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典人物:李雲龍
《亮劍》中的李雲龍,堪稱是經典人物之一。但同時,越經典就意味着越“反常”,因為不反常,就不足以構成經典流傳的要素!
如劉備屈尊三請諸葛亮,這才造就了經典的“三顧茅廬”。
武松三拳兩腳幹死老虎,這才有了經典流傳的“武松打虎” 。
《亮劍》中的主角李雲龍也是這種套路。比如,正面硬杠坂田聯隊,圍攻平安城等,硬生生把這些“反常”,變成了自己獨特的标簽,故而李雲龍給人以豪橫無比的感覺。
視訊加載中...

但畢竟再反常(經典),也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否則就變成“反常為妖”了!就如劉備,他若不是因為自己過于弱小,會三顧茅廬去請鄉村青年諸葛亮?武松若不是為了活命,你就算給他金山銀山,他也絕不會赤手空拳地去單挑老虎。
是以,李雲龍的經典(反常),也必然要有現實依據。除了他性格、能力外等因素外,還有什麼,是造成李雲龍豪橫在《亮劍》中的關鍵因素呢?
其實,看看李雲龍的經曆,就一目了然了。
二、李雲龍的經曆
在《亮劍》原著中,李雲龍是屬于四方面軍的将領,除了天天戰鬥外,其餘的一概不知,他也不操那心。論出身,他根正苗紅,論打仗,他勇猛無比,論文化——咱還是談如何打仗吧……其他的事,還跟他有關系嗎?畢竟生存下來才是關鍵。
顯然這一時期,李雲龍的老首長是徐向前元帥!他那時是四方面軍的總指揮!但随後就發生問題了,四方面軍跟中央紅軍分裂。
但再大的問題,對于一線指揮作戰的李雲龍,也是不明是以,就跟着四方面軍走呗。可偏偏這時卻出了意外,一覺醒來,隊伍呢?咋都沒了!
原來四方面軍的傳令兵,在給他傳令途中,被茫茫草地給吞噬了,自然相關指令就沒法傳達到。就這樣李雲龍,稀裡糊塗地率着隊伍開始尋找組織。所謂天下紅軍一家人,這是李雲龍的最真實的想法。結果讓他找到了紅一軍團,要加入。
一軍團的軍團長是林彪元帥。李雲龍的團,是四方面軍的主力團,自然歡迎李雲龍率團加入。由此李雲龍就變成了一軍團的戰将,老首長變成了林彪元帥。李雲龍這段“稀裡糊塗”的經曆,相當于救了他。
在長征結束後,四方面軍的不少将領都接受了審查,比如著名的許世友将軍,就是在這一時期,差點拉走隊友去打遊擊,還跟毛主席發生了沖突,但最終被毛主席說服。反觀李雲龍卻啥事沒有,根本沒受影響!
随後,就到了大家都熟悉的抗戰時期了,此刻的李雲龍,被劃歸為了劉伯承元帥的129師,這也是為何李雲龍一見劉伯承元帥,就張口閉口老師長的叫,還敢那麼嬉皮笑臉的原因,畢竟劉帥寬厚。
随着抗戰進行,李雲龍配置給了386旅,旅長就是陳赓大将,他成了李雲龍的直屬上司!面對陳赓大将,李雲龍算遇到“克星”了。
這一段時期,彭德懷元帥自然也就成了李雲龍的老首長了,畢竟李雲龍的隊伍,曾為了保護彭總,跟山本一木的特工隊血拼過。
接下來就進入到解放戰争時期,李雲龍轉換了門廳,被華野給要走了,陳毅元帥是其老首長,粟裕大将則成了李雲龍的直屬上司。因為李雲龍的這支隊伍,是被強行“借”來的。且以李雲龍的資曆、能力和喜歡抗命的臭毛病,誰能管得住?
隻能是由粟裕大将,直接對其發号施令才管用!比如李雲龍血拼楚雲飛時,粟裕大将就說:“拿5噸炮彈,換下李雲龍!”
瞅瞅李雲龍這離奇且豐富的經曆,也難怪他受傷後,一二三号首長都急眼了,不約而同下令:要求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救回李雲龍!
5位元帥是他老首長,2位大将是他直接上司,這背景有多硬?再加上他性格和能力,想不豪橫都難!也就是說,無論李雲龍走到哪兒,他都有老熟人,在哪個“山頭”上,他也都能插上一腳。
是以别看是師長,卻敢硬杠王副軍長——就算不為了搶田雨,就憑李雲龍這資曆,王副軍長也要掂量掂量。
這同時也就解釋了,為何在軍事學院學習時,李雲龍敢帶頭搗亂,還隻能是劉帥來降服住他的原因。
三、總結分析
《亮劍》之是以不屬于“抗日神劇”,道理也在這,能經得住推敲。李雲龍的豪橫無比,也并非“空中樓閣”,是有其淵源和背景在裡面。
就如對《亮劍》的評價:這部小說堅持從生活出發,從客觀事實出發,寫出了戰争開始、高潮、結局等發展過程中的偶然性、曲折性、複雜性。
也許有人會問,李雲龍這麼豪橫,為何最後還是遭了陷害?其實道理也在這!
所謂,優點有多耀眼,缺點也就有多可怕,兩者有時是一回事。李雲龍雖跟哪裡都沾着關系,但哪裡才算是他真正的根基?這便是李雲龍最薄弱的地方!關于這點,在《亮劍》原著中,有過精彩描述,就不複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