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五 采種育苗技術</h1>

1.果實的采收與處理

(1)果實的采收

騰沖紅花油茶早熟類型的果實在9月上旬成熟;晚熟類型的果實在10月上、中旬成熟。其果實采收的季節性很強。茶果成熟至開裂隻有10天左右的時間。一般果皮呈黑褐色即可進行采收。采蟲了,茶籽尚未充分成熟,水分多,含油率低;采收遲了,蒴果已開裂,茶籽散落于地,難以收集,且黴爛多,影響品質。故應适時采收。而采收方法不當,也會影響翌年林木的果産量。産區群衆歸結有"三不采"的經驗:即早上露水未幹不采,下雨不采,雨後樹上雨水未幹不采。據反映,雨後或露水未幹時上村采摘果實,容易造成林木第二年的大量落果和産白眼子(茶籽的胚乳發育不全)。騰沖紅花油茶果實成熟期亦是花蕾期,或用棍棒敲落果實,勢必打落花蕾,影響翌年的果産量,造成大小年現象。是以,必須強調手采、或叉子竹鈎鈎摘果實。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2)取種處理

騰沖紅花油茶的茶果具有後熟特性,采後堆放6~7天,可以提高種子成熟度和含油率,可提高含油率5%~7%。繁殖取種用的茶果,要薄攤于陰涼幹燥處待其後熟,以免茶果黴爛變質,影響種子發芽率。出殼的種子放置時間不宜過長,最好不超過20天,以免引起種仁油脂的酸敗變質,影響出苗率。若遠距離調運茶籽造林,主防止運輸過程中種子幹燥變質,所用包裝物一定要通風透氣;種子運到目的地後,應及時攤放在陰涼幹燥的地方。騰沖紅花油茶種子的調運最好通過直接調運茶果來完成。

2.育苗技術

(1)實生苗的培育

騰沖紅花油茶是喜光深根性樹種,苗期主根的長度為地上部分的2~3倍。故其育苗用的圃地應選擇在東和東南向,地勢平坦,土壤質地疏松肥沃,保水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地方。細緻整地是培育壯苗的基礎,是以,應在育苗頭年初秋進行整地,翻挖曬土,清除雜草石塊,冬時開溝,加速土壤風化。不可現挖地、作床、現播種。苗圃在作床前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放腐熟有機廄肥2000~3000kg,過 磷酸鈣20kg作基肥。可根據苗圃的地勢、地形作平床或高床育苗。床寬1.0m,長5~10m。條播行距20cm,播種點距5cm,每一播種點下種3粒。播種覆土後整平。苗木喜陰。苗木出木後,應對苗床遮陰,并經常注意松土、除草、澆水。定期追施清糞水,無機氮肥(尿素、硫酸铵等)。施用無機氮肥時,濃度不宜過大,以防燒死苗木。如遇天旱,需及時澆水。在騰沖紅花油茶的育苗期極易發生病蟲害,應及時進行防治。病患有炭疽病、軟腐病、葉枯病等;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瓢蟲、介殼蟲、金龜子等。可用1%的波爾多液或50%的可濕性退菌特600~800倍稀釋液防治病害。亦可用1:10賽力散石灰于苗木春梢發病前噴撒一次,春梢停止生長後再噴一次。若出現重發期,每半月噴一次。而蚜蟲、紅蜘蛛等蟲害,可用40%樂果乳劑1000~2000倍液噴殺。

騰沖紅花油茶的實生苗培育,除上述的圃地育苗方式外,還可播種于視窗而培育容器實生苗。在種子植入容器前要先進行沙床催芽。方法是用25~30℃的溫水浸泡種子,待種子稍露胚根時方可播種催芽。可條播、撒播、點播,以條播為好。播種催芽的時間為秋季至春季。秋播催芽在10~11月進行,春播催芽在1~2月進行。當沙床中催芽種子的胚根長達1cm左右時而移入容器内培育容器苗。容器可用塑膠營養袋、營養杯或輕基質無紡袋。

騰沖紅花油茶系深根性樹種,主根發達,須根、側根較少,移植不易成活。為促使其抽發須根,在實生容器苗的培育過程中,可采用斷胚根或障礙法育苗。

斷胚根育苗法:待催芽種子所長的胚根長達1cm左右時,切斷胚根根尖,經0.5%的高錳酸鉀清毒後,再移栽至容器中。

障礙育苗法:在苗床深15cm處鋪設石闆或在水泥地坪上客土,當苗木主根生長受阻時就會抽發側根。

移植入容器後,要保持容器内土壤濕潤,杜絕容器袋内和苗床積水。容器苗出土後要及時清除雜草,防治病蟲害,特别要注意防治炭疽病。當天氣轉暖,氣溫回升後,時雨來觀農扈春要揭去蔭棚兩頭的薄膜,以通風透氣。而棚上要繼續覆寫遮蔭網,直到移栽前一個半月時晝蓋夜揭,進行煉苗,後逐漸除去遮蔭網。

當騰沖紅花油茶實生容器苗的苗齡達,苗高為20cm、地徑為2mm以上,即可出圃造林。出圃前,除去病株、弱株,按質進行分級,分級裝框出圃移栽。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2)嫁接苗的培育

在騰沖紅花油茶長期的有性繁殖過程中,由于異花授粉,自然雜交,形成了林木品種類型的複雜變異或退化,為了保持騰沖紅花油茶良種的優良特性,擴大其良種的高産林分,縮短林木栽後開花結實的年限,采用嫁接繁殖是多快好省營造騰沖紅花油茶林的有效措施。用騰沖紅花油茶實生苗培育的林分,一般6~7年生林木才開花結實,有的甚至到10年、20年生時,還未開花結實。面嫁接繁殖的無性系林分,1~2年生的林木即可開花結實,大大縮短了林分的生長發育期。

