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白癡,什麼叫做天才,夢又是什麼?随想解讀第一代歌神許冠傑演繹的《天才白癡夢》。
人皆尋夢
夢裡不分西東
片刻春風得意
未知景物朦胧
人生如夢
夢裡輾轉吉兇
近期在刷視訊找靈感,給推送了譚詠麟和許冠傑合作舉行的巡回演唱會片段。就立馬翻網際網路找查相關資訊,本身作為80後,從父輩錄音帶影碟機耳濡目染,終究成為歌迷,不禁感歎,歲月如歌,光陰似箭呀。兩位”大齡青年“,号稱永遠25,實際将要70的譚校長和已是71+的許冠傑歌神還在深情賣力為歌迷獻唱。

突然恍然大悟,“白癡”不是貶義,它說的其實是像許冠傑這種,無關年齡71了還想繼續唱歌,把音樂當作生命的“傻子”。他們不為錢,不為利,隻為心中的那份熱愛、那份執着和那個夢。或許他的唱功不是最好的,他寫的歌也不是最多的,可是他對香港歌壇的貢獻是無可替代的。
許歌神在我們這個時代或許知名度并不高,可是在70、80、90年代的香港,卻是歌壇大哥大。現代粵語流行曲最大功臣,是第一代歌神,是粵語流行歌的開山泰鬥。在譚校長心中,他的偶像至始至終隻有一個,那就是歌神許冠傑;而90年代的第二代歌神張學友更是說在許冠傑面前,沒人敢稱是巨星。這裡就不再細講曆史,小編在另一篇文章中也有提及。
天才與白癡劇照
天造之材皆有其用
振翅高飛無須在夢中
南柯長夢夢去不知所蹤
醉翁他朝醒覺是否跨鳳乘龍
許冠傑一開始,就與天才兩個字沾不上邊。“哥哥”張國榮就曾經爆料,說許冠傑錄音的時候,每一首歌都要唱很多遍,唱到他滿意為止。不僅如此,還曾去香港大學外鑽研中文科,專門研究過粵曲,才能留下《沉默是金》、《滄海一聲笑》、《浪子心聲》、《半斤八兩》這些讓歌迷無數遍單曲循環的經典。也正因他的努力,70年代之前,被香港人看作是低俗作品的粵語歌,才獲得了大衆的認可。
另外,許冠傑不隻在音樂取得巨大的成就,在電影方面也稱得上“神級”般人物,曾多次創下高票房紀錄。與大哥許冠文、三哥許冠英三兄弟被稱為“票房鐵三角”,先後在74年和75年,分别以《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癡》連奪兩年票房年度榜首。1976年,三兄弟又以一部《半斤八兩》踏上巅峰。今天推介這首歌的專輯《天才白癡夢》銷量更是超過20萬張。
這首《天才白癡夢》自出品以來便傳唱至今,不僅是許冠傑演唱會必唱曲目之一,近40年來,更是出現了無數翻唱版本,足以說明了這首歌的無上地位。
《天才白癡夢》是阿Sam的經典歌曲之一,歌詞相當發人深省,令人更加積極地面對世界。“人皆尋夢,夢裡不分西東”,你是否還記得這首歌,每當小編對生活工作上帶來愁惱的時候,都會把這首經典老歌拿出來單曲循環,深思每個人生下來都是有用的,一定要相信自己。
歌詞中引用了典故,比如南柯一夢,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會在他的生命中經曆萬事,這些事讓人成長亦會令人沉迷,但相應的也會有獨一無二的領悟。于是,贈與自己,好好生活;傳給後人,好好生活。勵志經典,滿滿的正能量。
從前聽歌,天造之材,皆有其用。振翅高飛,無須在夢中的哲思,聽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随浪隻記今朝的俠義之氣;如今聽歌,滿滿的是深層哲理,對待一件事,每個人的見解也是不同的,這首歌中的哲理亦是如此,正如它歌詞想要表達的思想,同樣精彩,但智慧卻大不相同:“一個領域的天才也是另一個領域的白癡。”
他是個“白癡”,但他有個天才夢。正是因為他有個夢,是以今天,我才能循環這首《天才白癡夢》。希望以後,有歌可聽,也希望以後,多些像許冠傑這樣的“白癡”,給我們造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