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平原上的夏洛克:不仅仅是小人物,而是疲惫生活里的土酷英雄

1.河北味道浓厚的黑色悬疑片,《平原上的夏洛克》带点土酷。明明是农村喜剧,现实中透着几分荒诞。

把鱼养在房顶,用透明塑料薄膜装着水,悬挂在空中。

浪漫。

平原上的夏洛克:不仅仅是小人物,而是疲惫生活里的土酷英雄

水哗啦滑下去,一条条金鱼置身房顶,他慢慢仰头看着,好像在欣赏金鱼的美,又好像透过塑料鱼缸在想些别的。很不一样的农民,超英是平原上的夏洛克。

提到夏洛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伦敦贝克街的名侦探,所以,两个在华北平原上一路闯荡的乡土侦探就显得有些荒诞和搞笑。

但故事很惨,质朴的农民超英半辈子攒下没几个钱,本想翻修房子却横遭意外,为了救助朋友树河,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凶手。

可是电影的叙述方式却是极生活,极富趣味的,不少桥段直接引发了电影院中的满场欢笑。整部电影看下来,对主角超英的感情不是高高在上的同情,而是在笑过之后留下的敬佩和共情。

各种极为生活化的场景拼合起来,却有一种奇妙的土酷感。

2.

这种无奈,其实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小人物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朋友被车撞伤,肇事司机逃逸,现场一片狼藉,没有监控视频。只不过有人选择了忍气吞声,但也有人选择硬刚。超英他们希望有个更好的结果,人嘛,活着就是不蒸馒头争口气。所以,两个人决定双剑合璧,先破案,找到肇事司机。

他们查案的方式接地气的不得了。喜感到了极致,反倒自带着荒诞和喜感。先请村里最灵验的仙姑看看,嫌疑人在什么方位,查车牌号靠的也是熟人。

树河的车祸本不需要超英负责,真正有责任的人只有肇事司机而已,超英却为树河垫付医药费,掏空了自己的积蓄。借用点映分享会上马未都老师的话说,就是侠义感和江湖气。

那么,人物行事的内在逻辑有了,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破案过程中得到一些触动。在封闭的小空间中,熟人关系是何其重要,中国式人情社会。

3.

超英不是职业演员,他是导演的爸爸。

其他主演都是村民,非职业演员。点映结束之后,听到导演徐磊说起电影相关,让我有些惊讶。

他们的表演很自然,很真挚。方言加生活化的呈现方式,没有刻意,就是简简单单的直观感受。两人坐着电动三轮车四处奔走,寻找着肇事者的踪迹。跟随他们查案的足迹,镜头捕捉下无数日常的画面:皮肤黝黑且满脸皱折,蹲在地上抽烟的老农民,都是常见的场景。喷绘着难看手写体广告的立交桥洞,挂着破掉的陈年塑料膜的四轮车。

一部神奇的电影,一个神奇的剧组。

而《无名之辈》导演饶晓志,则是本片监制。他扶持新导演徐磊。关注现实主义,所以把目光投向了这里。融合了类型片和故事片的商业元素,并把荒诞不经作为佐料的叙事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大多数观众能够接受这种黑色幽默,并且在一笑一顿间有所感触。

另外,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没有显得苦大仇深,反而笑点十足,寻凶路上啼笑皆非,能够看出对真实生活的抓取。

徐磊导演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他能把乡土的现实和诗意的浪漫结合在一起。

4.

那么我们来找一下它的乐趣和营养。

农民大叔有着身份上的反差,却化身平原上的夏洛克和华生。既调侃又戏谑,但朝更深处想,两个普通大叔的身份转变,是因为现实的无奈,他们在那样的情况下,只能选择靠自己找凶手,越是这样越充满黑色幽默,导演徐磊称之为“北派小清新”。

平原上的夏洛克:不仅仅是小人物,而是疲惫生活里的土酷英雄

而我们可以在“夏洛克”和“华生”破案的过程中,观察到社会的样貌、熟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人面临的尴尬和困境,它包裹着许多内在的思考和疑问。在面对小区的室外摄像头、电梯的监控时,超英和占义每每表现的小心惶恐,这也是电影中带有讽刺味的一笔。

平原上的夏洛克:不仅仅是小人物,而是疲惫生活里的土酷英雄

电影中多次出现超英和占义并排坐在电动车上的画面,配合节奏感十足的电子乐,莫名有西部片的感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看到这里大约都要会心一笑。

这种展现不是拼凑或者搭建,而是挖掘。它原本就存在于超英叔和占义叔他们的生活中,这些人身上有一种哪怕人生艰难,但还是能好好生活的温暖力量。

在乡土的语境之下,把一个充满黑色幽默的故事讲述的淋漓尽致。最后,是否找到凶手已经不再重要,大家又回到自己的日常中,找回了自己,再次拾起了面对惨淡生活的勇气。

反讽也好,浪漫也好,都是引导人去思考的起点,正是因为有这种力量,所以说超英叔他们不仅仅是小人物,而是疲惫生活里的土酷英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