雲南省林業科學院廣南油茶研究站通過嫁接繁殖試驗,認為騰沖紅花油茶要比油茶(Camellia oleifera)和其他山茶屬的種較難嫁接成活。但隻要抓住時節,把好嫁接技術關,騰沖紅花油茶是能夠嫁接繁殖的。我們用小葉油茶和油茶的實生苗為砧苗,而切砧嫁接騰沖紅花油茶接穗已成功。其接穗已在小葉油茶和油茶的接砧上正常抽梢發葉,并開了花。騰沖紅花油茶嫁接苗培育的嫁接方法主要采用嵌合接和拉皮接,現介紹如下。

①嵌合接(圖4-26):嵌合接的嫁接時間為2、3月和10月,具體做法是:以所要培育的騰沖紅花油茶品種林木帶一飽滿葉芽的芽段為接穗。于芽的背面削去接穗髓心的一半,兩端削成馬耳形。穗長5~6cm,浸入清水中備用。在整好的砧木上(以普通油茶或小葉油茶年生的實生苗作砧),選離地面50cm的苗莖光滑處,用快刀由上而下靠近其木質部削一刀,将切開的韌皮上半部截去,視穗的長短,向上再削一刀,便于嵌穗。從清水取出接穗,甩去清水,嵌入砧木内,其接穗削面的形成層與砧木切面的形成層對準。用塑膠帶由下至上綁緊,中部露出芽柄。

②拉皮接(圖5-2):接穗下端削成馬耳形,砧木的備接部位削成"∏"形狀,長度與接穗長一緻。然後拉下韌皮,插入接穗(接穗的削面對準砧木一邊的形成層),用接下的韌皮封蓋砧木另一邊傷口,然後由下至上綁緊,露出芽柄。此法操作簡便,嫁接愈合尚好。拉皮接的嫁接時間為騰沖紅花油茶生長期的6、7、8月。

為提高騰沖紅花油茶嫁接苗的嫁接成活率。其嫁接過程中及接後必須掌握以下要領:

接穗的削面要稍大些,并應平滑、清潔,以擴大穗砧的接觸面,使兩者形成層能緊密結合。嫁接之前必選用清水浸泡接穗5~10分鐘,以起到潤滑接穗削面的作用。削好的接穗經浸水處理後即用,能提高嫁接工效和嫁接成活率。嫁接完成接穗與砧木接合處不能積水。嫁接成活後應對砧木行截幹處理。春、夏嫁接的,在接口上方約30cm處截幹。秋季嫁接好,于冬季在接口上2cm處截幹。切口用塑膠薄膜包紮好;新梢發至4cm左右時,解綁,注意短截生長過旺的新梢;做好防治病蟲害和中耕除草、灌水、施肥等工作。

(3)芽苗砧嫁接苗培育

芽砧培育:精選騰沖紅花油茶的大粒種子(360~440粒/公斤),經消毒處理後進行沙床催芽。具體方法是:事先做好催芽的沙床,沙床高10~15cm。催芽時,将精選并經消毒的騰沖紅花油茶種子作浸水沉種處理。待種子吸足水沉底後撈出密播于沙床,密度以種子不相重疊為宜。種子密播後蓋上8~10cm厚的細沙。也可适當增加覆沙的厚度,以延長種胚增粗生長的時間,使胚芽生長粗壯。在種子催芽過程上中,對沙床作少量多次的淋水,使之經濟保持濕潤,沙床淋水不宜過多,否則會使種子長期處于缺氧狀态,妨礙苗砧的正常生長遲到腐爛。

騰沖紅花油茶芽苗砧的培育期要與嫁接時間相吻合。若種子萌發過早,可對苗床加蓋濕沙,以延長種子的出芽期,加粗芽苗砧,若種子萌發過慢,可每隔2~3天灑溫水一次,促進芽苗苗砧的萌發生長。嫁接圃地的設定及材料準備,以交通友善,地勢平坦,光照充足,易于排灌的水田或早地作為培育騰沖紅花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圃地。在清除幹淨圃地植被後,于3月中旬開始整地。整地前,于每畝圃地的土層撒用生石灰50kg,甲胺磷0.5kg進行消毒,然後深翻整地,與整地相配合,每畝施腐熟農家肥1000~2000kg或複合肥50~100kg,6、7天後開始作床,床寬1~1.2m,墒高20~30cm,要求床面平整,床土疏松。苗床作好後,可覆寫上一層生黃白土,以減少雜草危害。

在備好的苗床上不需架設蔭棚。其棚高1.8~2m,遮蔭度80%左右。蔭棚架設後,即用塑膠薄膜覆寫苗床,以防雨水沖刷,而保持床土疏松,且幹濕度适中,而便于培育芽苗砧嫁接苗及嫁接。

