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茶花女》的情殇與悔恨——歌劇裡痛徹心扉的愛情故事(上)

作者:國家大劇院

視訊加載中...

歌劇《茶花女》是意大利浪漫主義作曲家威爾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也是世界歌劇史上最賣座的經典作品之一。同時,它還是新中國上演的第一部西洋歌劇。故事藍本源自小仲馬的著名小說《茶花女》。本期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邀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著名作曲家郝維亞深度對話,解讀他們對《茶花女》以及歌劇藝術的了解。

《茶花女》的情殇與悔恨——歌劇裡痛徹心扉的愛情故事(上)

一、茶花女的愛中包含了犧牲、包容和成全

張立萍:

歌劇《茶花女》是世界上上座率最高的五部歌劇之一(《茶花女》《費加羅的婚禮》《卡門》《托斯卡》《藝術家生涯》)。威爾第歌劇是意大利歌劇的精髓,他的作品旋律脍炙人口,音樂感人至深。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茶花女》到今年是第六輪演出了,我參與了其中的五輪演出。在這一過程中,我能感受到歌劇在中國市場上廣受歡迎與演員的不斷地成長是有一定關系的。

茶花女這一角色一開始是一個貪慕虛榮、想過好生活的女性角色,但她慢慢發現這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的愛中包含着犧牲、包容和成全,這是一種大慈悲。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茶花女能夠被大衆諒解、喜愛的原因。

二、國家大劇院制作“鏡像”版《茶花女》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版本

《茶花女》的情殇與悔恨——歌劇裡痛徹心扉的愛情故事(上)

國家大劇院制作“鏡像”版《茶花女》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版本。我在台上表演時是意識不到後面的鏡子對我有什麼影響的。但當我作為觀衆在台下看到鏡子升起,看見了自己的樣子,才感受到“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這種“鏡像”的舞台設計把觀衆和演員融為了一體,讓我們有了一種思考——我們對生命、對價值、對社會承擔着怎樣的責任和義務?

郝維亞:

所有的藝術作品最終要提供的不僅僅是一種審美,而是一種思想。如果你是劇中人,如果你的生活面臨這些問題,你的選擇是什麼?你能真實、誠實地回答這些問題嗎?

三、女主角薇奧萊塔的角色需要同時具備花腔、抒情、戲劇女高音三種能力

《茶花女》這部歌劇的女主角薇奧萊塔是一個很受歡迎的角色,但也是一個在演唱方面很難把握的角色。第一幕需要運用花腔女高音;第二幕運用抒情女高音;第三幕還需要運用一些戲劇女高音。演員要同時具備這三種女高音的演唱能力是很難的。在生理方面,任何的一個女高音都有一個天生的條件在起作用。另一方面,就是需要多年的努力、鍛煉、學習和成長,融入人生的體驗。

《茶花女》确實比較難演,第一幕要運用花腔來表現女主人公薇奧萊塔的輕浮、作為進階交際花的性格;第二幕要演員運用抒情女高音的抒情能力和音樂叙述線條的能力表現女主角希望能夠洗淨浮華、回歸家庭、成為好妻子、好媽媽的形象;第三幕需要運用戲劇女高音的能力去表現一個瀕死的人對生存的渴望、對社會的憤怒、對生命的呐喊,演員需要用全身心的力量喊出來。

年輕的時候我是一名花腔女高音,演過很多花腔女高音的角色。後來在演《藝術家生涯》《伯爵夫人》等歌劇的時候,我的抒情能力得到了鍛煉;在演《蝴蝶夫人》的時候,我的戲劇情感、張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鍛煉。

四、無論中西方歌曲,最重要的是傳情

平劇是很博大精深的,在美聲和中文歌曲演唱方面,平劇确實都對我的幫助很大。我唱過很多中文歌曲,我認為這些歌曲是很美好的,充滿了民族特色的旋律、耳熟能詳的歌詞,再加上西方的技法。有的人覺得美聲唱法拿腔拿調,對此有一些诟病。但我認為,如果我們唱得好,美聲也同樣會被中國觀衆喜歡,因為美的東西是共性的。

中國人有自己民族的審美與喜好,但無論東方還是西方藝術作品,真正美的是人性,這一點是共通的。這裡面包含一個字——情,我們就是要傳情,這是所有人都能感受的。唱歌不僅僅是唱歌,是與人分享人類内心深處的情感。當我飾演薇奧萊塔時,我必須真正地走進薇奧萊塔的内心去感受她的“情”,要通過演唱的方式讓聽衆準确感受到我要傳達的真情實感——所謂情真才意切

藝術家簡介

張立萍,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亦是活躍于國際頂尖歌劇院的著名聲樂藝術家。她對美聲作品的出色诠釋聞名于世界各主要歌劇院,獲歐美媒體一緻好評。曾先後在英國皇家歌劇院、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巴黎歌劇院、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柏林歌劇院、帕爾瑪皇家歌劇院、巴塞羅那歌劇院和中國國家大劇院等擔綱主演。其所飾演的諸多角色備受全球觀衆喜愛,包括:《蝴蝶夫人》(巧巧桑)、《茶花女》(薇奧萊塔)、《藝術家生涯》(咪咪)、《圖蘭朵》(柳兒)、《拉美莫爾的露琪亞》(露琪亞)、《弄臣》(吉爾達)等。曾參演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蝴蝶夫人》《西施》《茶花女》《奧賽羅》《遊吟詩人》《拉美莫爾的露琪亞》《托斯卡》等。

《茶花女》的情殇與悔恨——歌劇裡痛徹心扉的愛情故事(上)

郝維亞,著名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作曲教研室主任,全國“四個一批”與“萬人計劃”入選者。1999年中央音樂學院作曲專業博士畢業,師從吳祖強教授。主要樂隊作品:交響樂隊音畫《山之北、雲之南》;大提琴協奏曲《海的頌歌》;民族管弦樂隊作品《傳奇II》。主要舞台作品:《依依山水情》《兵馬俑》《花木蘭》,為國家大劇院版普契尼歌劇《圖蘭朵》重新續寫尾聲,《長恨歌》《茶館》《說客》。主要影視作品:電影《父親》《西藏天空》,電視劇《長纓在手》《平淡生活》《錯愛一生》,文獻片《苦難輝煌》等。

《茶花女》的情殇與悔恨——歌劇裡痛徹心扉的愛情故事(上)

國家大劇院藝術普及教育部/策劃

張立萍、郝維亞/口述

蔡博、高夢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