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圳歸來|趙煊:以優質營商環境為“催化劑”打造金融産業良性互動的生态體系

作者:海報新聞

編者按:今年5月,青島選撥了首批157名幹部到深圳參加體悟實訓。在為期100天的時間内,他們除了進行短期的“市場化、法治化”集中教育訓練外,三個月時間被安排到深圳的各大型企業、投資機構和中介組織任職,進行企業實踐訓練。9月初,這些赴深圳體悟實訓幹部回到青島,把在深圳體悟的經驗、感受、心得應用于具體的工作中。

他們帶回來哪些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的意識和觀念?在日常工作中又融入了哪些“深圳經驗”?即日起,大衆網聯合青島市委組織部推出《深圳歸來》系列報道,通過專訪深圳歸來的部分幹部,展示體悟實訓活動在島城刮起的改革之風。

大衆網·海報新聞青島12月17日訊(記者 王熠 滕昕璇 劉曉)青島銀行金融市場事業部副總裁趙煊曾有多年在深圳工作的經驗,這次體悟實訓,趙煊可以說是故地重遊。熟悉的城市,熟悉的人文,熟悉的金融工作崗位,但趙煊卻表示:“雖然離開深圳隻有短短幾年,但這次體悟實訓仍然帶來了許多新的感悟,除了一如既往的令人驚詫的高速發展外,深圳産業和金融互相成就、互相促進、越來越完善的體系,更是給我帶來很多思考”。

深圳歸來|趙煊:以優質營商環境為“催化劑”打造金融産業良性互動的生态體系

趙煊接受采訪

趙煊告訴記者,深圳的金融體系最可貴的地方在于它層次好,除了傳統的金融機構、保險信托外,更難能可貴的是上萬家的風投創投企業聚集在這裡,如果企業需要傳統的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傳統金融機構可以提供,而創新企業需要的股權融資、技術融資,各類創投風投也能夠為你比對。

談到深圳為什麼能形成如此完事的金融體系?趙煊表示,資本具有逐利性,它一定是往産生收益的地方聚集。深圳有大量的高科技初創企業和擁有核心技術的創新團隊在,是以資本在深圳不愁找不到項目,甚至有獨角獸潛質的企業,自然而然各種創投風投就來到深圳了。

“良好的産業基礎會促進金融體系的發展。”趙煊認為,産業和金融之間是一個良性的互動,産融之間互相成就,産業一旦得到了資本的支援,尤其是一些初創型的科技企業,可以快速地發展,甚至可能幾年就變成了“獨角獸”。

“也正是産業和金融之間的良好互動,成就深圳的持續高速發展,我體悟實訓的機關——深圳金融商會在深圳灣創業園區,我2015年走的時候那邊還隻是一片荒灘,現在已經成了那麼大一個園區,樓房、入駐的産業、人員都有了。”

“更重要的是,産融良性的互動,需要一個‘催化劑’,那就是良好的營商環境。” 趙煊說,對資本來說,一個市場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意味着這是一個可以安心投資的地方,除了資本外,優良的營商環境同樣對創業者有着極大的吸引力,深圳是一個特别講規則的地方。一個遵守規則樂于競争的創業者,在深圳可以得到良好的創業環境和公平的競争機會,創業者會對未來充滿希望,加上優厚又可執行性強的人才引進政策,“深圳可能是目前離‘中國夢’最近的地方。”

青島在金融方面有良好的基礎,尤其傳統金融方面,青島銀行和青島農商行兩家銀行都已成功上市,一個城市擁有兩家銀行類上市公司,這放眼全國也不多。而且近幾年青島出台的相關優惠政策比較多,對雙招雙引的效果也非常明顯,尤其對創投風投引進的力度尤其大。未來随着實體經濟的土壤不斷豐富,引進來的資金在本地投資的投資不斷擴大,将對青島本地經濟發展提供更大動能。

趙煊表示,将來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也将不斷貫徹“三化一型”幹部,以利民、惠企、興城為己任,不斷優化直接融資、間接融資手段,發揮好金融機構的媒介作用,搭建好平台,争取将全國的優質資源引入青島,服務青島經濟建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