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咖說 |“流量變現”埋着什麼坑,藏着哪些金?

作者:36氪

編者按:「大咖說」是一個“搜集商業世界裡聲音”的新欄目,它更像是36氪的觀點廣場,彙集各行各業人士的觀點和洞察。在紛亂的熱點中,厘清脈絡;趨勢微末時,發現機會。歡迎在評論區進行讨論交流,我們期待您的灼見。

大咖說 |“流量變現”埋着什麼坑,藏着哪些金?

人人都在說流量,人人也都想着把它變現。

李佳琦一句“買它“,背後隐藏了多少思考;獲客太難,再不“私域流量”就晚了?騰訊視訊号這波紅利怎麼薅?

這期大咖說,一起聊聊流量那些事兒。

<h3>一、重新思考“流量”</h3>

1、王偉男-序美智能聯合創始人、美沃斯知識管理委員會網際網路分會秘書長 ,《換個角度,用“投資思維”重新了解流量》

網際網路和現實世界最大的差別在于,現實世界我們靠空氣、水、糧食。而網際網路世界裡,我們存活下來依靠的是媒體、資料和電。電和媒體你無需操心,而資料應該是你唯一關注的點。資本和流量最大的差別是,資本沒蹭好會賠錢,但是流量(資料)不會。

2、裴培-網際網路怪盜團團長,《從一年前開始,我就覺得瑞幸咖啡有問題。為什麼?》

瑞幸咖啡的管理層一直在盜用、濫用很多“網際網路思維”詞彙。例如,他們的首席市場官發明了一個“流量池”理論,意思是“用廉價咖啡去吸引流量,構築瑞幸咖啡的流量池,然後把流量導出到其他有利可圖的領域”。我看過瑞幸高管的很多演講,滿口都是新奇的網際網路、新零售、新消費概念。這是一種強烈警報:公司不靠譜。真正的“網際網路公司”很少跟你提“網際網路思維”。凡是跟你講什麼“流量”“粉絲經濟”“降維打擊”的企業家,往往是想把你當韭菜割掉的。

3、Alter-36kr特邀作者,《智能硬體殺入“流量戰場”》

在“流量=使用者數×使用者時長”的設計中,流量的增長邏輯無外乎兩種,一是提升使用者的數量,二是增加使用者的時長。思考流量公式的計算規則,使用者與智能硬體的互動、智能硬體與智能硬體的連接配接,以及那些看不見的資料共享,又是否應該成為計算公式的一部分?畢竟智能手機已經不再是不可或缺的聯網方式,人們正生活在全場景的智能時代裡。

4、劉志剛-暢銷書作家 ,《搜尋+資訊流之争的本質:流量巨頭們的生态效率法則》

百度、騰訊、位元組以搜尋+資訊流名為分割各自流量疆域,實則都是在不斷提升自身流量生态效率,即一個流量生态中不見得每個部分都有很強的變現能力,更需要達成一種整體流量效率。資訊流之所成為各家趨之若鹜的“香饽饽”本質原因就在于這項技術有效提升了流量協同(Coordination)和流量轉化效率(transform),進而提升了整體流量生效率。

5、孫國輝-前小豬短租産品合夥人,《咦?原來to B市場最後還是一個流量生意》

新冠疫情幫助巨頭們快速把很多機構從0變到1。下一步巨頭們當然希望從遠端會議到協同辦公,完成從1到2,最終能走到to B的市場入口。那個時候巨頭們應該會逐漸實作單邊市場收費,完成一個目前典型SAAS的商業模型。當然想必各家現在也都盤算着第3步:創造一個to B的應用市場,用中國人最喜歡的生态概念,把單邊市場轉變成為一個雙邊市場,躺着賺過路費。

6、Alter-36kr特邀作者,《知識賽道悖論之年:“娛樂至死”的抗争》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在商業利益的誘惑下,在“殺時間”成為網際網路新法則的時候,“娛樂至死”早已盛行,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卻遲遲沒有到來,全民性的知識焦慮卻是事實。

<h3>二、獲客&amp;變現,做對了嗎?</h3>

7、楊澤-資深營銷策劃人、社交網絡營運專家,《為什麼單靠買流量很難形成社交網絡?》

二十多年的流量紅利讓我們有了一個錯覺,網際網路低成本獲客就是轉化漏鬥,在我看來,低成本獲客本應該是付出一定的成本獲得核心使用者群,再借助網絡效應實作低成本的快速增長,進而拉低了平均成本。需求極大又幾乎不需要付出成本,這才可以遠超預期的形成網絡效應。

