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泰勒
新能源的利好一個接一個,10月26日,國務院釋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積極擴大電力、氫能、天然氣、先進生物液體燃料等新能源、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

基金君整理了這份檔案的15大要點,供大家投資參考了。
1、主要目标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機關國内生産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機關國内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為實作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機關國内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順利實作2030年前碳達峰目标。
2、推進煤炭消費替代和轉型更新
加快煤炭減量步伐,“十四五”時期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漸減少。
推動重點用煤行業減煤限煤。大力推動煤炭清潔利用,合理劃定禁止散燒區域,多措并舉、積極有序推進散煤替代,逐漸減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燒。
3、大力發展新能源
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品質發展,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加快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加快智能光伏産業創新更新和特色應用,創新“光伏+”模式,推進光伏發電多元布局。
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4、因地制宜開發水電。
推動金沙江上遊、瀾滄江上遊、雅砻江中遊、黃河上遊等已納入規劃、符合生态保護要求的水電項目開工建設,推進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開發,推動小水電綠色發展。推動西南地區水電與風電、太陽能發電協同互補。
5、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
加大核電标準化、自主化力度,加快關鍵技術裝備攻關,培育高端核電裝備制造産業叢集。實行最嚴格的安全标準和最嚴格的監管,持續提升核安全監管能力。
6、合理調控油氣消費。
保持石油消費處于合理區間,逐漸調整汽油消費規模,大力推進先進生物液體燃料、可持續航空燃料等替代傳統燃油,提升終端燃油産品能效。加快推進頁岩氣、煤層氣、緻密油(氣)等非正常油氣資源規模化開發。合理引導工業用氣和化工原料用氣。支援車船使用液化天然氣作為燃料。
7、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
積極發展“新能源+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支援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儲能系統。
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左右,省級電網基本具備5%以上的尖峰負荷響應能力。
8、推動鋼鐵行業碳達峰。
促進鋼鐵行業結構優化和清潔能源替代,大力推進非高爐煉鐵技術示範,提升廢鋼資源回收利用水準,推行全廢鋼電爐工藝。推廣先進适用技術,深挖節能降碳潛力,鼓勵鋼化聯産,探索開展氫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體化等試點示範,推動低品位餘熱供暖發展。
9、推動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
推進清潔能源替代,提高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應用比重。加快再生有色金屬産業發展,完善廢棄有色金屬資源回收、分選和加工網絡,提高再生有色金屬産量。
10、推動建材行業碳達峰。
因地制宜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漸提高電力、天然氣應用比重。鼓勵建材企業使用粉煤灰、工業廢渣、尾礦渣等作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産品認證和應用推廣,加強新型膠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産品研發應用。
11、推動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
引導企業轉變用能方式,鼓勵以電力、天然氣等替代煤炭。調整原料結構,控制新增原料用煤,拓展富氫原料進口來源,推動石化化工原料輕質化。到2025年,國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内,主要産品産能使用率提升至80%以上。
12、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
積極擴大電力、氫能、天然氣、先進生物液體燃料等新能源、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
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漸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産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提升鐵路系統電氣化水準。提升機場運作電動化智能化水準,發展新能源航空器。
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營運交通工具機關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國家鐵路機關換算周轉量綜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陸路交通運輸石油消費力争2030年前達到峰值。
13、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有序推進充電樁、配套電網、加注(氣)站、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水準。到2030年,民用運輸機場場内車輛裝備等力争全面實作電動化。
14、避免“一刀切”限電限産或運動式“減碳”
