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1985年,蘋果公司出現了首次虧損,喬布斯欲将時任總裁斯卡利趕出公司。

誰知,得知消息的斯卡利不僅沒有擔憂,反而怒不可歇的說:“喬布斯,這裡由我說了算,我想你最好離開蘋果公司。”

喬布斯不甘示弱:“我想我留下比讓你留下對蘋果公司更好,當初把你請來是個錯誤。”

然而,令喬布斯沒想到的是,他這個一手締造了蘋果神話的創始人,卻不幸被掃地出門。

實際上,蘋果公司也不是從一開始就這麼牛的,它的早期發展,遭遇過幾次大起大落。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叛逆的商業天才

喬布斯出生于舊金山,他的媽媽未婚先孕,并且還在讀研。她自知沒有條件撫養孩子,便決定送給别人撫養。

收養喬布斯的養父是一名汽車維修工程師,是以,喬布斯從小就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電子元件。

喬布斯的父親還将他帶入惠普探索者俱樂部。在這裡,喬布斯從惠普的工程師們那裡學到很多東西,奠定了他的電子知識基礎。

喬布斯的性格叛逆孤僻。

他從不認真聽課,經常頂撞老師,還總喜歡搞惡作劇,沖鄰居家的攝像頭做鬼臉,放掉汽車的車胎氣。

一有時間,他就常常一個人在家研究各種電子産品。上大學後,他嫌所學東西索然無味,幹脆直接退學,誰也攔不住。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1975年6月29日,喬布斯的好朋友沃茲尼亞克制造出一台電腦,兩個人興奮不已。

沃茲是個技術天才,但沒有商業思維和頭腦。而喬布斯恰恰相反,他總能想出各種辦法,把沃茲設計的東西賣出去,取得盈利。

有着強烈創業熱情的喬布斯說服沃茲一起創業,兩人東拼西湊出1300美元,作為創業啟動資金。

于是,21歲的喬布斯與26歲的沃茲,在自家的車庫裡成立蘋果公司。

但是,創業之路并非想象中那般美好。

最初,兩人設計的第一代蘋果電腦,完全沒有人看好。喬布斯拿着它到處推銷,從學校,商店到企業,甚至是别人家裡,去示範和說明自己的産品。

費盡心思,卻收效甚微。沃茲的心情非常低落,一度想要放棄。但喬布斯卻不以為然,他對自己的産品信心十足。

帶着這份自信,他繼續給自己的産品尋找出路。

1976年,他和沃茲到大西洋城去參加個人電腦節,并成功在那裡接到50塊蘋果電腦主機闆的訂單。

這是蘋果公司的第一筆訂單,也是他們賺到的第一桶金3000美元,他們無比興奮,創業的熱情更加火熱。

多年後喬布斯說到:“那是蘋果公司自成立以來最為重大的一次事件,它的意義極為深遠。”

的确,任何創業公司的第一筆訂單都意義重大,不僅為他們提供了資金,更讓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極具商業頭腦的喬布斯從這筆生意中,也敏銳地意識到,他們的目标客戶應該擴充到所有對電腦有需求的人,讓組裝好的電腦到達普通人手中時就可以直接使用。

如此計算,這個市場将會比現在擴大1000倍。

這種對商業的靈敏嗅覺,連比爾·蓋茨也感歎:“他真的對技術了解不多,但他有一種驚人的天賦,知道什麼東西能成功。”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早期的蘋果公司

蘋果一代在賣出200台以後,就開始無人問津。喬布斯和沃茲意識到,蘋果一代得進行更新,要研發出更有魅力,更完美的産品。

于是,技術天才沃茲決定用basic語言為AppleⅡ編制一套專用的程式,并為它裝上一個外殼,同時擴大它的存儲能力,這就是後來的AppleⅡ。

AppleⅡ經過改進後,雖然性能、外觀、品質都很完美,但生産成本也大幅攀升至每台幾百美元。

如果批量生産,就需要龐大的資金,可是到哪裡去弄這麼多錢呢?

在喬布斯一籌莫展之際,曾經為他設計計算機徽标的麥金納公司,建議他拜訪一下自己公司的董事瓦倫丁。

瓦倫丁曾經對麥金納公司和阿塔裡公司進行過投資,而且非常成功,是一名優秀的的風險投資人。

不過,他對喬布斯的公司大失所望,瓦倫丁說:“你們不懂營銷,沒有産品定位,也不了解自己的産品有多大市場潛力,是以你的銷售計劃隻是空談。”

但是,對于蘋果公司的産品性能,瓦倫丁給予充分肯定,并為喬布斯介紹一位風險投資人麥克·馬庫拉。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馬庫拉畢業于南加州大學,是學電氣工程專學,他先後在美國休斯公司和仙童半導體公司,擔任技術研發和營銷總監。他不僅對電子科技工業非常熟悉,對發展趨勢也把握得很準确。

