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帝王的用車癖好:乘“金根車”、81輛豪車跟随,排場十足

  自晉武帝開始,皇帝鹵薄的形制制定得十分壯觀,承襲秦始皇的玉、金、象、革、木這“五路”儀仗車以外,主要有皇帝親乘的金根車。

一般來講,皇帝大駕鹵薄中有兩輛金根車,一輛是六馬金根車,由太仆卿親自駕馭,皇帝坐在上面;一輛是四馬金根車,作為随行車輿。皇帝金根車除外,還有屬車八十一乘跟随,衛士們扈衛森然。

帝王的用車癖好:乘“金根車”、81輛豪車跟随,排場十足

宋人描繪的玉路形象

帝王的用車癖好:乘“金根車”、81輛豪車跟随,排場十足

中山王墓出土的“金路”裝飾

乘輿前面,有司南車、九乘遊車、雲罕車、武剛車、皮軒車、蹋戟車等;乘輿後面,跟随有蹋獵車、黃钺車、大辇、五時副車、耕根車、豹尾車等。

  是以,光是癡帝的車隊,遠遠望去,就看不到盡頭的感覺,蔚為壯觀……

帝王的用車癖好:乘“金根車”、81輛豪車跟随,排場十足

秦陵銅車馬

  大部隊行進到蕩陰(今河南湯陰),跑了幾個邺城從方向前來歸順的士兵。據他們報稱,邺城人聽到皇帝十多萬大軍前來征讨,人心渙散,成都王手下人大部分都已經跑掉,連成都王司馬穎本人都逃離邺城宮,不知去向。

  聽投降兵士如此說,帶軍的大都督、東海王司馬越信以為真,不複裝置,興高采烈地下令部隊就地休整一天。

帝王的用車癖好:乘“金根車”、81輛豪車跟随,排場十足

東海王司馬越 畫像

  如得敕令一般,文武大臣們如釋重負。能平安活着,他們皆大松了一口氣,深感可以兵不血刃進入邺城。禁衛軍兵将們更精神放松,放馬匹到四處的地裡面去,各個脫下身上的甲胄,或躺或坐,躲在樹蔭下乘涼。

  侍中嵇紹身為大臣,一刻不離癡帝戎車。即使吃飯、睡覺,他都随侍左右,看護癡帝起居。

  皇帝的儀仗,威威赫赫。座車有青立車、青安車、赤立車、赤安車、黃立車、黃安車、白立車、白安車、黑立車、黑安車,共有十乘,名為“五時車”,又叫“五帝車”。

帝王的用車癖好:乘“金根車”、81輛豪車跟随,排場十足

晉惠帝(司馬衷) 畫像

  每部帝車上面,都建彩旂十二面,旗幟顔色與車色完全相同。這些禦車,全部用朱色斑紋漆輪,車體遍雕金龍,瑞獸伏轼,龍首銜轭,左右鸾雀立衡,金銀雕飾,上置大纛。

  癡帝頑童心性,每天都會換乘幾輛車坐着玩,不得消停。

  天邊,暮色益深。大塊的烏雲被大風吹滾着,田野景色寂寥深遠。陪同皇帝出征的不少文臣,開始詩興大發,搖頭晃腦起來。

  忽然,一頭拉車的禦馬死掉,引起一陣不小的喧嘩。

帝王的用車癖好:乘“金根車”、81輛豪車跟随,排場十足

嵇紹 畫像

  嵇紹呆呆望着那幾條緊裹棗紅色毛皮的馬腿,一時間恍惚起來――那彎曲豎立的馬腿,看上去特别美麗,如同幾根色彩斑斓的美麗樹幹一樣。

  他疲倦地閉上眼,阖目休息了一會。再睜開眼睛的時候,好多景色,都被暮色暗淡得看不清楚了。

  不知為什麼,疲累恍惚中,嵇紹忽然想起了父親嵇康臨刑之前給自己留下的一封遺書一樣的《家誡》。當時,嵇紹自己還是一個十歲的孩子。

帝王的用車癖好:乘“金根車”、81輛豪車跟随,排場十足

嵇康(嵇紹父親) 畫像

  這麼多年,嵇紹已經把父親的遺書背誦得爛熟。但多年以來,他心中一直有個疑問:桀骜不馴的大名士父親,在這封給自己的遺書中,洋洋千言,卻那樣誨語諄諄,教育自己日後做人要謙恭忠謹。千叮咛,萬叮囑,他誡囑兒子不要學他自己為人處世的恣肆無羁……大名士父親嵇康,難道在臨死的時候,忽然對他自己所堅守的人格信念有所動搖嗎?對他自己認定的信仰有所改悔嗎?

  天邊雷電閃耀之際,嵇紹一下子恍然大悟。多年來纏繞自己的苦惱,在炸雷聲中豁然開朗起來:父親遺留給自己的《家誡》,其實出自一個父親對自己兒子無私的大愛。在兒子的幸福面前,面對肮髒現實再堅強再不合作的父親,都有可能向冷酷的權力低頭,都可能會向醜陋的生活投降,并有可能俯首于他一直痛恨的醜惡……

帝王的用車癖好:乘“金根車”、81輛豪車跟随,排場十足

《家誡》

  思及此,一種難以言說的蒼涼和悲壯,在嵇紹心頭蔓延開來。于是,父親嵇康朗朗音聲,又一次響徹在耳際――“人無志,非人也!……若志之所之,則口與心誓,守死無二……臨樂則肆情,處逸則極意。故雖繁華熠燿,無結秀之勳;終年之勤,無一旦之功。斯君子是以歎息也。若夫申胥之長吟,夷齊之全潔,展季之執信,蘇武之守節,可謂固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