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 三劍客

題圖/大唐
主播/璐璐 剪輯/劉語諾
如果給你布置一個作文,題目要求是“寫一篇關于父愛或者母愛的作文,二者任選其一,題目自拟,字數不得少于八百字”。你會第一個想要寫什麼?
我想大多數人和我一樣會寫母愛,因為可以寫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媽媽每天給我們準備美味可口的飯菜,毫無怨言的為我們洗衣服拖地,下雨天會來學校送傘、給我們準備暖和的外套,給我們紮漂亮的小辮子……
媽媽的愛是看得見摸得着的,相比爸爸含蓄的愛,寫一篇關于母愛的八百字作文簡直是信手拈來。
小時候不黏爸爸,長大以後離了家,和爸爸見面說話的時候更少了。每次打視訊都是給媽媽打,和媽媽視訊完之後媽媽總是會說一句:“和你爸說幾句吧”。一個二十幾歲的女兒和一個五十幾歲的老爸有什麼可聊的呢?“校”長裡短和媽媽說,少女心事和媽媽講,剩下的,像模闆一樣的對話和爸爸說。
“你在學校怎麼樣,訓練累不累?”
“不累,我在學校挺好的。”
“嗯,那我和你媽媽就放心了。”
“嗯,你們在家自己注意保重身體,等我過年就回家。 ”
說完這個模闆之後兩個人短暫的沉默一會之後,爸爸便主動說:“那你和你媽說,我在幹活”,然後手機就被轉到了媽媽手裡。
我知道爸爸是愛着孩子們,愛着我的。但就是一直沒找到打開父愛的正确方式,直達今天弟弟玩爸爸的手機,讓我幫他從圖庫裡面找一張照片當頭像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愛在這裡!
打開相冊,我驚訝的發現爸爸的相冊裡存着我的照片,那是爸爸從我朋友圈裡面一張一張下載下傳下來的。
還有一件事同樣也讓我感慨萬分,那天搭乘同村一位叔叔的車,他身上穿着部隊裡面發的夏季體能服,臉上的喜悅與驕傲喜形于色 。
之前有聽媽媽說過叔叔的兒子在西藏當兵,他兒子經常給他買當兵的衣服。每次我都以“不喜歡不是當兵的人穿軍裝”這個理由搪塞媽媽。言外之意,我不會讓爸爸也穿體能服。
但,直到那天,我親眼看見叔叔臉上的那種自豪,我才知道我之前的行為和語言有多麼愚蠢。我“明令禁止”父母向外宣揚家裡面有個上軍校的女兒,當兵六年,我也從未給家裡面買過軍用品。“一人當兵,全家光榮”,我卻無情的剝奪了爸媽光榮的權利。
于是當天在車上我就給爸爸買了兩套夏季體能服,後來這兩套衣服也成了我最常見爸爸穿的衣服。媽媽在一旁打趣說:“你爸恨不得天天穿這個衣服”。
這穿的哪兒是衣服啊,是爸爸說不出口的自豪。是他辛辛苦苦賺錢培養出來的孩子,是鎮裡十多年來出的第一個女兵,是他作為軍人家屬的榮耀。他怎麼能不喜歡呢?
漸漸地,我才明白:父親的愛,是沉默下的長情。
這份愛看似粗糙,實則不然。它在一分一秒的成長裡始終如一,默默守護着孩子們。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着來自父親的安全感,勇敢前行。父親他就像一座燈塔,雖然有時距離遙遠,但在需要指明方向的時候,他一直在。
我願以一句世間最俗氣又最浪漫的話作為結語:
老爸辛苦了,愛你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