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原上的夏洛克:不僅僅是小人物,而是疲憊生活裡的土酷英雄

1.河北味道濃厚的黑色懸疑片,《平原上的夏洛克》帶點土酷。明明是農村喜劇,現實中透着幾分荒誕。

把魚養在房頂,用透明塑膠薄膜裝着水,懸挂在空中。

浪漫。

平原上的夏洛克:不僅僅是小人物,而是疲憊生活裡的土酷英雄

水嘩啦滑下去,一條條金魚置身房頂,他慢慢仰頭看着,好像在欣賞金魚的美,又好像透過塑膠魚缸在想些别的。很不一樣的農民,超英是平原上的夏洛克。

提到夏洛克,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倫敦貝克街的名偵探,是以,兩個在華北平原上一路闖蕩的鄉土偵探就顯得有些荒誕和搞笑。

但故事很慘,質樸的農民超英半輩子攢下沒幾個錢,本想翻修房子卻橫遭意外,為了救助朋友樹河,用自己的方式去尋找兇手。

可是電影的叙述方式卻是極生活,極富趣味的,不少橋段直接引發了電影院中的滿場歡笑。整部電影看下來,對主角超英的感情不是高高在上的同情,而是在笑過之後留下的敬佩和共情。

各種極為生活化的場景拼合起來,卻有一種奇妙的土酷感。

2.

這種無奈,其實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小人物可能會遇到的情況。朋友被車撞傷,肇事司機逃逸,現場一片狼藉,沒有監控視訊。隻不過有人選擇了忍氣吞聲,但也有人選擇硬剛。超英他們希望有個更好的結果,人嘛,活着就是不蒸饅頭争口氣。是以,兩個人決定雙劍合璧,先破案,找到肇事司機。

他們查案的方式接地氣的不得了。喜感到了極緻,反倒自帶着荒誕和喜感。先請村裡最靈驗的仙姑看看,嫌疑人在什麼方位,查車牌号靠的也是熟人。

樹河的車禍本不需要超英負責,真正有責任的人隻有肇事司機而已,超英卻為樹河墊付醫藥費,掏空了自己的積蓄。借用點映分享會上馬未都老師的話說,就是俠義感和江湖氣。

那麼,人物行事的内在邏輯有了,我們也能從他們的破案過程中得到一些觸動。在封閉的小空間中,熟人關系是何其重要,中國式人情社會。

3.

超英不是職業演員,他是導演的爸爸。

其他主演都是村民,非職業演員。點映結束之後,聽到導演徐磊說起電影相關,讓我有些驚訝。

他們的表演很自然,很真摯。方言加生活化的呈現方式,沒有刻意,就是簡簡單單的直覺感受。兩人坐着電動三輪車四處奔走,尋找着肇事者的蹤迹。跟随他們查案的足迹,鏡頭捕捉下無數日常的畫面:皮膚黝黑且滿臉皺折,蹲在地上抽煙的老農民,都是常見的場景。噴繪着難看手寫體廣告的立交橋洞,挂着破掉的陳年塑膠膜的四輪車。

一部神奇的電影,一個神奇的劇組。

而《無名之輩》導演饒曉志,則是本片監制。他扶持新導演徐磊。關注現實主義,是以把目光投向了這裡。融合了類型片和劇情片的商業元素,并把荒誕不經作為佐料的叙事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因為大多數觀衆能夠接受這種黑色幽默,并且在一笑一頓間有所感觸。

另外,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沒有顯得苦大仇深,反而笑點十足,尋兇路上啼笑皆非,能夠看出對真實生活的抓取。

徐磊導演擁有自己的獨特風格,他能把鄉土的現實和詩意的浪漫結合在一起。

4.

那麼我們來找一下它的樂趣和營養。

農民大叔有着身份上的反差,卻化身平原上的夏洛克和華生。既調侃又戲谑,但朝更深處想,兩個普通大叔的身份轉變,是因為現實的無奈,他們在那樣的情況下,隻能選擇靠自己找兇手,越是這樣越充滿黑色幽默,導演徐磊稱之為“北派小清新”。

平原上的夏洛克:不僅僅是小人物,而是疲憊生活裡的土酷英雄

而我們可以在“夏洛克”和“華生”破案的過程中,觀察到社會的樣貌、熟人社會中的人際關系,以及在城市化程序中很多人面臨的尴尬和困境,它包裹着許多内在的思考和疑問。在面對小區的室外攝像頭、電梯的監控時,超英和占義每每表現的小心惶恐,這也是電影中帶有諷刺味的一筆。

平原上的夏洛克:不僅僅是小人物,而是疲憊生活裡的土酷英雄

電影中多次出現超英和占義并排坐在電動車上的畫面,配合節奏感十足的電子樂,莫名有西部片的感覺。在農村生活過的人看到這裡大約都要會心一笑。

這種展現不是拼湊或者搭建,而是挖掘。它原本就存在于超英叔和占義叔他們的生活中,這些人身上有一種哪怕人生艱難,但還是能好好生活的溫暖力量。

在鄉土的語境之下,把一個充滿黑色幽默的故事講述的淋漓盡緻。最後,是否找到兇手已經不再重要,大家又回到自己的日常中,找回了自己,再次拾起了面對慘淡生活的勇氣。

反諷也好,浪漫也好,都是引導人去思考的起點,正是因為有這種力量,是以說超英叔他們不僅僅是小人物,而是疲憊生活裡的土酷英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