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态賦能 多元融合 疊代更新 高标準打造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

作者:頭等網

孝婦河位于我市“四位一體、組群統籌、全域融合”城市架構的核心區域,是一條文化豐厚、富有活力的河道,也是連通淄博城鄉的空間連廊。進入生态文明建設的新時期,濱水區逐漸成為城市核心功能的承載區,實作孝婦河濱水區高品質發展将為淄博城市能級提升和轉型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02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孝婦河打造上升為城市發展戰略,推動淄博進入“擁河發展”新階段,啟動實施了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項目,列入2021年重大項目和重大民生實事項目,該項目同時是全域公園城市建設“一心、兩環、三帶、四片區”總體布局中的重要一帶。項目範圍自博山區樂疃村至周村區界,全長64.7公裡,面積約1325公頃,估算總投資約64.9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億元。項目于2021年4月13日正式開工,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5.5億元,完成年度投資的110%。

生态賦能 多元融合 疊代更新 高标準打造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

今年以來,市河湖長制保障服務中心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建設“全域公園城市”工作部署,高點定位、高标推進,統籌謀劃、加力提速,全力推進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項目建設,以生态賦能助力城市品質能級提升,打造全域公園城市的景觀帶、文化帶、示範帶、活力帶。

生态賦能 多元融合 疊代更新 高标準打造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

一、生态賦能,

打造全域公園城市示範帶

(一)實施水戰略,建構“韌性安全”的藍綠複合廊道。落實全市“八水統籌”水資源保護利用工作思路,從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觀三個次元,錨固以河道為依托的生态空間,全力做好全域公園城市建設“水秀”文章。一是修複水生态。建設14處潛流、表流濕地,對礦坑水及污水處理廠尾水進行深度過濾淨化,同時改造灘塗地、建設生态浮島、覆綠駁岸,對河道清淤疏浚、種植水生植物、涵養水源,提升河岸帶淨化功能。目前,趙瓦濕地、月湖濕地、柳泉濕地等5個濕地項目已開工建設,孝婦河源頭處寶山水庫已完成清淤工作。二是保障水安全。實施橋梁改造提升工程,對文峰橋、白塔外環橋等5處不滿足行洪标準的現狀橋梁進行改造,建立袁家橋,對沿線破舊橋梁進行整體風貌提升,植入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獨具特色的橋梁景觀。目前,5座橋提升改造方案已設計完成,袁家橋形象進度65%。三是提升水景觀。對孝婦河幹流全線石籠駁岸進行覆綠,對直牆駁岸進行美化改造,豐富河岸自然景觀,提高駁岸美觀性。同時,實施生态蓄水水利工程,在不影響行洪的前提下,增加8個翻闆閘保障主河道常年有水。在有條件區域将河道水引至堤外,形成濕地、淺灘等多類型水面景觀。目前,選取淄川區、經開區段部分河道作為試驗段,引入客土噴播技術對駁岸進行提升改造,試驗段自然生态的岸坡美景已初步顯現,瓦村溝内河濕地已開工建設。

生态賦能 多元融合 疊代更新 高标準打造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

(二)實施綠戰略,塑造“開放活力”的公園城市綠脈。以生态保護與修複為核心,從建構公園遊憩體系、提升綠化空間、建構生物多樣性三個次元,對沿線各類用地等進行“增綠、提質、添彩”行動,助力孝婦河綠地空間提質。一是建構五類公園體系。選擇在綠化腹地空間較大、周邊功能多元的區域,打造濕地公園9個、郊野公園9個、文化公園9個、體育公園4個、綜合公園2個,滿足各類遊憩需求。目前,已開工建設19個項目。二是提升沿線綠化品質。堅持“适地适樹”的原則,對沿線現狀綠地提檔更新,利用近自然林種植方式,建構穩定的植被群落,形成四季有綠、三季有彩的植被景觀風貌。三是打造特色主題景觀。塑造孝婦河沿線12大主題植物風貌,通過打造水上森林、粉黛草海、向日葵田、十裡鄉愁堤等植物景觀,形成孝婦河百裡植物畫廊,展示四季不同的植物群落景象。

