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檔均由組委會提供
長江日報大武漢用戶端10月24訊(記者張琳 通訊員胡晶晶)10月24日下午,為期3天的第十一屆武漢市運動會青少年體育類少年兒童組網球競賽在光谷國際網球中心順利落下帷幕。
本屆賽事按照參賽者年齡分有甲、乙、丙、丁四組,最大的13歲,最小的僅8歲,設有男、女單打以及男、女雙打,共吸引了來自武漢市江漢區、武昌區、漢陽區、洪山區等13個城區的212位小選手同台競技。經過3天490場的激烈角逐,10個項目的冠軍最終塵埃落定。
作為四年一屆的市運會上舉辦的青少年體育類少年兒童組網球賽事,既能給小選手們提供一個切磋交流、展現自我風采的大舞台,同時也是對全市青少年兒童網球發展水準的一次檢驗。别看參賽選手們年紀不大,但大家打起球來卻有模有樣。賽場上,對陣雙方跑動積極,腳步靈活,你來我往之間展開着激烈較量,标準的發球、有力的扣殺、協調的揮拍、精準的截擊,無不彰顯青少年的激情與活力,場邊的加油、歡呼聲此起彼伏。
來自東西湖區武外英中的初一學生馬泰博之是本次比賽甲組的男單冠軍。年僅13歲的他打網球已有近6年的時間,能夠一路過關斬将收獲如此成績,他激動不已。“非常感謝教練這些年的栽培以及父母的支援,我特别喜歡打網球,雖然平時要以學習為主,每周隻有保持兩次3小時的訓練,但我對每次訓練都非常期待并且全情投入。大汗淋漓的感覺特别舒服,運動也能緩解學習的壓力,希望以後可以參與更多的網球比賽。”
比賽雖有輸赢,但對于所有參賽選手來說,經曆相比結果更為重要。今年8歲半的張睿珂來自東湖高新區,練球已有3年時間,她的爸爸表示,盡管孩子這次參加丁組女單比賽未能如願獲得滿意的成績,但她的表現仍舊讓自己感到驕傲。“孩子在場上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每一球都會盡全力打回去。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拼搏向上、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的體育精神,非常感動。”張爸爸笑着說道,相較于比賽成績,他更在乎的是這項運動給孩子帶來的成長。“通過網球,她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最讓我高興的是,自從開始練球,她的身高長得特别快,今年就高了近7厘米,現在已經有1米42了。”
硚口區隊領隊兼教練孫燕燕是網球名将吳迪的啟蒙教練,同時也是前網球國手周弈妙的母親。此次她率硚口區隊在市運會上拿下丙組女單和丁組男單兩枚金牌。孫燕燕如今在漢江灣體育公園做青少年網球的教育訓練。“武漢出了個李娜,确實把武漢的網球帶熱了起來。加上政府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援,現在中國小生參加網球運動的人數明顯多了起來。不過,我覺得這個支援的力度還可以再大一點,讓武漢的網球運動向前再進一步。”她說,“這次市運會的比賽,看到了不少有天賦的小球員。假以時日,也許在他們中間會又出現一個李娜吧。”
近年來,通過武漢網球公開賽的舉辦,網球運動走進了越來越多武漢市民的生活中。在目前“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武漢國際體育賽事管理有限公司積極探索體教融合新模式,通過網球夏令營、網球進校園、網球賽事等多種方式,在青少年群體中進一步地普及和推廣這項體育運動。如今,青少年網球在武漢有了雄厚的參與基礎。之是以将青少年兒童網球比賽列入市運會,就是希望通過這種關注度較高的大型賽事,能夠調動孩子們從小參與網球運動的積極性,并且發現、挖掘更多的優秀後備力量,建設起人才梯隊,為武漢市網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而将該賽事放在光谷國際網球中心舉辦,也是希望大家通過近距離感受國際頂級賽事氛圍,能在網球起步階段,就擁有一個高起點、高目标,進而為武漢培養更多的高水準運動員走出湖北走向世界打下堅實基礎。
“小荷才露尖尖角”,市運會的舞台給了武漢的小選手們實作網球冠軍夢的起點。願他們在不久的将來,為武漢網球運動再添光彩。
本屆賽事由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武漢市體育局、武漢市教育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武漢市乒羽網運動管理中心、東湖高新區文化旅遊體育局、東湖高新區教育局、東湖高新區團工委協辦,武漢體育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支援、武漢國際體育賽事管理有限公司營運。
【編輯:周飛】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大武漢”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