除外,嫁接前還需準備好3~4絲的薄鋁箔皮或塑膠保鮮膜。将其前成長1.5~3cm、寬0.8~1.0cm的長條。以及嫁接單面刀片、毛巾、盆子及墊闆等物。切削接穗砧木用的墊闆用料以杉木、桤木為好。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接穗的采集與貯藏:為了保證接穗品質和數量,最好設定騰沖紅花油茶果優良品種的采穗圃。以專供嫁接用的穗條。通過對采穗圃進行精細的水肥管理而促其植株春梢的旺盛生長。進而擷取高品質的穗條。與嫁接時間相銜接而進行采條。穗條宜在陰雨天或早晚陰涼時采集。選擇采穗林木樹冠外圍向陽處,葉芽飽滿,無病蟲害,生長良好的半木質化枝條為穗條。穗條最好随采随用。穗條采回後,要進行保鮮處理。用塑膠袋裝好,于袋底部剪兩個小洞,袋口也勿紮緊,以利透氣,并對穗條适當淋水,使其保持濕潤,及時捆紮裝箱(紙箱、木箱皆可)。若長途運輸,可在箱底鋪上脫脂棉,用水淋濕,即可運至育苗地點。接穗運到後,将其捆紮帶全部解開,插在陰涼的沙床上或地窖中,以保持濕度。

嫁接方法:騰沖紅花油茶的芽苗砧嫁接時間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待種砧已生長到3~4cm高,接穗進入半木質化時,進行嫁接。嫁接進,将芽苗砧從沙床中小心挖出,洗去泥沙,注意勿傷嫩莖及碰落種殼。在芽苗砧子葉上方的2cm處切去生長點,于切口處縱切一刀,将芽苗砧劈成兩半,切口深1.2~1.5cm。緊接着削穗。削接穗時,在其芽下端兩側各削一刀而成楔形,長1.2cm。再将上端的芽尖削去,帶一葉一芽,葉片可以全留或削雲1/2。将削好的接穗插入芽苗砧的切口中,使兩者形成層相接對齊,然後用鋁箔片或保鮮膜進行綁紮。綁紮的鋁箔片上端與芽苗砧斷品相齊,使之抱合得緊密,再将芽苗砧的主根切去1/3。按5cm×10cm株行距,将嫁接好的芽苗砧嫁接苗植入苗床。栽後,有灑水壺澆透水,然後蓋上塑膠拱棚。

接後管理:及時除草除萌。嫁接後20天左右開始第一次除萌及除去雜草和死亡的苗株。圃地的除草、除萌工作一直要持續到9月份。騰沖紅花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易遭病蟲危害。嫁接後一個月左右,是苗木接口愈合的關鍵時期,低溫陰雨或幹旱天氣會造成苗木接口愈合的困難。且低溫陰雨的氣候使地下水位上升,苗木易感染根部腐病,應及時清溝排水。如遇高溫幹旱,則應增加苗床的遮蔭度,減少光照。并及時噴灌苗床,降低圃地的溫度。要加強苗木的水肥管理,澆水要少量多次。嫁接成活後半月左右,噴灑複合肥一次,以床面疏散噴布到為度,并于噴後少量澆水溶化。嫁接1個月以後,每月葉面噴施一次濃度為0.05~0.08的尿素水,直到10月份為止。苗地施肥必須先施氮肥,再施鉀肥。另根據芽苗砧嫁接苗的長勢,可噴施2~3次磷酸二氫鉀,而促進苗木的生長。為防止苗木根腐病的擴散,要及時拔除患病的苗株,并用1%的硫酸銅或敵克松等藥劑對病苗周圍的土壤進行消毒。嫁接40天左右,芽苗砧嫁接苗已成活,待白露節過後,可逐漸折除苗床上的蔭棚,煉苗。方法是于傍晚揭去苗床兩頭的薄膜,次晨8時再行封閉,如此反複三天以後,全部揭去薄膜,同時注意除草、摘花、适當施用氮肥;嫁接後第二年的管理工作,重點是防治苗木炭疽病等病蟲的危害,作除草、除萌工作和進一步加強水肥管理,以保障騰沖紅花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按期出國造林。

(4)扡插苗培育

采騰沖紅花油茶優良品種林木的枝條,進行扡插育苗,可保持其母本的優良特性而為大力發展果用和觀賞騰沖紅花油茶林木創造便利的繁衍條件。

培育騰沖紅花油茶扡插苗用的插穗應在10年生以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優良品種的植株上剪取。以取其樹冠外圍中上部,東或東南向生長粗壯,葉芽飽滿的當年生憶木質化的枝條為好。剪取插條最好在清晨進行,此時枝條和葉含有較多的水分,對扡插有利。插條剪取後用濕毛巾或苔藓包裹或插入清水中存放于陰涼處,已備取穗。将采回的插條剪成長15cm左右的插穗,抹除插穗上的花芽,其上端保留2~3枝葉片,下端削出平滑的馬耳形切口。插穗要随采随插,防止日曬、緊壓而凋萎。扡插前,插穗用生長激素和生根粉作處理,可采用50ng/L、ABT3号生根粉或200~400mg/L萘乙酸液處理。将插穗切口的一端浸泡于生長激素液15~30分鐘,用清水洗淨後扡插。扡插時間為2、3月或7、8月。插穗按60度角斜插入作好的苗床内,入土深為插穗的2/3。扡插的株距為5~7cm,行距10~15cm,扡插育苗的初期,為減少插條土壤水分的過度蒸發和日光灼射,要在插床上搭建蔭棚。蔭棚亦應透光均勻。插穗扡插後1~2個月開始發根。發根前和發根後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要經常對插床噴水保濕。并追施腐熟清糞水和稀釋的硫酸铵、尿素等。随着扡插苗的生長,要逐漸增加施肥濃度,并增施堆肥、草木灰、過磷酸鈣等。扡插苗易受炭疽病和軟腐病危害,應及時予以防治。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h1 class="pgc-h-arrow-right">六.種植技術</h1>

1.種植園地的選擇與區劃

騰沖紅花油茶過去多為零星種植。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80年代初期以來,騰沖紅花油茶的發展得到重視,先後營造了大面積的人工林。