堅持全國一盤棋,不搶跑,科學制定本地區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碳達峰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避免“一刀切”限電限産或運動式“減碳”。各地區碳達峰行動方案經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上司小組綜合平衡、稽核通過後,由地方自行印發實施。
15、支援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上市融資、挂牌融資和再融資。
大力發展綠色貸款、綠色股權、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金融工具,設立碳減排支援工具,引導金融機構為綠色低碳項目提供長期限、低成本資金,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為碳達峰行動提供長期穩定融資支援。
拓展綠色債券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支援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上市融資、挂牌融資和再融資。研究設立國家低碳轉型基金,支援傳統産業和資源富集地區綠色轉型。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設立綠色低碳産業投資基金。
券商:儲能、光伏、風電
是确定性最好的成長性賽道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目前化石能源用量比例在電力領域仍然是主要的碳排放來源之一,新能源替代是實作碳中和的根本,也是未來幾十年間最核心的發展主題。
招商證券稱,儲能、光伏、風電是确定性最好的成長性賽道:
1)光伏:短期博弈不改長期高增。産業鍊價格的波動對光伏裝機節奏造成了影響,但雙碳目标的最高指引下,光伏的增長确定性毋庸置疑。整縣推進(676縣約 100GW)+大基地項目(已開工風光項目合計逾 100GW)保障需求極高的景氣度。在未來 2-3 年供給瓶頸突破、儲能快速跟進的背景下,光伏裝機大有超預期的可能性。
2)風電:大型化加速降本,保障雙碳程序實作。大基地、分散式與新老替換進一步奠定十四五風電裝機基礎,預計将貢獻 200-230GW 裝機,考慮到海上風電與其他項目,保守預計十四五期間風電年均新增裝機中樞為 50-65GW,預計 2021 年國内新增風電裝機 40GW,2025 年新增 80-90GW,年均複合增速超過 20%。
3)儲能:國内市場也進入實質性發展期。儲能是實作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後,電力系統保持安全穩定運作的必然選擇。現階段儲能以抽蓄、電化學為主,尤其随着電池材料與工藝進步、循環壽命提升,儲能項目成本大幅優化,疊加峰谷電價機制調整以及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完善,經濟性将迎來明顯改觀,行業進入實質性發展。
投資建議:光伏:一體化: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矽料: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特變電工/新特能源;逆變器:陽光電源、錦浪科技、固德威;膠膜:福斯特、海優新材(化工)等;玻璃:福萊特、信義等。
風電:整機:運達股份、明陽智能、金風科技;塔筒:天順風能、大金重工(機械)、泰勝風能;零部件:日月股份(機械)、新強聯(機械)。
儲能:甯德時代、億緯锂能、德方納米(汽車)、四方股份、思源電氣、盛弘股份、永福股份、派能科技。
另外,海通證券研報指出,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電動車、儲能成長确定。
我們重申電動車成長的确定性,政策目标下國内需求快速增長,将推動國内産業鍊引領全球,在全球碳減趨勢下,國内産業鍊上公司将提升全球市占率。推薦锂電池産業鍊中壁壘高,中長期保持緊缺,在全球有競争的龍頭,包括锂電池:甯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锂能等,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質,PVDF:聯創股份、東嶽矽材、東陽光,銅箔:嘉元科技、諾德股份,負極:璞泰來、中科電氣、杉杉股份。短期關注安全和成本驅動下磷酸鐵锂的複蘇:德方納米、富臨精工、川恒股份、湖北宜化。
2020年中國累計已投運新型儲能(電化學為主)約3.5GW,按照此次30GW的目标,未來5年接近10倍成長空間。如果2030年風光按10%比例配儲能,即120GW,對應2020年是30倍以上成長空間。推薦儲能系統和電芯龍頭:甯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锂能、派能科技。儲能冷卻系統龍頭:英維克,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關注甯德儲能産業鍊合作公司:永福股份、科士達、星雲股份、易事特。
甯德時代股票期權行權業績考核目标:
四年累計營收不低于6200億元
10月26日,甯德時代披露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其中部分中層管理人員(分四期行權)首次授予部分及預留授予部分的股票期權的四個行權業績考核目标分别為:
2021年營業收入值不低于1050億元;
2021-2022年兩年的累計營業收入值不低于2400億元;
2021-2023年三年的累計營業收入值不低于4100億元;
2021-2024年四年的累計營業收入值不低于6200億元。
按照其中最低的增長來算,2021~2024年的營收增長率是108.7%、28.6%、26%、23.5%,不知道這個增速符合大家的期待不?
另外,多隻明星基金在三季度加倉了甯德時代跟比亞迪。
例如,2020年公募業績冠軍、農銀彙理基金趙詣的新能源主題基金、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基金,都在三季度獲增持了甯德時代,
信達澳銀基金經理馮明遠則在三季度重倉了比亞迪,在季報中,馮明遠表示:“全球的能源産業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新能源的使用比例不斷增加,将在未來50年逐漸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主流地位。我們相信這個變化過程中,中國将湧現出大量偉大的企業,我們希望與這些偉大的企業一起共同成長。”
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養老正成為多數人面臨的迫切課題
富達國際和投資圈大佬與您一同探讨
緻力财務健康,邁向幸福養老
👇點選預約直播👇
又跳水!300億A股副總:“明年市值沒500億切腹謝罪”!基金經理透露"炒股秘籍":看新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