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苋菜在内鄉稱為人煙菜

我們那裡把苋菜叫做人煙菜(renyancai),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拼寫這個詞語,下意識就打出人煙菜這個稱呼,寓意好啊,有人煙的地方就有這種菜,聽起來生機勃勃的。

苋菜在内鄉稱為人煙菜

小時候在外婆家中午就是蒜水撈面條,也不是味道好吃,就是窮。快到晌午,外婆扭着纏過的小腳去菜地撇倆把人煙菜,回來洗得幹幹淨淨地晾着,然後燒鍋煮面條,面條打第二次水的時候,放進去人煙菜,再開鍋趕緊把面條人煙菜撈出放到清涼的井水裡浸一下再撈到大碗裡面,人煙菜不能久煮,會有一股澀味。

苋菜在内鄉稱為人煙菜

外婆做飯時我圪蹴在竈火外面砸蒜水,紅紅的朝天椒,白生生的小蒜瓣,黃黃的生姜,有時候會加一點綠纓纓的藿香葉子,一股腦放到石擂臼裡,一隻手成半圓狀護在擂臼上面,另一隻手拿着擂石用力的砸,很快就完工了,再加入一滴小磨香油,舀上一勺澆到撈面條上,再放點老醋,涼涼的酸酸的辣辣的香香的一大碗就進肚子裡面。

我飯碗一丢就想上外面瘋着玩,外婆一把拉住我大褲衩的松緊帶說:趕緊喝碗面湯再出去玩,原湯化原食,别滞住了。面湯被人煙菜染得紅豔豔的,看着賞心悅目的,可往往有一點澀,難以下咽,趁着外婆一轉身的功夫,随手就潑到牆根處。

好像當時農村人煙菜都是紅色的,反正我記憶裡夏天的撈面條湯都是紅豔豔的,長大後才知道還有綠色的人煙菜,這個不好不喜慶啊。不過再喜慶的菜一種吃法也煩,外婆就試着去塌菜盒,把人煙菜切碎打上一個雞蛋,小火慢慢地燎着大鐵鍋,一會兒一張倆面焦黃的菜盒就攤好了,拿個蒜瓣趁熱趕緊吃,真舒服,就是外婆的速度太慢了,跟不上我和哥哥老毛子嘴張着的節奏。

苋菜在内鄉稱為人煙菜

再後來,外爺外婆都去世了,我也基本上不吃井水浸過的蒜水撈面條了,腸胃已經被歲月侵蝕得不敢吃涼東西了。咱也是城裡人了,總得吃個蕃茄雞蛋撈面豆角肉撈面不是?但人煙菜我還是喜歡吃,而且到菜市場專門去買紅色的那種。

小時候問外婆為什麼面條湯會是紅色的,她也支支吾吾地說不出個是以然,今天我想告訴她,因為人煙菜含有一種微量元素,鐵!而且原湯化原食是對的,我現在已經習慣喝面湯了。

作者簡介

張楊,男,内鄉人,名字取自父母姓氏。生于七十年代,朋友起綽号張小羊,名如其人喜歡裝嫩。愛好體育運動,極愛喝酒。

苋菜在内鄉稱為人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