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臨近,作為綏陽特産的手工空心面也迎來了一年中的銷售旺季。為了滿足市場供應,連日來,綏陽縣張氏貢面食品有限公司正組織勞工日夜忙碌制作面條,産品通過線上線下結合銷往各地。
“王總,你訂的面這兩天實在趕不出來了,等兩天行不哦?這幾天的訂單太多了,感謝了解!”挂完客戶的電話後,綏陽縣張氏貢面食品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張永貴又一頭紮進了空心面的包裝和搬運中。
“我們現在基本上每天銷售空心面的數量都在三千斤左右,都是銷往遵義、貴陽、上海、北京等地。線上上就是全國各地基本上都有,線下主要還是商超模式,和合力超市、大潤發等超市相結合。”張永貴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公司的線上線下的訂單量都比平時翻了一番,既要忙着發送制作好的訂單,還不能耽擱下一批新訂單的制作,忙得不可開交。
據了解,張氏空心面制作曆史悠久,因面條空心而稱“空心面”,入口勁道清爽,一直以來就是當地人喜愛的美食。經過長期的發展,空心面現已經成為綏陽的優質土特産之一,也成為了人們逢年過節的送禮佳品,這也是其走俏于春節前夕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制作空心面,要經曆從和面、揉面、搓面,到盤面、抻面、晾面等72道制作工序,時間長達12個小時之久,每個環節都必須細心把控、精益求精,其制作技藝已于2015年被列入貴州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盡管近期的訂單有些供不應求,但在制作上,公司除了增加人手外,所有工序都和以往并無二緻。
公司的制面師傅王強一邊盤面一邊和記者搭着話,“我們做面的人不管訂單再多,該有的工序一道都不能少,要保質保量的把面做好,才對得起我們的這個手藝。如果工藝壓縮的話,面吃起來的口感都不一樣,這樣賣出去就對不起消費者了。”
綏陽縣張氏貢面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幾十年面條生産經驗的本土企業,雖然近年來該公司在綏陽省級經濟開發區開辦工廠,實作了從作坊式生産到規模化生産的跨越,但仍完整保留着全手工、原生态、老傳統的制作工藝。公司還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帶動當地百餘人發展空心面生産緻富,并與200多家商電商平台和數十家省内大型商超建立合作,每天都會收到源源不斷的訂單,銷量更是年勝一年。
“我們的銷量由前年的500噸到去年的600噸,再到現在為止已經預計有800噸左右了,而且有可能會繼續增加。”張永貴說,每到年關空心面的銷量都比較樂觀,“我們的空心面很适合用于置辦年貨,得到了很多新老客戶的喜愛,根據現在的走貨量,預計在春節前銷量還能再增加100噸左右。”
▼點選文字閱讀
主辦:中共綏陽縣委宣傳部
承辦:綏陽縣融媒體中心
總編:石芝謀 | 副總編:彭坤煜 劉勤 盧永賢
責任編輯:周麗蓉 | 責任校審:周黎黎
全媒體記者:李豔 陳攀赓
▼記得分享轉發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