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哈尼天地》|《竹筒煮豬腳的典故》

聽《哈尼天地》|《竹筒煮豬腳的典故》
聽《哈尼天地》|《竹筒煮豬腳的典故》
聽《哈尼天地》|《竹筒煮豬腳的典故》

哈尼語廣播《哈尼天地》是涉及哈尼族曆史、文化等方面的欄目。以朗讀、朗誦及講述哈尼族曆史、文化、民間傳說和故事為主,通過富有情感的哈尼語演繹,以文感人、以情動人,達到美的聽覺享受。同時,也可以讓大家了解到更多的哈尼族曆史、文化、民間傳說和故事,該欄目于周六更新。

本期《哈尼天地》欄目将為大家播出《竹筒煮豬腳的典故》,敬請收聽!

(播音:爬妹)

竹筒煮豬腳的典故

據傳,勐沾巴納管地方有個召勐(土司)的管家,請了一個愛尼小夥子為召勐養馬放牛。這愛尼小夥子名叫阿朱尼,他聰明憐俐、機智靈活,山官頭人不論出什麼難題都難不倒他。阿朱尼為召勐養馬放牛滿三年後,狠心的管家打算一文工錢也不支付地把阿朱尼趕走。狡猾的管家挖空心思想出了一個主意。當阿朱尼來算工錢時,老管家奸笑着說:“工錢嘛當然是要給你的,并且要加倍給,隻是有件事情還得你辦,辦好了工錢就加倍給,辦不成嘛,這工錢就不好算了。”

阿朱尼知道管家不懷好意,但他仍然問道:“管家老爺該不是要我上天入地吧?”“不,不”管家仍然奸笑着說:“誰叫你上天入地呀!隻是讓你煮一對豬腳,但不能用鍋煮。帕雅召勐對鍋煮的東西吃膩了,他想吃不用鍋煮的東西。”說着把一對豬腳交在阿朱尼手上,催促說,“快去煮吧,煮的好就加工錢。”

阿朱尼在家的時候,經常用竹筒煮茶、煮湯,不用鍋煮豬腳難不倒他。但他怕管家出爾反爾,是以動了一番心思後才說:“管家老爺今天是不是喝醉了酒,說話有些瘋瘋傻傻的,也不知是真是假,算不算數。要是這話算數,是不是寫個字據,免得以後我總找你的麻煩。”

“寫字據,怎麼寫?”管家問。

“就寫你今天講的都是人話,不是瘋話屁話,辦好事情加工錢,辦不成事分文不給。”阿朱尼回答說。

管家以為不用鍋絕對無法把豬腳煮熟,阿朱尼也絕對拿不到線。是以,他放放心心地寫了一張字據交給阿朱尼,說:“拿着字據去煮豬腳吧。記住,不能用鍋,什麼鍋都不能用。否則,你一文錢也别想拿。”

“放心吧,管家老爺!”阿朱尼說,“我如果用鍋,一定分文不要。但也請你記住,你開的是金口玉牙,别把自己說的話當作放狗屁!”

阿朱尼離開管家以後,立即砍來一節大龍竹筒,把刮洗幹淨的豬腳裝進竹筒,加足泉水放上食鹽,用鮮芭蕉葉塞住竹筒口,立在火塘中間,以竹筒當鍋煮豬腳。當帕雅召勐快要進餐時,竹筒裡的豬腳也煮得粑爛可吃。他把那個裝有豬腳湯的竹筒,裝進竹籃,提着去見管家。他把竹籃放在門外,空手走進“那晃”(意為堂屋)。管家見他空着兩手,心中不免高興。他笑了笑,說:“怎麼樣?工錢不好拿是吧!”

“是不好拿!”阿朱尼不動聲色地說,“但管家老爺既然寫了字據,再不好拿也得拿,免得全勐百姓都把你講的話當瘋話屁話,使你以後不好發号施令。請拿出裝豬腳的盆來吧,我早把豬腳煮粑了。”說完轉身出門,提上那個底部被火燒得焦黑的竹筒傳回“那晃”說:“竹筒煮豬腳,沒見過吧!比鐵鍋、土鍋煮的都鮮!給工錢吧,要我辦的事情已經辦完,你要耍賴,你的金口玉牙就變成放狗屁的眼了!”

管家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他怪自己思謀不周,沒想到竹筒的妙用。為免百姓笑話,他裝出一付大度模樣,給阿朱尼加了一倍工錢。阿朱尼走了,但他創造的竹筒煮豬腳卻一直流傳下來。

帕雅召勐品嘗過竹筒煮豬腳後,便對竹筒煮菜産生了興趣,要宮裡的波乍(廚師)經常用竹筒煮魚、煮肉和時鮮小菜供他佐餐,各種各樣的竹筒煮菜因而不斷産生。

講述:子 羅

搜集整理:楊勝能

聽《哈尼天地》|《竹筒煮豬腳的典故》
聽《哈尼天地》|《竹筒煮豬腳的典故》
聽《哈尼天地》|《竹筒煮豬腳的典故》
聽《哈尼天地》|《竹筒煮豬腳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