騰沖紅花油茶的壽命長,林木具有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生産力,是以,對其種植地應作精心的選擇。宜選擇海拔高度1700~2600m,年平均氣溫15℃左右,年降雨量1500mm左右的緩坡地或坡度為15度至25度的南向、東南向陰坡水源條件好的地段作為騰沖紅花油茶的種植園圃地。土層深厚、肥沃的微酸性紅壤和黃壤(土壤pH值5.5~6.0)。

種植園址确定後對園地種植區、道路排灌系統,以及台地、水利化和水土保持等基本建設設施進行規劃設計。種植區的整地配置原則為:陡坡山地,以魚鱗配置騰沖紅花油茶植株。15~25度坡地,以梯地或台地配置騰沖紅花油茶植株。5~15度的緩坡地,可以撩壕配置騰沖紅花油茶植株。平地或緩丘地段宜全墾配置騰沖紅花油茶。其用地比例為:栽植區的面積占園總面積的80%。

騰沖紅花油茶園的種植園的道路系統由主路、支路、小路和便道組成。主路一般寬5m左右。便道主地塊間的通道路,可更窄些,對于建于山地和丘陵地的種植園地,應根據園地的地形、坡度、交通工具來設定其的道路系統。

排灌系統的設定,以明溝為主。山地種植園,可沿等高線建渠、要蓄、灌、排相結合。所築的種植梯地梯面内側必設挖排水溝,并在每兩種植塘間内側挖長80~100cm,寬、深60cm左右的蓄水沉淤泥坑(旱季時,可将坑中的淤泥掏出,覆寫在騰沖紅花油茶樹的樹腳,起到保肥、保水和保土的作用)。平地種植園,每4種植行數設一條集水溝。

設于平緩地形的騰沖紅花油茶種植園機關種植小區的面積可為30~50畝,山地的騰沖紅花油茶種植園可根據地形、坡面大小設定機關種植小區的面積,可由幾畝至10~30畝。總之,種植小區的設區應以能充分利用土地,友善栽培管理,提高勞動效率,擷取良好經濟效益為前提。

騰沖紅花油茶除大面積和小片種植外,群衆喜歡在房前屋後,田邊地角,空閑地栽植。在這些地方生長的騰沖紅花油茶,陽光充足,土質肥沃,病蟲害少,生長勢強。開花結實多,有的上百年老樹,還能結一百多公斤果。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2.種植園的整地、定植

(1)整地

騰沖紅花油茶種植園種植前的園地整地工作十分重要,整地的目的是為改善園地土壤的溫度,通氣條件而利于植物的根系吸收水分及營養物質。騰沖紅花油茶為深根性樹種,深耕能使其根系向深土層發展。而随意粗淺的整地會使林木的根系不能很好地擴充,從土壤中所吸收的水分、養分滿足不了林木地上部分的需要,造成林木的生長不良。

騰沖紅花油茶種植前的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幾種。若平緩地的種植園,可采用全面整地,林地在頭年秋,冬全部深翻一次,其翻耕的深度為20~30cm。在林地深翻時将雜草灌木全部清除。使園地土壤充分風化,土質疏松、濕潤,以利林木的健壯生長發育。而在15度以上坡度較大的山地種植園,不宜采取全面整地,以免引起水土沖刷。可采用塊狀整地,并按設定的株行距挖種植穴,穴寬50cm,深30cm。或沿水準帶開台整地,其台地寬1.0~1.5m,在台地帶布置種植穴,穴的規格為60cm×60cm×60cm。穴内填入台埂的草皮肥土,并每塘加施有機肥30kg,複合肥1kg。種植塘距可采用3m×4m或4m×5m.

(2)定植

産區群衆過去大多采用播種(直播)種植騰沖紅花油茶。即在事先整好的地塊上,按一定的株行距挖50cm×50cm×40cm的播種穴。于7、8月将綠草娕葉及肥土翻入塘内,并每塘拌入廄肥30kg左右,過磷酸鈣1kg作底肥。回填土稍高于塘面。至10月采收到成熟的騰沖紅花油茶種子後,播種入塘,每塘播施種子3粒,成三角形擺放。播後覆土3~5cm。此粗放營造騰沖紅花油茶林的方式,在施行騰沖紅花油茶産業化規模經營的現在已不宜提倡,

騰沖紅花油茶種植園的營建以栽植其一年生健壯苗(含嫁接苗、扡插苗)為好。于6、7月雨季栽植成活率較高,每塘定植1株。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h1>

1樹體管理

(1)幼樹期的管理

騰沖紅花油茶林幼樹期為苗木定植後至12年生的生長階段,此時期林木的營養生長旺盛。樹體生長發育迅速。要及時進行定幹、整形,培養骨幹枝,以平衡樹勢,調節枝條生長,迅速擴大形成樹冠,培養牢固的樹體骨架,以提早開花結果。所培育的樹形以三大主枝自然開心型為好。這種樹形,林木的樹冠開張,分枝力強,外圍枝多,果豐産性能強。具體做法是:第一年在樹幹距地40~50cm處定幹,第二年在主幹距地30cm以上分三個方向定留強壯的主枝,剪去留幹尖端的嫩梢,并抹去除萌,使所留主枝快速延長生長。于第三年在三個主枝離主幹30cm處向外留第1副主枝,再在上面15cm處留第二副主枝。第四年繼續剪去延長枝梢,在每一副主枝上留3~4個側枝,使之提早開花結實。12年生以前為騰沖紅花油茶林木生長的旺盛期,對其外圍枝要删密留疏,去弱留強。幼樹期應罷剪密留,盡量增加林木的枝葉量。在此期間,幼樹所吸收的營養物質多消耗于生長,不易積累,故應緩和枝的生長勢,以求增加樹體的養分積累,方能提早結果。

