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返聯合國,喬冠華在會上仰天大笑,毛澤東:他一文頂兩個坦克師

1971年11月的一個上午,一名外國記者的快門下,留下了一張令人津津樂道、印象深刻的照片。隻見照片上,一個梳着整齊背頭,戴着黑款眼鏡,身着平整中山裝的男人在聯合國會場上仰天大笑,在場衆多的外國人向他投去特别的目光,“oh my god”在内心裡蕩漾。

重返聯合國,喬冠華在會上仰天大笑,毛澤東:他一文頂兩個坦克師

這一笑,是劃時代的一笑,它意味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和安理會中被剝奪了20多年的席位得到了恢複;它抒寫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外交中的一個重大成就;它彰顯着中國人民排除萬難以重返國際的自豪與喜悅。他笑了,全國人民也都笑了!

回顧這個曆史性的瞬間,這個仰天大笑的男人不是一個簡單的普通人,毛澤東主席對他褒獎有加,曾稱他:“一文頂兩個坦克師”,他就是喬冠華。你或者對這個名字很陌生,但細細品味喬冠華的一生傳奇,都将被他的非凡成就而折服,向他投去萬分的欽佩。

蛻變成強人從讀書做起

回憶我們每個人讀書時代,相信不少人曾接收到父母親的叮囑——“讀書是唯一的出路”。現在回想起來确實是對的,而恰好孩提時代的喬冠華也正是這樣想的,冥冥中一個強人就這樣注定橫空出世。

蘇北大地,江河縱橫,文化昌盛,自古以來名人輩出。喬冠華就是在這樣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接受啟蒙時代的陶冶。20世紀初,中國在辛亥革命結束後百廢待興,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在這樣一個時代,喬冠華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裡,斑駁的老屋,狹窄的空間,喬冠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逐漸成長。也許是這樣一個非常的貧苦的環境,讓他對讀書倍有樂趣。

重返聯合國,喬冠華在會上仰天大笑,毛澤東:他一文頂兩個坦克師

讀書使人明智,喬冠華在書本中汲取了各種各樣的新思想、新洞見,這使他有了救國救民,推翻封建主義和打倒帝國列強的目标志向。為此,他多次參加學生運動,在大街上呐喊折騰。這樣一個“愛惹事”的學生,讓學校非常反感,喬冠華也是以三次被逐出校門,無書可讀。福之禍兮所倚,禍之福兮所伏,因為被開除,喬冠華被父親托人送入了教學品質更高的南京中南學校,在那,喬冠華展現了讀書的天賦,16歲便考入了清華大學中文系。

喬冠華愛讀書,他的興趣書單中總是有很多關于馬克思思想理論的著作。日日捧讀這些著作,使他年紀輕輕便成為了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懷抱着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志向。後來,他出國留學,在留學過程中進一步探究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哲學,夢想着以馬克思主義學說救中國。

強人的武器在于文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豐富的書本知識沉澱,使得喬冠華有着極其出色的文筆,況且學習哲學的經曆也使他在文章上邏輯分明,多有洞見。

魯迅曾說:“學醫救不了中國人”,而後投筆從戎。跟魯迅相似,喬冠華在1938年回國後也開始了用文筆救國的征程。回國後,他在香港的《時事晚報》擔任主筆,以“喬木”的筆名,寫出了一篇篇社論。在當時國内國外形勢一片嚴峻之時,喬冠華憑着他俊逸的文筆,透徹的洞見,系統分析了國際國内外風雲變化的各種時事,他若有見地的評論使他的名聲風靡香港。

喬冠華是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這讓他與當時的中國共産黨不謀而合。1939年,一篇入黨申請來到了延安,毛澤東在看到這封來自于喬冠華的入黨申請書後欣喜不已。看過多次喬冠華文章的他早早便對喬冠華贊賞有加,他稱:“你們讀過香港一個喬木寫的文章嗎?他寫的文章可是好啊,有分析,有氣魄,文章有如千軍萬馬,我看一篇他寫的文章足足等于兩個坦克師哩!”就這樣,毛澤東和周恩來都非常肯定喬冠華的入黨申請,喬冠華自此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産黨黨員。

重返聯合國,喬冠華在會上仰天大笑,毛澤東:他一文頂兩個坦克師

新中國成立後,喬冠華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國際新聞局局長。為了完成我國外交的首要任務,喬冠華多次參與闆門店北韓停戰談判、日内瓦會議等重大國際會議,經常起草重要外交檔案,如1962年11月周恩來就中印邊界問題緻亞非國家上司人的信,1970年毛澤東點名喬冠華起草的五·二聲明等重要外交檔案。

一笑解千愁

因美國的長期阻撓,我國一直未恢複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為此全國上下都在而努力争取,作為外交人員,肩上的擔子更是沉重。1971年,我國終于恢複了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益,喬冠華被毛澤東主席親自點名任命為第26屆聯大代表團團長,率團參加本次聯大會議。喬冠華憑借着其淵博的知識素養、氣宇軒昂的姿态、敏銳的思維及口才,與與會代表唇槍舌戰,睿智回答了記者們的疑問,展現了中國的大國風範及意志。

1971年11月15日,喬冠華與中國外交代表團坐在标有CHINA的席位上,引世界矚目。記者問道:“喬先生,你坐在這有何感想?”話音剛落,喬冠華仰天大笑,這個大笑被相機記錄了下來,成為世界群眾津津樂道的一大瞬間。仰天大笑已經回答了記者的疑問,它是戳破黑暗的歡樂,是對以美國為首的反對派的一記響亮的耳光,一種揚眉吐氣感呼之欲出,将全中國人民的一大憂愁抛到九霄雲外,可謂一笑解千愁。相信那時的記者看到喬冠華的大笑之後,都會懷疑自己問的是個什麼傻問題。

重返聯合國,喬冠華在會上仰天大笑,毛澤東:他一文頂兩個坦克師

1983年9月22日,喬冠華在北京與世長辭。回顧他的一生,以知識改變命運,以思想救亡圖存,以行動報效祖國。為了祖國事業,喬冠華奉獻了自己一生的力量。或許今天的你對他隻是一知半解,但他留下的那記仰天大笑将為中國人民、世界所銘記,他的強悍與國家的強大都伴随着那聲笑,在世界長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