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早晨看了一部感人的日本紀錄片《人生果實》

在日本愛知縣春日井市,高藏寺新村的一隅,有一片雜木林和一間漂亮的小木屋,這裡便是90歲修一和87歲英子的家。年輕時,酷愛帆船和航海的建築師修一為了圓妻子的田園夢,帶着英子來到這裡,親手為她搭起了田園木屋、開辟了菜園果園。修一常說:城市需要森林。他覺得一個人想要好好生活,不能遠離樹木。于是在木屋西面種了 180 棵樹。他們和這裡的50多種水果、70多種蔬菜和180棵樹已經生活了40多年。

早晨看了一部感人的日本紀錄片《人生果實》

01

六十多年前的帆船隊長修一帶着隊員,因為沒錢而借住在英子家,于是兩人相識了。那時的英子是有着200年曆史造酒坊的獨生女,從小被教育女孩子不可以沒有笑容。而修一大概是個窮小子,英子笑那會兒的修一穿着麻布做的皺巴巴的褲子和草鞋。

在那個很冷的冬天,他們結婚了,沒有婚禮。一直擁有帆船夢而月薪隻有4w日元的修一,告訴英子買一條帆船大概70w日元。英子平靜地說:這樣啊。然後就覺得那就想想辦法吧。然後她把保險全部解約,家裡值錢的東西都被她一趟一趟拿着去了當鋪。而修一全不知情。英子說這種事不能告訴他。

早晨看了一部感人的日本紀錄片《人生果實》

六十多年的朝夕相處,英子從來沒有變過,說起自己最舒心的事情就是丈夫過得好。三百多平的庭院,每一寸都孜孜不倦醞釀着60多年的愛。想起曾有幾年的手抄本扉頁,我總固執地把《哥林多前書》那段話抄下來: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修一和英子的愛就是這樣。他們之間有太多的不同了。可那又怎樣呢?

修一隻吃海苔米飯配漬菜的傳統日式早餐,英子愛吃面包抹果醬和黃油的西式早餐。于是英子每天要做兩種不同早餐,直到修一突然離世後,英子也一直堅持這樣。

早晨看了一部感人的日本紀錄片《人生果實》

修一最愛吃的是洋芋,恰巧,英子唯一不喜歡的也是洋芋,因為吃了洋芋會脹氣。但英子卻常常做給修一吃,直到修一去世後,一如既往會把修一喜歡的炸洋芋端到修一相片前。

她說,我做飯的最大心願,就是能聽到他說“好吃”。

修一先生不愛吃水果,英子女士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園子挑選水果榨成果汁。“他不怎麼愛吃水果,我就把水果榨成汁,他沒準兒能喝點兒。”于是可愛的英子每天都要陪着修一先生一起喝果汁。

英子說這麼久了卻還分不清園子裡那麼多的蔬果,修一就給每一種蔬菜水果做上清晰的小名牌。英子毛毛躁躁的,總是容易被絆倒或者碰到頭,小心謹慎的修一看在眼裡又不忍責怪,就寫小木牌提醒給英子。“注意!撞到會痛!” “瓦斯開着呢,不要忘了哦。”

修一還給英子做了求助小木牌,英子如果發現哪塊土地需要修一幫忙翻一下,就插上:“拜托了!修一”,修一看到搞定後,插上:“搞定了,英子!”這是修一的浪漫,他總說,夫妻間要留有空隙。在愛裡面,不需要責備。

吃飯隻用木勺的修一,英子喊多少遍修一的名字修一都聽不到隻能跑過去找他,總喜歡問英子“這麼做可以嗎”的修一,總是回答“這是好事,去做吧”的英子,做窗戶的修一,旁邊隻會糊紙的英子。那個像少女一般87歲的英子說:你看我們修一是越來越好看了。而90歲的修一逢人便說:英子對我來說,是最棒的女朋友。

02

在修一和英子的日常裡,除去愛,還有更強大的熱愛生活的熱情和勇氣。

即便英子為了實作修一買帆船養帆船的夢想,娘家的嫁妝都拿去了當鋪,雖然手頭不再寬裕,她也會堅持到當地高檔百貨商店購買最新鮮的食材。

因為修一帆船出海的夢想。在木屋外面,有桅杆,到了重要節日,桅杆會升起一面面旗幟,就像在帆船上一樣。木屋内外,都挂着舵。英子形容這種日子:每天都是小陽春,過的安安穩穩的。