他成功投資過Intel公司的微處理器研發項目并一夜暴富。

當馬庫拉來到蘋果公司,看到沃茲的示範,聽了喬布斯對蘋果公司未來的規劃和目标時,他對這一對年輕人非常欣賞。

同時,喬布斯對工作的激情四射,成功的深切渴望,目标的高度堅持,以及他那極具感染力的演說,深深的打動了馬庫拉。

馬庫拉認為蘋果公司在喬布斯的帶領下,一定能走向成功。他當即決定為蘋果公司投資,并協助喬布斯做了一份詳盡的商業計劃書。

馬庫拉憑着這份商業計劃書和個人資産做擔保,向美洲銀行借到25萬美元的貸款,加上自己的9萬美元,他得到蘋果公司1/3的股份。

當時喬布斯的管理能力還不成熟,是以馬庫拉挖走了美國國家行政半導體公司的行政主管斯科特,來擔任蘋果公司的首任CEO。而沃茲擔任技術副總裁,喬布斯擔任公司董事。

這四個人創造了蘋果公司具有轉折性意義的AppleⅡ。

1977年4月17日,蘋果公司的AppleⅡ以1298美元的價格高調登場。一經亮相,就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

很快大量的批發商和經銷商蜂擁而至,三年後,蘋果公司成功上市,股票大漲,一夜之間,喬布斯賺了一個億,蘋果公司市值25億。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獨狼”領袖的後果

喬布斯的成功引來了全社會的羨慕,尤其是美國的年輕人。他們都渴望自己能夠像喬布斯一樣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抓住機會,一舉成名。

連當時的美國總統裡根都親自接見他,并稱他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喬布斯在外是全美的英雄,在自己公司的處境卻非常尴尬。

馬庫拉負責戰略部署,斯科特負責日常營運,沃茲負責技術方面,隻有喬布斯的工作顯得很不明确。

員工們都不知道喬布斯整天在做什麼,都以為自己是在為馬庫拉或者斯科特工作。

這讓喬布斯非常挫敗,他一直沉浸在财富帶來的快感,但又極力渴望擁有權利,這樣才能讓員工把他的想法變成現實,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創造更多的奇迹。

甚至為此,他不惜用盡辦法打壓并肩作戰的夥伴。

比如,當年蘋果公司上市,隻有大學學曆的高層管理人員才能得到公司股份,而同樣為公司作出貢獻的學曆低人員卻沒有。

這一舉動讓喬布斯的朋友費爾南德斯憤然離職。

沃茲對此也非常不滿,但他毫無辦法,他最後将自己的股份以很低的價格,賣給那些對蘋果公司做出過貢獻的元老們。

後來,沃茲不滿公司減少對AppleⅡ改進的支援,将全部資源用在其他計劃上,進而憤然離開蘋果公司。

不過,為了照顧喬布斯的情緒,沃茲以兼職的方式繼續為公司服務,并代表公司出席活動和展覽。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随後,首任總裁斯科特因為喬布斯和馬庫拉聯手制定的麗莎和Macintosh計劃耗資巨大,為了降低不必要的項目和開支,他精簡公司規模,宣布裁員。

此舉引起馬庫拉的不滿,他以不符合公司發展方向,作風強硬不被人們接受為由,辭掉了斯科特。

而喬布斯也站在馬庫拉這邊。

因為斯科特曾将喬布斯趕出麗莎項目組,對馬庫拉的決定,他雙手贊成,緻使斯科特黯然離場。

兩位合夥人的出走,使喬布斯的能力備受質疑。

為了保住蘋果公司的控制權,喬布斯找來百事可樂的CEO斯卡利和自己一起“改變世界”。

但後來他發現斯卡利不願意聽他的,而且能力也不能讓自己滿意,就計劃将他踢出公司。但喬布斯沒有想到,有人把這個計劃告訴了斯卡利。于是,便出現了開頭,他們爆發的激烈沖突。

大家都對喬布斯的傲慢,專橫段強烈不滿,是以都支援斯卡利。這一年喬布斯30歲,被自己一手締造的蘋果公司掃地出門,顔面盡失。

喬布斯為達到自己的商業理想,不惜一切代價趕走初期時一起打江山的戰友。他也是以為自己的 “獨狼”行為付出巨大代價。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執着于完美

離開蘋果公司的喬布斯很痛苦,這畢竟是他親手創立的公司,就像孩子一樣。

他曾親述當時的感受:“就像有人狠狠地用拳頭擊中我的肚子,使我整個人一下子飛了出去。令我感到呼吸困難,簡直不省人事了。”