生态賦能 多元融合 疊代更新 高标準打造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

(三)實施路戰略,建構“外通内暢”的濱水慢行網絡。從道路交通、道路景觀、服務系統三個次元,綜合考慮道路交通現狀及未來發展情況,同時兼顧兩側城市用地和周邊環境相協調,建構主題突出、連續貫通的慢行系統。一是建構四級道路體系。依據濱水空間腹地大小,因地制宜建設四級道路路網體系,建構騎行、慢跑、漫步、遊憩各行其道的慢行路網骨架。二是全線道路貫通。對防汛路局部區段改線、提升,打通沿線4處斷點,實作120km全線貫通。因地制宜通過下穿、上跨、平交劃線等方式貫通道路交叉口,優化防汛路與城市道路的交通組織,滿足全線慢跑及自行車安全有序通行。三是提升道路景觀。分段打造不同主題的道路植物景觀,包括林蔭法桐段、楓楊柳堤段、多彩桃花段等。在局部有條件區域,道路之間設定綠化帶,通過綠島、花島的形式在道路之間設定綠化帶,形成地形高差,實作通行空間的上下錯位,營造水綠空間交錯的景觀體驗。

生态賦能 多元融合 疊代更新 高标準打造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

二、多元融合,

打造“五好”城市活力帶

深入落實市委十二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精神,以項目建設為契機,充分做好文化旅遊、休閑運動、商業營運結合文章,助力打造“好學、好看、好吃、好玩、好創業”的“五好”城市,形成近悅遠來的強磁場,提升城市品質活力和時尚氣質。

一是景觀帶+文化旅遊。以淄博豐富的地域文化為核心,以公園景觀要素為載體,通過場景化、創意化、體驗化等方式,建構文化公園、驿站、場館等特色文化空間,豐富辨別、雕塑、獨幕喜劇等文化元素,打造一批網紅打卡地和“地标性”文旅産品。建設12個露營地、10個一級驿站,關聯周邊區域打造精品民俗村、主題酒店、特色美食街,串聯沿河各區旅遊景點,将孝婦河打造成活力開放的黃金旅遊走廊。比如,在淄川區開工建設成語主題帶狀公園,以與淄博有淵源的齊文化成語典故為切入點,打造“田忌賽馬”跑道、“狡兔三窟”遊樂場、“百家争鳴”景觀廊架等節點,形成寓教于樂、可學可玩、互動參與的地域特色成國文化公園;在博山區提升改造世紀廣場,加入豐富的陶琉主題元素,打造集休閑健身、社交娛樂、陶琉主題為一體的活力空間。趙瓦民俗文化遊園、月湖家風文化遊園、絲綢文化公園等特色文化主題公園均已開工建設。

生态賦能 多元融合 疊代更新 高标準打造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

二是景觀帶+運動休閑。結合全民健身需求,沿線公園大量植入各類體育運動場地及健身設施,滿足大衆、專業人群、運動愛好者等各類人群對日常運動休閑、專業體育賽事的需求。比如,位于經開區的漫泗河森林騎行公園,建成後将成為淄博首個專業智慧騎行公園,設定了專業山地騎行環和大衆休閑騎行環,為後期舉辦大型小輪車及山地自行車賽事提供場地。同時還設定了運動球場區、兒童活力區、康養運動區,以滿足全齡段人群運動需求;在淄博市勞工文化宮、殷家智慧運動公園、張相湖體育公園等公園中加入了智慧跑道、AI人臉識别、智能檢測等智慧設施,讓運動更科學更有趣。

三是景觀帶+商業營運。同步啟動後期營運項目策劃,確定項目建設和營運無縫銜接,實作建設與收益的動态平衡。引入市場化運作,完善相關的配套設施、場地,以滿足市民露營、餐飲、購物、旅遊等休閑需求,策劃舉辦音樂節、文化節、國際馬拉松比賽、環河自行車賽等品牌演出和體育賽事,不斷提升城市的承載力和吸引力。

三、疊代更新,

邁步“擁河發展”新階段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緊跟市委、市政府工作理念,将孝婦河打造作為事關淄博百年發展的大事要事來抓,在《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總體策劃方案》基礎上,組織設計團隊同規劃部門、沿河區縣進行深入對接,多次開展現場踏勘,編制了《孝婦河發展規劃(2021—2035年)》,為實作孝婦河流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導。發展規劃立足新發展理念,以更高标準、更廣視野和更大格局,聚焦全局謀劃、聚焦重點項目、聚集落地實施,從宏觀層面确定了孝婦河流域的發展方向和建設重點,針對性提出規劃引導,有效指導相關區縣沿河發展和建設,推動淄博進入“擁河發展”新階段。

生态賦能 多元融合 疊代更新 高标準打造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

二是提升城市能級。實施城市更新戰略,加強沿河用地管控,針對建立區域、老舊小區、保留村莊、工業廠房、濱河商業等五類用地建立正負面管理清單,進行用地性質、建設名額及用地邊界管控,優化濱河用地空間布局,逐漸推進沿河工業用地轉型更新,增進産城融合,進一步為城市發展拓寬空間、釋放動能,将孝婦河沿線打造成城市會客廳、地标新名片和發展核心帶。