騰沖紅花油茶林幼樹期的土、肥、水管理亦十分重要。應及時做好中耕淺挖、除草、樹盤管理和行間間作、施肥和灌溉等工作。對樹冠投影範圍内的樹盤,要1~2月中耕一次,清除雜草,翻壓于樹盤内,以便腐熟作肥。中耕深度以10~15cm為宜。有條件的地方,再薄膜或雜草、腐殖土覆寫。

騰沖紅花油茶林木5年生前生長較慢,喜歡蔭蔽的環境,針對這一特點,可在騰沖紅花油茶林的幼樹期實行林糧間作,為幼林創造蔭蔽條件,以促進其幼林的生長,是以農促林,農林結合的好方式。雲南産區群衆在騰沖紅花油茶林地中喜歡間種若荞、玉米、荞頭、薯類、豆類及綠肥。間作既獲得了糧食,又撫育了幼林,亦可增加土壤肥力。據調查,施行林糧間作的騰沖紅花油茶幼林,其植株的長勢強,生長較快,枝葉繁茂,直播後5年的植株就開花結果(一般要7年),樹高一般為3~4m。間作比不間作的騰沖紅花油茶林能增長5~6倍。~~~

(2)盛果期的管理

騰沖紅花油茶林的盛果期大緻為13~40年間,這段時期,林木的權勢已定,樹冠已擴張到位,長勢緩和,此期間對林木進行修剪是為配合林地的水、肥管理而調節生長與結果的沖突,使之保持中庸健壯的樹勢和高而穩定的果産量。樹勢過旺,林木隻長枝葉,不能豐産。反之,樹勢過弱,果小質劣。騰沖紅花油茶林盛果期的林木修剪強度應比幼樹期和初果期大,以防林木多發枝,形成花芽過多。過多的花芽,要疏截,使與枝葉平衡。在此期間還要疏去林木過多的老弱枝,短截徒長枝和生長過旺的枝條,使林木來年多發結果新梢。騰沖紅花油茶林盛果期林木的修剪原則為疏密、疏弱、疏老留壯。要改善樹體内膛的光照,使樹冠上層外圍枝疏窗開。與修剪的同時,應加強林地的肥水和中耕管理,促進林木前期的生長發育并有足夠的養分積累,使之枝芽發育充實,花芽形成良好,而開花結實豐盛。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3)衰老樹的更新複壯

騰沖紅花油茶林四、五十年生後逐漸衰老,這段時期,林木的樹勢一年比一年衰弱,小枝枯死,新梢抽生少而短,萌芽率低,果産量日趨下降。這段時期的修剪任務,主要是在加強土肥管理的基礎上,複壯樹勢,以延長林木的結果年限。具體做法是:①從高枝頭角度,進行修剪,以保留強枝,并使強枝引路,壯芽當頭,利用其頂端優勢來複壯樹勢。②鋸除枯死枝和弱枝,重截重縮衰老枝,刺激隐芽抽生壯枝。或于早春芽萌動前離地面1m處截去主枝,讓其萌發新枝。③鋸除衰老的劣種劣株的老枝,在截口處進行劈接、斷砧拉皮接等高接換種複壯。其高接換種複壯以夏季和初秋進行為好。不論哪種更新複壯方法,都要在春季林木發芽前進行。對更新複壯後的林木,必須加強肥水管理和防治病蟲害的工作。

2.土壤管理

騰沖紅花油茶林地的土壤管理工作為園地深耕熟土,種植行土壤的墾複翻挖。以及林地的施肥溉水等。種植園地的表層(耕作層)土壤一般含有機質較多,深翻後能改良園地土壤的林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為林木根系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土壤條件,進而促進地上部分樹體的生長。騰沖紅花油茶園地以秋冬采果後進行墾複為好。此時,林木的地上部分生長緩慢,同化産物消耗減少,因深耕緻使的一些斷根作品容易愈合,而長出新根。秋冬季園地深耕可和秋冬林木施基肥結合進行。以擴穴深翻,結合施肥,向外擴大樹盤,直到林木株行相撞處。在緩丘和平地種植的騰沖紅花油茶林可采用深耕法耕作,即常年随進中耕除草,使林地長期保持土壤疏松和無雜草狀态,且于秋冬深翻15~20cm的土層。對15度以上的坡地,為防林地翻耕後引起水土沖刷,宜在台地,水準帶林木的樹盤内淺挖、淺鏟或塊墾。經常中耕、翻挖林地,可切斷林地土壤毛細管,減少水分的蒸發,防止土壤闆結,促進微生物活動,提高土壤肥力。此外,除去林地雜草,可減少其對林地土壤水分、養分的消耗。

3.病蟲害控制

騰沖紅花油茶林木的病蟲害直接影響騰沖紅花油茶林的生産。輕者影響林木的生長和造成減産,重則造成植株死亡。做好其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是提高騰沖紅花油茶林果産量的重要措施。在騰沖紅花油茶林的經營過程中,注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并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從選用抗病良種起,就為所營造的騰沖紅花油茶林奠定良好的抗病害基礎。在林分的經營期間,結合林木的冬季修剪,清除病蟲枝,使林内通風透光。并通過林地施肥,而增強林木的樹勢,提高其的抗病蟲能力。