8、陳小江-螳螂财經,《羅永浩“釣魚”,快手、抖音、淘寶直播,拼多多、京東誰會上鈎》

老羅進軍的電商直播領域,表面是拼流量,其實是拼供應鍊。直白講就是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低價,低價,再低價。

9、韓偉-樂刻運動創始人&amp;CEO,《樂刻運動CEO韓偉:實體健身做直播,跑通三個階段》

實體公司要做直播,誰的平台流量最大,就和誰去合作,這是第一個選擇判斷。理論上大家應該選擇抖音,因為抖音平台更大,流量更高,沒有選抖音是因為它和微信之間的連結不能流轉,有競争關系。如果機構想的是服務更多使用者,他應該選擇最大平台,最大流量,無論是快手還是抖音。但如果他想讓使用者循環到自己這兒,為自己積累私域流量,他可能會選擇一個小衆的直播平台,因為小衆直播平台和微信能形成流轉。

10、穆小斌-聘書創始人, 《一個直播帶貨創業者的真心話與大冒險》

抛開抖音和快手的各自戰略不說,他們一定會建設自己的商家體系和産品工具的,否則他們就成流量的掮客,淪為淘寶的長期流量來源,搬運工就是MCN機構。

11、豐憲飛-36kr特邀作者,《To B業務私域流量怎麼做?》

公域流量+公衆号+個人号+社群+官網這五個要素來組合搭配,首先得通過各種方法去公域流量裡客戶,獲得的客戶會先轉化到公衆号裡再轉到官網上/或者是直接轉化到官網上,然後會轉化到個人号上,再進一步轉化到微信群裡。通過這樣的組合搭配邏輯,最終完成客戶整個生命周期内不同節點的業務目标。

12、李穎-衆海投資合夥人《疫情下的品牌重生與更新,如何通過思考這三個問題實作?》

企業需要在解決短期生存的前提下,從更長的周期考慮品牌的建設和更新問題。像直播和社群電商這類的私域流量和社群化的營銷方式,其實都隻是一個基本營銷工具。這些工具的使用,并不會讓企業獲得長期的增長和競争壁壘。在品牌的建構上,企業家需要考慮自己核心客群不同層次的需求。隻有做到精準的定位,才能維系其使用者的忠誠度,隻有不斷拓展其邊界,才能最終脫穎而出。

13、劉旭昶-愛茂MCN 《教育行業搶奪快手的時間,可能隻剩半年了 | 超級沙龍 》

快手對于普通的使用者和普通的老師來講,進入的門檻要遠遠低于其他平台。生活在五環内尤其是北上廣深的同學,會不了解為什麼這樣那樣的内容也可以上熱門。因為快手的流量配置設定相對比較公平和平均,是以這給了很多普通人曝光的機會。不是專業内容的創作者,也可以快速獲得很多的流量,獲得自己的粉絲。

<h3>三、視訊号:錯過抖快,不能錯過它</h3>

14、張小龍-微信事業群總裁 《十點林少對做視訊号的10點思考》

要麼被抖音快手奪走更多的流量和使用時長,要麼自己把“視訊号”做起來,樂觀的話未來“視訊号”能夠跟抖音快手三足鼎立甚至一馬當先。是以“視訊号”這一戰對微信來說至關重要。雖然現在“視訊号”的形态還非常初級,但是如果未來能夠跟公衆号、小程式、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進行更多的流量和商業的打通,它就會爆發出更大的流量和商業紅利。

15、秋葉-秋葉PPT、秋葉商學院創始人,《騰訊“下注”視訊号,這波流量紅利怎麼薅?》

視訊号則意味着微信平台提供小視訊到“擴散朋友圈+微信群+個人号”的方式,讓大家的短視訊内容可以被更多人看見,進而放開了微信生态裡面過去無法擴散抖音、快手等小視訊的限制,這是一個新的流量傳播管道,而在視訊号内容中引導大家點選關聯的微信公号連結,使用者就可以在微信公号裡面推薦産品和服務,形成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

16、 Iris艾瑞絲兒-“偶爾動腦”公衆号,《我在抖音裡孤獨消費,卻在視訊号裡熱烈生産》

奔着想紅和想薅流量的心态來做短視訊,我覺得發心就錯了。你如果想着:發個視訊号,反正有人看,冷啟動後也很難繼續,因為通過社交關系鍊破圈是低效且難以持續的别忘了,做内容的本質是給大家帶來價值和新的思考。

17、李博-網際網路+電商營運管理專家、黑馬會加速教練,《為什麼你的抖音粉絲過百萬,卻不掙錢?》

2020年,企業想要做短視訊賬号,首先要轉變一下思維。企業做視訊号不是為了變成網紅和頂級流量之後去直播帶貨,而是通過視訊号找到自己精準的使用者群體,通過進一步的關注、進群完成最終的轉化。很多企業的視訊号隻有幾十萬、一兩百萬的粉絲,但是引導轉化做的非常好,一樣能實作帶貨的效果。

