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剩女,她與莎士比亞齊名,她告訴我們什麼是最美的婚姻與愛情

#頭條品書團#

她是剩女,她與莎士比亞齊名,她告訴我們什麼是最美的婚姻與愛情

愛情是什麼 ?離不開激情、親密和承諾。婚姻是什麼?婚姻本質上是一種涉及到倫理、風俗 、法律的契約關系 。從浪漫的愛情走入婚姻,應該是所有女孩的夢想。

她是剩女,她與莎士比亞齊名,她告訴我們什麼是最美的婚姻與愛情

二百年前有一位女孩,她勇敢的選擇不結婚 ,成了剩女中比較著名的一個,因為人們把她和莎士比亞相提并論。她雖然一生未婚,卻用手中的筆,告訴我們什麼是最美的愛情與婚姻 。她就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 。

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 》出版至今,已暢銷二百年。這部小說中,愛情作為美妙的前奏 ,奏響了婚姻最美的樂章 。這位剩女作家寫于18世紀末的愛情與婚姻,對我們現代人的婚姻會有什麼啟示?為什麼人們如此喜歡讀她的作品?

簡·奧斯汀擅長寫家長裡短,卻引領了英國文學的走向;她愛寫舞會聚餐,社交聊天,卻似兩寸象牙上的雕刻,足以反映社會現實;她寫的人物關系并不複雜,主要是鄉鎮農莊幾戶人家的親友鄰居 ,卻都個性鮮明深入人心。

她是剩女,她與莎士比亞齊名,她告訴我們什麼是最美的婚姻與愛情

《傲慢與偏見》 中的女性,她們的命運本質上和《紅樓夢》中的女性相似,沒有獨立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地位,婚姻中女人的主要作用是傳宗接代,相夫教子。

那時的婚姻講究門第相當,利益捆綁,男女雙方是否情投意合不在考慮範圍 。是以《紅樓夢 》中,寶黛二人的感情尤其顯得珍貴 ,結局卻以悲劇告終,令世人悲歎警醒。《傲慢與偏見》中,男女主角的結局是完美的,更符合大衆的期待。

美滿的結局未必符合現實,卻能溫暖人心。簡·奧斯汀在英國小說寫作領域,是标志性人物,對英國小說寫作手法從浪漫主義過渡到現實主義,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傲慢與偏見 》大團圓結局,并不影響其現實主義特色。

在這部小說中,已婚或未婚的男女各有身價。兩位黃金單身漢達西和賓利 ,各自擁有每年1萬鎊和四五千鎊的身價 。主角伊麗莎白的母親聽說賓利搬來和他們成為鄰居 ,興奮的兩眼放光 。

伊麗莎白的父親和母親還算般配,班納特先生每年有兩千磅的收入,班納特太太有一份四千磅的遺産收入,但他們無法做到琴瑟相合 。是以,智力低下的妻子,成了丈夫逗弄取樂的對象。

她是剩女,她與莎士比亞齊名,她告訴我們什麼是最美的婚姻與愛情

伊麗莎白是父親偏愛的女兒,像父親一樣熱愛讀書,而且聰穎活潑,有見識 。伊麗莎白的大姐是一位甜妞,性情溫柔,特别善良 ,是一位大美女。她們還有三個妹妹 。五姐妹身價一樣 ,未來隻有幾百磅遺産 。

五姐妹個個在憧憬美好的愛情, 并沒有母親那樣的功利心 ,因為大姐剛過20歲, 小妹才十五歲,是以她們沒有兄弟,财産要被别人繼承之類的現實問題,還不在她們考慮範圍之内 。

姐妹們讀書, 彈琴, 唱歌, 打扮,去姨媽家逛街,去書店買書,和軍官聊天。她們在父母的呵護下幸福的生活,對于自己的終身大事 ,沒有像她們的母親那樣急切。

她是剩女,她與莎士比亞齊名,她告訴我們什麼是最美的婚姻與愛情

伊麗莎白對達西最初并無好感,因為達西是個傲慢的人 。伊麗莎白樂觀自信,有主見 ,是以她對于達西不肯請她跳舞的事,并不十分介意 :“我完全能夠原諒他的驕傲,隻要他不來妨礙我的。”

伊麗莎白并不知道,達西很快對她産生了好感。因為他發現她有一雙靈動美麗會說話的眼睛 。伊麗莎白拒絕和達西跳舞時,達西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在回味她轉身離去的樣子。

後來,達西為所愛的人收斂了傲慢,變得謙遜有禮。他沒有嫌棄伊麗莎白的家庭面臨出醜的危險 ,反而在暗中幫助伊麗莎白,讓她妹妹和私奔的男人成婚 ,幫助她們保全了家庭名譽 。