騰沖紅花油茶林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軟腐病、瘡痂病;蟲害有茶梢蛾、天牛、油茶木蠹蛾、油茶和蜘蛛、油茶蝽、金龜子和茶毛蟲等。

(1)主要病害的防治

①油茶炭疽病:砍除重病植株燒毀。結合林木的撫育管理,剪除病枝、病果和病梢燒毀。在騰沖紅花油茶林油茶炭疽病發病期間,用1:1:100倍液的波爾多液,加2%殺枯浸液配制後,于3~4月和7~8月每10天噴灑一次,連噴4次防治,或噴用50%多菌靈500倍液防治。

②瘡痂病:林内保持通風透光。在瘡痂病發病初期的2~3月,每半月噴灑波爾多液或波美0.3~0.5度石硫合劑一次,連續2~3次,可抑制該病的發展蔓延。

(2)主要蟲害的防治

①茶梢蛾:以幼蟲蛀食騰沖紅花油茶林木的枝梢葉肉而造成危害,6月份為茶梢蛾蟲在林木梢内化蛹的盛期,剪除受危害的枯梢,集中燒毀以減少其蟲口密度;在6~7月為其成蟲羽化盛期,利用該成蟲的趨光性,而用燈光誘殺;抓住茶梢蛾幼蟲在葉肉内時間長和春梢萌發轉移為害的特點,随時噴用藥物進行防治,效果較好。

②油茶木蠹蛾:以幼蟲蛀食騰沖紅花油茶林木的枝幹造成危害。可用白塗劑刷白樹幹或于其成蟲産卵期,對樹幹噴藥2~3次,以毒殺初孵紀蟲。在油茶木蠹蛾幼蟲的蛀幹為害期,用棉球蘸40%樂果乳油25~50倍液塞洞,用粘土封住洞口,毒殺幼蟲。

③油茶紅蜘蛛:4~7月為油茶紅蜘蛛的危害盛期。對茶林每月噴射一次20%三氯殺螨砜800倍液,或40%樂果乳液1000~2000倍液,或波美0.1~0.3度石硫合劑0.5%~1%煙草水混合劑進行毒殺。

④天牛:以幼蟲蛀食枝幹危害。防治方法,注射器對蛀洞注射原液,再用濕泥封口,可殺死洞内的天牛幼蟲和成蟲。另人工捕捉成蟲。

⑤金龜子:以金龜子幼蟲為害幼苗、幼樹的根系,而成蟲為害林木的嫩梢和葉片。防治方法,噴用高效低毒農藥殺死金龜子成蟲,利用金龜子成蟲的趨光性,用黑光燈、普通燈光撲火誘殺;利用其的假死性,振落捕殺。對林地施行精耕細作,開墾林周圍荒山,亦是消滅金龜子幼蟲,減輕金龜子為害的重要措施。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4.低産林改造技術

(1)疏伐改劣調整林分密度

一些被上層林木覆寫的騰沖紅花油茶林分,國光照嚴重不足,低産林木不能開花或開花很少。對這樣的騰沖紅花油茶林,首先要伐除上層林木,挖去樹蔸。以改善林分的通風透光條件,然後再采取其他經營複壯措施。将部分不結果、少結果或老化的弱株、劣株,采取截幹複壯措施或通過大樹換冠改良成良種壯株,以促進林分的結實豐産。

對林木密度不均勻的騰沖紅花油茶低産林分可采取間密補稀、大樹移栽的方法調整密度,使其改造成林木密度适中、分布均勻的林分,以充分利用空間地力,提高林分的結實産量。

在中等立地條件,高經營管理水準的情況下,騰沖紅花油茶林的林木密度在40~70株/畝,單産較高。對過密的林分要進行疏伐,對過稀的林分應采用良種壯苗補植。面對株數不足,但分布很均勻的林分,可通過加強管理,擴大林木樹冠的方法來增加林分的郁閉度,而不作補植。對大于4m×4m的林間空地,則應用3~4年生的騰沖紅花油茶良種嫁接苗補植。挖60cm×60cm×60cm或更深更大的種植穴,施足基肥(土肥及腐熟磷肥不低于30kg),于早春補植補造。

(2)墾複深挖鏟草除灌

墾複深挖鏟草除灌是低産改造的第一年冬季全墾深挖要地一次,深度約30cm。每年夏季淺鋤一次,深度約15xm。且每隔1年深挖一次。與墾複深挖的同時,清除林地的灌木雜草,并挖去灌木的樹蔸。墾複深挖能疏松、熟化、改善林地土壤的結構,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及土壤肥力,有利于林木根系的生長,擴大養分吸收範圍。而鏟草除灌則改善了林木地上部分的環境,免除草灌對其空間與養分的争奪。

墾複一般在冬季進行,夏季宜淺鏟。可結合施肥進行,墾複時要注意防止造成人為的水土流失。

(3)築台保土

對于生長于坡地的騰沖紅花油茶低産林,宜采用半挖半填的方法,将坡地的林木種植帶沿等高線一次修改成若幹水準台地,上下相連,形成階梯。其台地由梯壁、台面、邊埂、内溝等構成。一台面為林木種植帶,寬度因坡度和林木栽培的行距不同而異。一般是坡度越大梯而越狹,台面應内斜,梯壁内開竹節溝蓄水。梯壁一般采用石塊和草皮混合堆砌而成,保持45°~60°的坡度,并讓其長草作保護,邊埂可種植胡枝子等灌木護埂。竹節溝寬50cm,深40cm,溝長短随台長而定。每隔70~90cm在溝中留一土埂,使溝呈竹節狀。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4)合理施肥瑟排灌