早晨看了一部感人的日本紀錄片《人生果實》

他們堅持自給自足的生活,一起侍弄園子,照顧蔬果。兩百坪的菜地分割成21塊,每塊種着不同的食材,周圍種滿果樹。甘蘭菜、茄子、黃瓜、草莓、櫻桃、梅子、柿子、無花果、小酸橘……每天拔草除蟲,澆水施肥。

還會專門為鳥兒們特别準備了水缸,供它們洗澡,喝水。修一去世沒多久,水缸裂了,鏡頭裡的英子強忍着淚水,說“沒辦法,就當壽命盡了吧。”還好,後來她的女兒給修好了,鳥兒又可以洗澡了。

修一每天會寫至少十封信給不相識、沒有見過面的人,包括超市賣魚的小夥子。英子買魚的時候,小夥子會拿出修一給他寫的信:魚肉很新鮮很美味,要加油哦!大概三天就會收到一封。

英子超級喜歡做吃的,大概是喜歡聽到修一說的那句“真好吃”吧。會做各種各樣的飯菜和甜點。也會将吃不完的蔬果腌制在玻璃罐,将甜品打包分裝,悉心貼好标簽,送給客人和朋友。

有一天建築師修一收到一封來自精神病院的求助信:醫院最近想建造新的設施。我們的患者,大多是經曆了經濟社會的磨煉,在過度勞累中迷失自我而發病的人。怎麼才能讓他們生活得像個人一樣?請助我們一臂之力。

修一在他最後的日子裡,拒絕一切謝禮和設計費用,并回複說:這對我來說,是一生一次最幸福的工作。請放心與我商談細節。一定會有好事發生的。

英子看修一總是忙忙碌碌會不會很累,總對他說,這個找人來做吧。他卻堅持着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自己做。他說慢慢做,不用急,總會做好的。做的過程中,也總會有啟發和收獲。就像他們寫過的《明天也是小春日和》裡,引用過雷切爾·卡森的話:看見、感受、驚奇的心才最重要。

這大概就是最好的生活吧,所有人都向往,卻又遙遠的生活。

03

在這177歲的生活裡,在你看的又哭又笑的這些日子裡,好像死亡都變得優美,不再令人懼怕。想采訪和聯絡他們的人有很多,修一毫不婉轉一律拒絕,他說: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想好好地自己享用。

年歲日增,每一天都像是倒計時。英子面對“誰會先離開”這個問題,這樣說“如果我先走了,問題會很大。”

修一說:喜歡浪漫的地方吧,像南十字星,一定擠得水洩不通,是以我打算去的是南十字星旁邊的小星星。燒成炭的遺骨就請人撒到南太平洋的海裡。英子也會随後跟來,真好。 但是如果英子先不在了,我會像斷線的風筝一樣,不知道會飛到哪裡去。這方面我不要去想,也沒有辦法想。

2015年的6月的一個午後,鏟草除蟲後的修一像往日一樣午睡。之後再也沒有醒來。雖然會悲傷會流眼淚,可這一次,對死亡的畏懼感竟然憑空消失。珍惜死亡,就是珍惜活着的現在。

英子那日穿着黑色連衣裙,跪坐在修一身旁,臉上仍有笑容,笑中帶淚。她哽咽而堅定地對修一說:放心,剩下的日子,我會一個人好好地活下去。你在那邊會孤獨吧,别擔心,我很快就來陪你,等着我。

之後的日子,英子看起來很孤獨,但是她做起了平日不曾做都是修一做的事情,依然也會把可樂洋芋餅做給修一吃,早餐仍然一人一份。她守護着與修一的家。

早晨看了一部感人的日本紀錄片《人生果實》

風吹枯葉落

落葉生肥土

肥土豐香果

孜孜不倦,不緊不慢

人生似果實

腳踏實地的煙火日子,相濡以沫的長情陪伴,從土地收獲果實,一座自給自足的庭院,無言與子偕老,坐看雲卷雲舒,喜聞鳥鳴雨聲,簡直是終極人生理想了;人生苦短,什麼事都要盡力去做好,不讓遺憾留身後,那麼即使死亡來臨,也是異常平靜平和,活得越久越通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