盡管如此,他并沒有一蹶不振,很快他創辦一家叫NeXT的計算機公司,主攻教育方向。

同時他還收購喬治·盧卡斯電影公司的電腦繪圖部,将其改名為皮克斯。

他的一半身家都壓在了這兩家公司上,他本以為可以很快東山再起,但10年裡,他的NeXT公司和皮克斯一直處于虧損狀态。

但喬布斯偏執的自信,執着地堅持,他認為遲早會有轉機。

10年虧損的漫長等待,終于,他等到與迪斯尼合作的機會。

為此,他放棄利益,隻争取創作權。在喬布斯争取下,雙方順利達成合作。有了迪斯尼的助力,皮克斯風頭強勁,發展順利。

1995年,皮克斯的首部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上映,場場爆滿,不斷重新整理卡通片的票房紀錄,僅僅一周就收回成本。

随後,皮克斯的發展如日中天,成功上市,喬布斯又在一夜之間創造了神話,身價超過12億美元。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此時的蘋果公司在斯卡利的帶領下,雖然實作了年收入從8億美元到80億美元的跨越。但蘋果公司的計算機市場占有率卻從20%下降到不足8%,錯失了發展的大好時機。

市場逐漸被微軟,惠普、戴爾等搶占先機,蘋果公司昔日輝煌不再。

随着斯卡利推行的“個人數字助理”項目的失敗,他在1993年離開了蘋果。新的掌門人斯平德勒依舊無法改變蘋果公司的銷路難題和新産品的盈利問題。

他甚至通過降低開支、縮減成本來延緩公司的衰退,并相繼取消員工的各種福利和津貼,包括晚會和派對,員工的的工作餐等。

後來還進行裁員,弄得人心惶惶,使得公司也深陷危機,瀕臨破産。

1996年,當喬布斯聽說斯平德勒要賣掉蘋果計算機公司時,他毅然決定回到蘋果公司,讓蘋果東山再起。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喬布斯回到蘋果後,将蘋果公司業務重組,做了減法,相繼研發出iMac,iOS系統、iPhone等風靡全球的産品,深刻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和人們的生活方式。

蘋果公司的産品以極具美感的外觀,極緻的操作體驗和過硬的卓越品質,迅速在全世界掀起狂潮,創造了電子行業一個又一個的神話。

這個過程,離不開喬布斯對細節近乎嚴苛的把控。早在選Apple2的機箱顔色時,他對設計師們提供的2000種顔色都不滿意,便告訴他們要不計成本的創造一種顔色。

他整日叫嚣要改變AppleⅡ的外殼,要給它裝上一個塑膠外殼,盡管代價是增加了整個機器的成本,但喬布斯通通不聽。

喬布斯還要求把整個機箱設計得美觀流暢,并且每個接口也都要達到這個要求。

同時還吩咐AppleⅡ不能有風扇,因為風扇的噪音會擾亂使用者的心境,影響使用者的體驗,讓人變得心神不甯。

研發人員認為他的想法簡直荒唐,不可理喻。但喬布斯對此置之不理,他要的是嘗試,是改變,是結果。

每一款新産品釋出前,他又會孜孜不倦地細摳最後一版包裝,麥金塔電腦的最終包裝,前前後後共設計了不下50次!

喬布斯總是親自參與重大産品的開發和設計,産品的每一個環節、每一處細節,都需要由他親口定奪。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員工們覺得喬布斯嚴苛專橫,沒有人性。但正是這種追求完美的匠心精神,把産品當做藝術品來做的态度,創造了蘋果一個又一個的奇迹。

以至于後來的企業家們都說,自己的公司需要組建專門的團隊來微調他們的産品,但蘋果有喬布斯一個人就夠了。

喬布斯憑借着對細節的把控和對産品不斷的創新,使得蘋果公司在IBM和微軟的夾擊下,實作彎道超車。

他獨特的管理風格,産品設計的理念,完美的執著追求,對創新的勇氣和明智,都是蘋果公司創造神話的核心原因。

1985年,喬布斯被合夥人掃地出門,後來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喬布斯從不以世俗的眼光看待問題,更沒考慮過讓自己屈服于世俗的标準。但他同時也很清楚世俗的眼光必定會阻礙自己發揮創造力,也不會因為感情左右他的想法。當年他頂住各方壓力趕走了他的合作夥伴,為的就是把自己對蘋果的想法付諸現實。

為了擺脫世俗和輿論的巨大壓力,他問自己:“如果這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會怎麼做?”

正是這個死亡假設使他神奇般地擺脫了外界的壓力。

我們總是沒有勇氣面對生活的各種刁難和世俗的各種批判,選擇屈服于别人的眼光與價值觀,不敢為自己的夢想堅持。

而喬布斯告訴我們,把每一天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去過,做你最想做的事情。

縱然疾風暴雨,但他們終将不會把你打倒!

本文作者:青栀

責任編輯:小海洋

稽核:藍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