騰沖紅花油茶林的豐産需要有良好的土壤條件。林地土壤肥力低下,會嚴重影響林木的生長發育和開花結實,導緻果實品質、産量下降。

騰沖紅花油茶是終年花果不離枝的"勤勞樹",開花結果越多,消耗土壤水肥越多。據測定,騰沖紅花油茶林每抽發100kg枝葉,需氮0.9kg,磷0.22kg,鉀0.28kg;每生産100kg茶油,從土中帶走的養分相當于41.7kg尿素,96.9kg過磷酸鈣,418.2kg的硝酸鉀。

騰沖紅花油茶每年要結果采果,必須通過合理施肥來補償,提高地力,以保障持續豐收。要為維護林地的地力宜大力提倡綠肥上山,枯餅還山。每年應對林地施肥2次以上,夏(3~5月)以施速效肥為主,6~8月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尿素、生長調節劑等微肥。機關面積施肥量:氮肥10~20kg/畝,磷肥30~50kg/畝,鉀肥10~20 kg/畝,或施複合肥、土雜肥300kg/畝。施肥方法:有環狀、條狀、星狀、穴狀、放射狀施肥等方法,一年一換,交替使用,結合墾複、除草同時進行。一般多采用環狀施肥,即沿樹冠投影線外圍的垂直開挖一條深30~50cm、寬20~30cm的環狀溝,将肥料施入溝内,覆土蓋住。

此外,3~5月正是騰沖紅花油茶林木抽發春梢和花芽分化的時候,需要大量的水分,有條件的地方應對林地進行灌溉;6~9月進入雨季後,對低窪的林地要注意排水防澇。

(5)林農間作

對于地勢平坦,不會造成水土流失的騰沖紅花油茶低産林,可以在林地間種矮稈耐蔭的經濟作物,如綠肥、中藥材、牧草和豆類、油菜等,形成多層次的立體種植結構,以耕代撫,耕撫結合,能抑制林地雜草灌木生長,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改善林間小氣候,提高果産量。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6)對林木整枝修剪

對樹體進行科學的整枝修剪,是改造騰沖紅花油茶低産林促進林木高産穩産的一項重要措施。是以,要根據樹體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整枝修剪。整枝修剪是平衡優化樹體結構,調整生長的重要技術措施。其低産林改造的面積大,很難對林木施行整形修剪,故隻能是整枝修剪,而保留其自然樹形。

低産的騰沖紅花油茶林林木的分枝散亂,下腳枝、内膛枝、交叉枝、重疊枝、徒長枝、病蟲枝、枯枝混為一樹,影響林内通風透光,阻礙林木的生長和結果,必須給予剪除。以改善林分的環境條件,調整平衡優化林木結構,調節林木的營養和生殖生長,而促進樹體的生長,加快開花結果,克服大小年現象。

其整枝修剪的強度可分為一般修剪和重剪。重剪一般适用于老林、密林。在騰沖紅花油茶低産林經冬季、早春疏伐改造後,對保留的林木可進行整枝修剪,而多留營養枝,為來年結果做準備。通過一般修剪,剪除散亂枝,使樹體枝條分布均勻,結構緊湊。

通過整枝修剪,使林木的營養枝和結果枝保持一定比例。其整枝修剪的原則是在林木生長旺盛結實的大年要剪除部分結果枝,保證樹體的營養,防止生理落花落果。結實小年林木的整枝修剪要多留結果枝。

對年齡較小,還沒有形成穩定樹形的騰沖紅花油茶樹,對其進行整枝修剪改造要以培養有利樹形為主;對已近成年,樹形趨于穩定的騰沖紅花油茶樹,經整枝修剪改造,要解決生長和結實的沖突的問題,其強度不宜過大。對瀕臨老化的騰沖紅花油茶樹,可以利用其萌發能力強的特點,采取重截采伐促其萌發新枝的辦法進行更新改造,在作騰沖紅花油茶樹整枝修剪改造時,切口要光滑,防止撕裂切口周圍的樹皮而損傷樹體。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h1 class="pgc-h-arrow-right">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h1>

騰沖紅花油茶因自然類型繁多,而果熟期不一。有8月果熟的"7月早",也有10月中下旬才成熟的"白眼茶"。從整體看,騰沖紅花油茶的是果實多為9月中、下旬成熟。其成熟的特點是果殼呈黑褐色發亮,微裂。騰沖紅花油茶果實的采收節令很強,應及時采收。及時采收的果若取種繁殖,隻要播種适時,出苗率高,幼苗生長健壯。

榨油用的騰沖紅花油茶果實,視其成熟度,經後熟處理後,要及時曝曬3~4天,讓其自然開裂脫粒。果殼與籽粒分開,除去雜質、泥土後,再将茶籽曝曬至恒重,即可榨油。茶籽及時榨油,出油率高,油脂品質也好。其油色清亮味香,冬季可凝結似脂油。陰幹或放置時間長的茶籽,榨出的油,其油色呈綠紅色,且濃度較大,油質差,不會凝結。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騰沖紅花油茶的茶籽一般都用土法榨油。将已曬好的茶籽碾成粉粒狀。榨油時為了增加粉粒的擠壓和摩擦力,不宜将種皮除去。帶碎種皮的茶籽粉粒擠壓時,油脂容易流出,減少凝固,以及能吸收适當的水分,起到以水帶油的作用。将碾碎了的粉料及時上甑蒸透,以蒸20~30分鐘為宜,粉料蒸好後要及時用棕片包好,趁熱上榨,溫度高,出油率才高。土榨的茶籽出油率主31%~33%。油餅粉細後,複榨可提高出油率2%~3%。