三是推動鄉村振興。将孝婦河沿線59個村莊分為一般村莊和重點村莊兩大類型,實施分類引導,控制發展規模,提升整體風貌,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結合農業、生态、文化等優勢資源發展村莊産業,打造獨具淄博特色的齊魯鄉村振興示範點。将樂瞳、簸箕掌、洄村等10個重點村莊植入鄉村旅遊産業,實作産業一村一品、環境一村一貌,以點帶面,帶動村莊全面振興,實作城鄉統籌發展。

四、加力提速,

高标準推進“百年工程”建設

生态賦能 多元融合 疊代更新 高标準打造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

一是統籌推進。成立市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建設工作專班,以強烈的擔當精神、責任意識躬身入局,踐行“事争一流、唯旗是奪”的工作理念,統籌協調上下遊、左右岸系統規劃,統一招标、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監督,牽頭抓總推進項目建設,保障項目全線一體化、高标準落地實施。沿河各區縣樹立大局觀念、整體意識,配套成立區縣工作專班,凝聚形成市縣關聯、共同發力、齊抓共管的管理格局。

生态賦能 多元融合 疊代更新 高标準打造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

二是壓茬快進。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将項目分解為6大類39項子項目,細化施工計劃,壓實任務責任,緊盯目标進度,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多點發力、壓茬實施,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力争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壓茬推進設計,督促設計機關全線統籌、分批傳遞,對具備施工條件的地塊優先出具設計方案,目前,已完成一期19個項目施工圖設計工作,正開展二期項目方案設計。壓茬推進拆遷,确定了“三條紅線”(拆遷範圍線、項目比對土地範圍線及預留城市發展空間範圍線),積極協調預撥拆遷資金,督促各區縣提高站位、加快拆遷,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堅實保障。目前,已撥付拆遷資金3.72億,大大激發了各區縣工作熱情,累計完成拆遷面積402991平方米。壓茬推進施工,将項目總體策劃分為3期實施,其中2021年建設一期項目19項,2022年建設二期項目16項,遠期計劃項目4項。目前,一期首批項目9項,已于2021年4月正式開工,一期其他項目10項,已于2021年國慶節期間正式開工,累計開工面積3958畝,完成土方量65萬立方米,完成投資5.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10%,比計劃時間提前3個月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生态賦能 多元融合 疊代更新 高标準打造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

三是全程跟進。市工作專班抽調骨幹力量集中辦公,設立設計、施工、财審、造價控制、品質安全監督等6個專項工作組,專人專崗盯緊項目建設各個環節,確定堅定不移的抓實抓好、抓出成效、抓出品質。緊抓設計落地。要求設計團隊派駐2名駐場設計現場辦公,全程指導項目設計精準落地,實時對接具體實施事宜,保證每一個設計細節符合實際、高度落地。緊抓施工進度。市專班抽調6名骨幹成立三個施工組,對應項目三個标段實行“一對一”跟進,全天候下沉一線督導推進,堅持問題導向、有解思維,保障工程問題在第一線、第一時間得到響應及時解決。完善工作排程推進機制,實行“一天一排程,一周一通報”,每周印發工程周報,對拆遷進度、工程進度向各區縣、各标段進行通報,營造比學趕超的建設氛圍,加快工程進度。緊抓品質安全。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生産、品質安全、環保管理、投資控制等12項管理制度及設計變更、工程簽證、土方管理、監理考核管理等8項工程具體管理辦法,建立完善内控制度體系,確定項目管理制度化、規範化、标準化,建設精品工程、百年工程。督促各施工企業優先選擇淄博當地符合條件的優秀企業,優先從淄博本地采購材料、機械等,充分發揮大規模投資對淄博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生态賦能 多元融合 疊代更新 高标準打造孝婦河文化休閑生态觀光帶

四是黨建引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上司,在項目建設中開展“黨建進工地”工作,成立臨時黨支部,策劃開展“黨建10+”活動,打造“紅色工地·孝水先鋒”黨建品牌,真正把支部建在項目上、把黨旗插在工地上,激勵黨員幹部進一步增強工作責任感和曆史使命感,擔當作為、攻堅克難,加力提速、落實突破,全力以赴保障和推動項目順利實施,努力交出一份項目建設“高分答卷”,将孝婦河打造為造福人民群衆的生态河、産業河、民心河、幸福河。

來源:淄博河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