抗清篇章,本文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南明政權的基石擎天一柱史可法,跟随小編的腳步走進曆史,揭開曆史的塵埃。

煮酒論英雄之南明最後一位名臣:史可法

史可法,河南省開封府祥符縣人 ,因祖上對朝廷的功勳得以世襲錦衣百戶,稱北京錦衣衛籍。傳說史可法的母親夢見文天祥來到她的屋裡而受孕懷胎。

萬曆三十年(1602年)十一月初四日寅時,史可法出生于河南省開封府祥符縣。 史可法早年以孝聞名于鄉,師從左光鬥 。崇祯元年(1628年),史可法登進士第,出任西安府推官,後遷戶部主事、員外郎、郎中。

崇祯十七年(1644年),史可法聽聞李自成進攻北京,率軍進京勤王。軍隊抵達達浦口時,傳來北京失陷、崇祯帝朱由檢自缢的消息,史可法向北痛哭失聲,以頭撞柱,血流到腳上 。史可法為朱由檢發喪,收到了張慎言、呂大器、姜曰廣等人的文書:"福王朱由崧是神宗的孫子,按輩份、排行應當立為君王,但是他有七大缺點:貪、淫、酗酒、不孝、虐待下屬、不讀書、幹預官吏。潞王朱常淓是神宗的侄兒,賢良而且聰明,應當立他為君。"史可法也認為如此。但鳳陽總督馬士英暗地與阮大铖商議,主張立福王朱由崧,并緻書史可法稱論倫理、論次序都應當擁立福王。史可法告訴他們朱由崧的七個缺點,但馬士英聯合了操江提督誠意伯劉孔昭、鎮将劉澤清、劉良佐、高傑、黃得功等人,發兵護送朱由崧到儀真,史可法隻得迎接 。

煮酒論英雄之南明最後一位名臣:史可法

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初,史可法親自安排高傑率軍北上河南,意圖協助清軍讨伐李自成 。正月十二日夜,高傑到達睢州後,在故袁可立府第内被河南總兵許定國殺死,史稱"睢州之變"。清軍乘機南下。史可法聞訊長歎無法克複中原。 他傷心備至,親自趕往高軍營中做善後工作,立高傑子為興平世子,外甥李本深為提督,胡茂祯為閣标大廳(即中軍),李成棟為徐州總兵。高傑妻邢氏耽心兒子幼小,不能壓衆,她知道史可法沒有兒子,提出讓兒子拜史可法為義父。但史可法卻因為高部是流賊出身,堅決拒絕,命高傑子拜提督江北兵馬糧饷太監高起潛為義父。

二月,史可法從徐州回到白洋口。閻爾梅當時正在史可法幕中,勸他渡河複山東,不聽;勸之西征複河南,又不聽;勸之稍留徐州為河北望,又不聽",一以退保揚州為上策 。

同年四月,左良玉率數十萬兵力,由武漢舉兵東下,要清君側,"除馬阮" 。當時,史可法移軍駐泗州,保護明朝祖陵 。馬士英竟命史可法盡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史可法隻得兼程入援,抵燕子矶,以緻淮防空虛 。左良玉為黃得功所敗,嘔血而死,子左夢庚率全軍投降清朝;史可法奉命北返,此時盱眙降清,泗州城陷。史可法遂至揚州,繼續抵抗清軍的進攻。

煮酒論英雄之南明最後一位名臣:史可法

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多铎兵圍揚州。當時,有謠傳稱許定國軍要來殲滅高家軍,揚州城中士民全都砸壞城門外出逃命,大小船隻為之一空 。史可法傳檄諸鎮發兵援救,劉澤清北遁淮安降清,僅劉肇基等少數兵至,防守見绌。此時多爾衮勸降,史可法緻《複多爾衮書》拒絕投降。四月十七日,清軍進至距離揚州二十裡處下營,次日兵臨城下 。史可法"檄各鎮援兵,無一至者" 。四月十九日,高傑部提督李本深率領總兵楊承祖等向清豫親王多铎投降,廣昌伯劉良佐也率部投降;史可法于揚州西門樓寫下四道遺書給他的家人,在他死後,希望夫人和他一起以身殉國,願歸葬鐘山明太祖孝陵之側 。四二十一日,總兵張天祿、張天福帶領部下兵馬投降,随即奉多铎之命于二十四日參加攻取揚州。揚州城裡隻有總兵劉肇基部和何剛為首的忠貫營,兵力相當薄弱。

由于城牆高峻,清軍的攻城大炮還沒有運到,多铎派人招降史可法、淮揚總督衛胤文,遭到嚴詞拒絕。四月二十一日,甘肅鎮總兵李栖鳳和監軍道高歧鳳帶領部下兵馬四千入城,兩人的意思卻是劫持史可法,以揚州城投降清朝。史可法毅然說道:"這是我殉國的地方,你們打算做什麼,如何想要富貴,請你們自便。"李栖鳳、高歧鳳見無機可乘,于四月二十二日率領所部并勾結城内四川将領胡尚友、韓尚良一道出門降清。史可法以倘若阻止他們出城投降恐生内變為理由,聽之任之,不加禁止。

四月二十四日,清軍以紅衣大炮攻城。入夜揚州城破,史可法自刎,被衆将攔住。衆人擁下城樓,大呼曰:"我史督師也﹗"被擒住後,史可法拒絕投降而被殺。

清軍占領揚州以後,多铎以不聽招降為由,下令屠殺揚州百姓。屠殺延續了十天,死亡逾八十萬人,史稱"揚州十日"。屍骨堆積如山,史可法遺體難以辨認,不知下落,一年後,其義子史德威以袍笏招魂,将其衣冠葬于揚州城天甯門外梅花嶺。後來全祖望曾寫《梅花嶺記》描述此事。[1]

史可法殉國後,南明贈谥"忠靖"。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廷贈史可法谥"忠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