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一個段子笑了:
期末考試雖然考的是娃,卻也是一群陪讀人的陪讀成果,它反映着經紀人(母親)年終KPI的完成情況,投資人(父親)明年的投資的分布資料支撐(補習班報哪些?怎麼報?父母怎麼介入幫助孩子的學習),除此之外,孩子的成績表現更影響着家族社交圈的地位。

女兒今天開始考試,周五結束。期末都是區統考。作為一名初二學生的家長,不得不說,國中生一整學期對于孩子和家長和老師來說都是實打實的,是以一學期結束,能總結的一定很多。還是先從學習考試開始,畢竟不管我們承不承認,這都是一條主線。
一、學習和考試
本學期女兒一共經曆了4次綜合考試,2次月考(10月,12月),一次半期,一次期末。可以說,這些考試非常重要,因為隻有通過一次次的考試,才能最大程度地發現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獲得進步和提升。
從分數和名次表現來看, 除了期末考試正在進行中,前三次考試總分 浮動不大,正負10分左右。這說明水準幾乎就是那個水準,看每次的發揮而已。因為試題難度範圍不盡相同,分數僅做參考,分數結合名次才是更準确的對标。從名次來看 浮動也不大,最好和最差的排名浮動在25名左右。基本在正常範圍内。(國中年級排名50名之内的浮動我認為都屬正常)
那麼放在全市範圍内又怎麼對标呢?每次考試,學校會給出一個A優線(本市頂級的最好高中錄取線)和B優線(中考重點線)。那麼根據這個标準,女兒的綜合表現就是在全市同級生10%---30%之間。這樣看來,要進入目标高中,還是有明顯差距。
學科來看,影響排名的重頭學科就是英語和數學,尤其是數學,進入初二後難度增加,如果難題沒有成熟的解題思路,基礎題型得分又不高的話,那麼總分一下就會被優秀的同學拉下10多20多分,單科20分是很大差距了。從女兒的數學和英語看,英語比較穩定,基本穩在班平左右,但是數學依然不穩定。國文因為總體分差不會很大,實體分值有限,分差也不會特别大,是以可以說,數學是影響她整體表現的最大因素。如果數學提升上去一個台階,其他科目相對穩定的話,排名也會有大幅提升。
二、心态和生活
看到了差距,也要看到孩子的付出。進入初二,女兒的自我管理和意識比初一有了進步,開學把MP4和課外書都交給我了,說自己還是有時會管不住自己。她能主動這樣,我認為也是一個心性認知的提升。這學期尤其是電子産品規則遵守得比較好,我們沒有為電子産品的事發生過什麼沖突。校内的作業任務也完成比較主動自覺,偶有遺忘,也是自己主動及時補上了。這學期沒有發生因為作業完成而被老師單獨過問的問題。同時,在一些考試過後,也能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自己的總結和一些規劃。
以上是我感覺孩子做得不錯的地方。
當然也有一些情況發生,MP4和課外書交給我一段時間,不知什麼時候她又悄悄拿走了,就如她所言,有時還是管不住自己,不是說課外書和MP4不能用,而是在不恰當的時間用,而且女兒把電子小說自放進MP4,螢幕極小,嚴重影響視力。影響作息和休息,偷偷摸摸搞這些也影響次日的學習。半期考試發現這一情況後課外書和MP4我再次收走了。這件事說明什麼呢,說明孩子自制力還有限,有時候想得到,未必做得到,也需要旁邊人的協助。
當然不足還是很明顯,這個作為旁觀者就是說為什麼老是在一個位置打轉轉,可能一方面确實是積累不夠,紮根地下需要時間;另一方面,學習中解決問題的主動性不夠,對自己在時間管理,學習效率上沒有一個對自己的明确要求。對于在學習中出現得不清不楚的東西,好像沒有一個我要及時去弄清楚的習慣。比如,錯題老師都批改了,卻習慣放在那裡,要等老師講了才去改,為什麼不是自己先改了,再去更有針對性地聽老師講呢?是以對于錯題尤其是理科的錯題,重視不夠。和優秀的同學比,那種學習的耐受力和專注度也需要進一步改善的。還有就是踏實程度,比如需要老實記背的東西,就需要不打折的老實記背。
這些外在不足,我感覺是還是内在目标意識不明和不強烈,也就是内驅不足。說遠一點,對于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将來過怎樣的生活?不明确;說近一點,班上這麼多同學,我自己可以通過努力達到哪一個位次?我1年半後将會坐在哪一個高中的教室?我将以什麼心情面貌開始我新的生活?我以後回來母校看老師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和狀态等等。這些大大小小可以稱之為目标的東西,不明确,是以導緻在學習生活中,就像西瓜皮,滑到哪算哪。遇到困難,總是想回避。
三、陪伴和相處
這周是考試周,打開朋友圈,好多媽媽在感歎,這一學期的終于過去,感歎各種不容易。确實也是,不管怎麼說,漫長的學期的就快收官了,晚睡早起的日子暫告段落了。作為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也看到了孩子的辛苦和付出。這學期和女兒也有争執和沖突,不過很快雙方都能平複下來,沒有造成更大的事件了。有兩點我覺得是陪伴青春期孩子必須的,也是我自己的心路和體會。
1、不要把他們激怒了,也就是說覺察到他們的情緒激動起來後,家長需要暫避鋒芒,不要去争場面上的優勢。因為大腦發育和荷爾蒙的原因,他們本來就需要情緒宣洩的出口。自己沒必要去當靶子了。
2、覺察孩子的情緒,不要在孩子明顯情緒不佳的時候去溝通說教,有時候他們抱怨僅僅是抱怨,一種情緒的宣洩而已,不代表更多。管住嘴。
3、給他們足夠的尊重和空間,要關門,就關門,不願我們做什麼我們就不做什麼。在非底線原則的問題上,多一點包容。
4、保持距離的基礎上也别忘了關懷和支援,這也是青春期孩子需要的。
決定命運的并不是考試,而是持續的學習,用這句話來做結尾,也是安撫自己,多看重過程,看淡一點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