<h3>四、私域流量:意識到它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h3>

18、倪叔-36kr特邀作者,《聊聊私域流量:當所有人都覺得它好的時候,是最危險的時候》

現在大家關于私域流量純粹一面倒的認知是不立體,不完整,完全是因為缺乏實操,而被各路人馬洗腦,導緻沒有真正認識到它存在風險的一面。如果品牌自身所對應的需求确實剛性且高頻,通過自建流量池的方法将自身的客戶通過微信管理起來,自然是一件好事,但一旦過度迷信某某方法,某某成功案例,則往往很難有太好的結果。

19、小圈梨-36kr特邀作者,《2020年,警惕患上“流量焦慮症”》

如果私域流量隻是不厭其煩地在朋友圈發賣貨資訊、或者不斷拉群搞秒殺;那麼,“恭喜你”,你的使用者會離你越來越遠。私域流量的本質是營運人和人的關系。通過搭建私域流量體系,企業可以為自己的産品、服務品質做個全身體檢——你真的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嗎?

20、曹虎-科特勒全球合夥人《應對市場百年巨變,企業如何更新營銷思維?》

無論是流量、私域資料還是營運,其實都是在科特勒所定義的營銷當中的一些關鍵環節裡的。圍繞着顧客價值,通過有效的選擇目标顧客,通過針對目标顧客來提供定制化的産品、有效的管道、高效的傳播和打造相關性的品牌。這個基本原則是不會變的,因為無論技術怎麼變化,營銷的本質最後還是會落在這。

21、江來來-“江來來”公衆号,《 私域流量與會員制的異同分析》

私域流量的轉化,更強調的是長遠性和持續性,完成交易不是終點。而是會以使用者的終身價值為導向,持續的提供内容和反複觸達池内使用者,提升使用者複購率,并借助使用者實作傳播、裂變。是以私域流量的轉化路徑特有的多樣性是會員制所不具備的。

22、羅超頻道-36kr特邀作者,《2020年的網際網路創業:與其到處碰風口,不如耐心挖存量》

流量日益稀缺,且正加速向頭部集中。對于開發者來說,要靠獨立App成功已越來越難,唯一的出路恐怕是擁抱大平台。大平台流量豐厚産生溢出效應,形成新一輪流量紅利。小程式、公衆号、拼團裂變、私域流量、KOC等等,均是挖掘大平台流量紅利的手段。

23、 十裡村-36kr特邀作者, 《私域流量營運的9個基本認知》

私域流量營運不是企業增長的唯一方式,也不是所有企業增長最有效的方式。私域流量營運肯定不是所有企業标配,但一定所有企業都需掌握的基本能力。私域流量的銷售轉化,是建立在客戶信任,産品靠譜、服務高效的基礎上。

24、王妍霏-“簡法營運”公衆号,《疫情之下,私域流量變現的新方式:微信直播》

曾經私域流量擷取、變現方式并不是說行不通,而是随着使用者認知的提升,原有發廣告的方式轉化逐漸下降,當然隻要流量夠還是能轉化,但吃老本并不是長久之計,私域流量2.0最大的變化是把重點放在了“社交關系”和“複購”上,把私域流量池子裡每個使用者都當寶貝,把和顧客之間的社交關系當做最重要的資産來營運。每個流量都是“朋友”而不是客戶,站在生意人的角度,對待客戶第一目的是賺錢,然後才是其他的,但對待朋友第一目的是幫忙,幫别人省錢,幫别人找到他們想要的産品。

25、喬松濤-UU跑腿創始人兼董事長,《超級觀點 | 忘掉“私域流量”,中小創業者要挖掘“私域使用者”價值》

之前很流行一個詞叫做“私域流量”,我不是很贊同,應該叫做“私域使用者”。任何時候不應該把使用者看做一個數字,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作為人,就需要有溫度的去連接配接,去互動,去參與他們的生活。

26、新榜研究院和國信證券研究所聯合撰寫《網際網路私域流量行業研究報告》,《46頁研究報告,告訴你微抖快紅等7大平台的私域玩法》

私域二字本身就道出了私域流量的本質——長期經營使用者。生意的本質是流量,但流量紅利枯竭了,過去的營銷和營運的邏輯玩不轉了。于是大家就有了“流量焦慮”,這是私域流量才火起來的背景。人們期待從私域流量中找到新的流量的突破口、找到新的增長方式,因為隻有增長才是企業内心的真正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