<h1 class="pgc-h-arrow-right">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h1>

1.具備厚實的産業化規模經營基礎條件

騰沖紅花油茶的分布中心區為騰沖縣,處高海拔低緯度的橫斷山峽谷區。穿越境内的高黎貢山的海拔高度為2500~3700m。是熱帶亞熱帶交接的地帶,屬印度洋季風區的冬暖夏涼季風氣候。夏季多雨而無酷暑,冬季多日照而無嚴寒,為騰沖紅花油茶生長繁衍的優良之地。

騰沖紅花油茶的單瓣花類型,其的優勢種群。在長期的自然雜交分離過程中,形成了騰沖紅花油茶單瓣花類型中的小米茶群、柿餅茶群、谷穗茶群、厚皮茶群、小果茶群的産果、油用主要類群。各類型間和植株個體間的産果、油用性能差異顯著,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表明騰沖紅花油茶的産果、油用類型的種質資源異常豐富,為選擇騰沖紅花油茶産果、油用的優良單株(品種)和确定采種母樹,建立母樹林等産種基礎提供了有利條件。騰沖紅花油茶單瓣花類型中的細皮圓果茶、小果茶、圓球小米茶、扁球小米茶、桃形小米茶、中柿餅和小柿餅茶、長圓谷穗茶及認定的騰沖紅花油茶優良品種,具有樹勢強,單株果産量高、果皮薄,出籽率和含油率高等的特點。這些優良品種是今後實作騰沖紅花油茶産業化規模經營的物質基礎。而騰沖紅花油茶中的重瓣花和半重瓣花類型資源又是今後發展雲南山茶花花卉養殖業的物質基礎。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騰沖紅花油茶有500多年的栽培曆史,而有一定規模的騰沖紅花油茶人工林在适生中心區的騰沖縣,有騰沖紅花油茶林52.93萬畝(年産果量達2200萬kg)。而在适生區昌甯縣、龍陵縣以及保山市的隆陽區,分别有騰沖紅花油茶林5.43萬畝(年産果量達3萬kg)、2.53萬畝(年産果量達0.95萬kg)、3萬畝(年産果量達3萬kg)。其總面積為63.89萬畝,年總果産量達2206.95萬kg,年總産值為10057.5萬元。此外,德宏州有騰沖紅花油茶林14.5萬畝,年總果産量13.9萬kg,年總産值44.3萬元。而林農在騰沖紅花油茶林的長期經營中積累了豐富的栽培管理經驗。

騰沖縣的騰沖紅花油茶被列為國家二級瀕危植物。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發展這一特有的珍貴樹種。而把騰沖縣列為以此油料樹種為主的木本油料基礎縣。在騰沖縣建立了騰沖紅花油茶國營林場,即沙壩紅花油茶林場。同時,一些鄉、鎮林場也大面積發展騰沖紅花油茶。目前,以國營沙壩林場為主體的上萬畝騰沖紅花油茶林已結出豐碩的果實,為今後騰沖紅花油茶的産業化規模經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而騰沖紅花油茶的栽培經營技術上,除豐富的民族應用技術外,經廣大的科技人員的不解努力,以累積形成了一套産業化規模經營的配套技術。騰沖縣林科抟組織了一支較強的科技力量,多年來,在騰沖紅花油茶的育種(産果型和觀賞花開等)、速生豐産培育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等的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對指導今後當地騰沖紅花油茶種植業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同時,一些省、地市的林業科技人員也先後赴騰沖,開展了騰沖紅花油茶的品種類型、花形、豐産栽培技術及雜交育種等的研究工作。此一切為騰沖紅花油茶今後的産業化規模經營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三)育苗及種植經營管理技術五 采種育苗技術六.種植技術七種植園的經營技術八果實的調制與儲存九産業化規模經營的前景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

2、雲南實作騰沖紅花油茶産業化規模經營的路徑

騰沖紅花油茶既是具有高食用、藥用價值的木本油料樹種,又是綠化、觀賞性極強的木本花卉植物。雲南省有着發展騰沖紅花油茶産業化規模種植業的廣闊土地,豐富的騰沖紅花油茶種質資源,以及成熟的經營技術手段,預示着雲南省騰沖紅花油茶産業化規模經營有着光明的發展前景。為了盡早實作騰沖紅花油茶産業化規模經營。其栽培良種化至為重要。

除依靠傳統的無性繁殖技術外,要加大科學力度,通過有性雜交,繁育出新一代的騰沖紅花油茶高産果、油用新品種和觀賞價值較高的山茶花新品種。對現有的騰沖紅花油茶優株良種應建立其的采穗圃,品比試驗區和優株區域化試驗區,要繼續進行其的無性系子代測定工作,繼續申報審(認)定騰沖紅花油茶優良品種。騰沖紅花油茶良種的篩選,良種基因庫的建立,良種推廣,良種豐産試驗示範林的建立等工作函待要做。而對現有騰沖紅花油茶低産林的改造,老林複壯更新等工作亦應相繼進行。對新産業化規模種植的騰沖紅花油茶林,一定要采取高集約化的經營技術手段。

今後,雲南省的騰沖紅花油茶産業化規模種植的發展工作,隻能在其适生中心區和适生區進行。邊緣區,即海拔過高、過低的區域不宜發展騰沖紅花油茶種植業。按此發展路徑,在雲南省實作騰沖紅花油茶的産業化規模經營将指日可待。

<h1 class="pgc-h-arrow-right">騰沖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二)經濟價值及優良品種特性</h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