她是剩女,她與莎士比亞齊名,她告訴我們什麼是最美的婚姻與愛情

最終,伊麗莎白掃除了偏見,看見了這個男人的深情 ,有情人終成眷屬 。小說除了描寫令人羨慕的這對有情人,以及他們婚後的幸福和小煩惱,還寫到伊麗莎白姐妹和好友的婚姻。

傻白甜大姐簡和高富帥賓利,是一見鐘情的美好姻緣 ;妹妹麗迪雅和威克漢姆,是被情欲左右不夠理性的婚姻;伊麗莎白好友盧卡斯和牧師柯林斯,是為了長期飯票而結合的過于理性的婚姻。

簡·奧斯丁用她的一雙慧眼,細緻入微地觀察生活,用心地精雕細刻,她将各種各樣的婚姻解析得入木三分,将各種各樣的人物刻畫得維妙維肖。

簡·奧斯汀生在那個時代,能夠保持獨身是幸運的,因為她有愛他的慈父和兄長,鼓勵她堅持寫作,呵護她過小康生活,最終幫助她成為作家 。簡·奧斯汀沒有被生活所迫,像夏洛蒂·勃朗特那樣,去富人家當家庭女教師。

她能夠優雅的生活和寫作,這也許是她的作品風格輕松幽默的源頭。簡·奧斯汀和夏洛蒂·勃朗特這兩位前後腳出生的女作家,都主張男女平等,都把自己對完美愛情婚姻的向往寫進了作品中 。

簡·奧斯丁所寫的愛情婚姻更具備現實指導意義 。她所表達的理想婚姻,是具備理性和感性的婚姻。遺憾的是 ,有幾人能夠有福氣遇到這樣的感情呢?簡·奧斯丁之是以一生未婚,自身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她是剩女,她與莎士比亞齊名,她告訴我們什麼是最美的婚姻與愛情

1802年12月,她拒絕了一位優質男人的求婚,因為那人雖然有大片産業等待繼承,卻不是她所愛的對象。簡·奧斯丁作為一位氣質端莊有才華的女孩,不乏追求者。可惜,要麼雙方家庭差距大,要麼對方非她所愛。

那些她曾經愛過的男人,曾經愛過她的男人,包括愛她的慈父和兄長,以及18世紀英國鄉鎮的甜适生活,成為她作品的底色一一紳士階層追求精神契合的既現實又浪漫的愛。

簡·奧斯丁活出了現代都市女性的傲氣。她雖然是剩女,卻不是孤芳自賞的文藝女青年,更不是書呆子型知識女性 。她是深谙人性,具備社會洞察力智慧通透的女性。

《傲慢與偏見》塑造了符合現代人思想的觀念。今天,人們對婚姻的期待仍然與那個時代沒有太大差距,這足以證明簡·奧斯汀的偉大。

現代都市情感劇《何以笙箫默 》中的愛情,打動了無數人。其最動人之處,在于女主“不欺少年窮”,而是用真摯的愛,相信夫妻的優秀,相信他能夠創造美好的未來。

她是剩女,她與莎士比亞齊名,她告訴我們什麼是最美的婚姻與愛情

男主用同樣的深情,用七年孤獨的等待,回報對方,并把心底默默寫下的誓言付諸行動 ,最終讓女友成為人人羨慕的女人一一既得利益,又有愛的幸福女人。

作為現代女性,如果不是生于富豪之家,與其羨慕小說中貴族時代的婚姻,倒不如面對現實,擦亮雙眼,去尋找何以琛那樣的潛力股,和自己的夫妻一起去打造美好的未來,這可能是大多數人最靠譜的選擇。

生在如今這樣的時代,是何其幸運,尤其是女性。今天,即便是普通人,在物質層面與過去的貴族并沒有太大差距 ,除了沒有下人伺候,多數人的生活水準比過去的貴族有過之無不及。更大的差距在于精神層面 。

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像真正的貴族那樣,去追求一點精神的豐厚呢?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也有人說:婚姻是兩個人精神的結合。莎士比亞說:草率的婚姻少美滿。錢仲書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婚姻既然是座圍城,沖進去有風險,沖出來更不易,還是待在城外擁有愛情足矣。如果沒有愛情 ,呆在外面其實更安全 ,至少擁有獨立和自由 ,不用考慮婆媳關系, 不用被孩子拴住 ,更不用為孩子的教育發愁 。

現代女性秉持這種觀念的越來越多。這是主動的選擇,用“剩”字并不準确。二百年前的剩女作家簡·奧斯汀,已經為我們诠釋出最美的愛情和婚姻應該什麼樣,作為生在如此美好時代的女性,即便被稱作剩女,又有何妨 ?

她是剩女,她與莎士比亞齊名,她告訴我們什麼是最美的婚姻與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