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年輕時因父親李昞去世,襲北周唐國公。隋文帝獨孤皇後是李淵的姨母。李淵自從祖父李虎以來,家世顯貴,不僅是北周皇室宇文氏的姻親,也是隋朝楊家的貴戚。細論起來,李淵乃是隋文帝的内甥,隋炀帝楊廣的姨表兄弟。
李淵曆任北周詣州、隴州、岐州等三州刺史。隋朝大業(605至617年)初年,又先後任隋朝榮陽、樓煩二郡的太守。大業九年(613年),遷衛尉少卿。隋炀帝進攻高麗時,李淵被認命為太原留守,負責督運軍糧。

(窦氏)
李淵的妻子窦氏是京兆平陵人,其父窦毅,在北周為上柱國。母親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窦氏自幼聰慧,讀書過目不忘。武帝當時的皇後是突厥女,是不得已而成的婚,很不滿意。窦氏勸說舅舅隐忍,保持與突厥的婚姻可以消除北方的威脅,全力對付南陳和北齊。武帝是以對她大加喜愛,将其養于宮中。
後來,隋朝取北周而代之,窦氏憤憤不平地說:“恨我非男子,不能拯為舅舅家禍。”窦毅趕緊捂住她的嘴:“勿妄言,赤吾族”,意思是不要亂說,這可是滅門之罪。
窦毅見女兒與衆不同,不可随意許配于人,必須認真擇婿,遂在門屏上畫了兩隻孔雀,約定:凡求婚者發給兩支箭,能用箭射中孔雀眼睛者才有資格。前後有求婚者數十人均未能如願。後來,李淵連發兩箭,各中孔雀一目。窦毅喜悅異常,遂将女兒許配給李淵。這就是後世傳為美談的“雀屏中選”。
(唐高祖李淵)
兩人結為夫妻,相親相愛,琴瑟和鳴。李淵主外,窦氏相夫教子。
窦氏對李淵在政治上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據《隋唐嘉話》記載,一次,隋炀帝大宴群臣,因為李淵的臉上有皺紋,隋炀帝便戲谑地稱他為“阿婆”。李淵回來後悶悶不樂,窦氏勸慰他說:“這可是吉兆,你封于唐,唐就是堂,阿婆就是堂主(唐主)。”李淵聽了轉憂為喜。
在政治上,窦氏極力促進李淵事業有成。隋大業年間,李淵有不少駿馬,窦氏就勸他獻馬給愛馬的隋炀帝:“上好鷹愛馬,公之所知,此堪進禦,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為身累,願熟思之。”李淵舍不得他的駿馬,猶豫不決,最後還是沒接受妻子的建議。不久,李淵便因為駿馬的事情受到隋炀帝的指責,丢了官。
李淵45歲上,窦氏去世。妻子死後,李淵細細琢磨亡妻的話,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于是就經常給隋炀帝送駿馬和鷹犬,頗得隋炀帝歡心,李淵很快就升為将軍。後來,李淵流着淚對兒子們說:“我早從汝母之言,居此官久矣。”
李淵牢記窦氏生前囑咐。“男人立世,以大局為重”;登高望遠、又腳踏實地、明察秋毫才會心有城府”;多為百姓想;等等。
(唐朝征戰)
窦氏前後生下了四男一女,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李淵後來在太原留守的位置上舉兵起事,窦氏家族及子女都全力支援他。
李淵建立大唐,窦氏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