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講了蘭花空根的處理錯誤方法,每年都有很多蘭友是以而遭受損失,本來可以及時挽救的空根蘭花,就因為操作錯誤而導緻覆盆,這确實也是挺可惜的。那麼,如何處理空根蘭,才是正确、有效的呢?

今天就繼續昨天的話題,講一講一旦發現蘭花空根了,該如何及時有效地處理。當然,蘭花處理後萌生新根的速率,與季節有很大的關系。比如在春天操作的話,隻需要20多天就可看到新根的芽點了。
而秋天則相對要慢一些,但好在我們可以通過一些人為措施,用以彌補季節性的缺陷。而本篇文章講的重點,就是如何在秋季讓空根蘭花快速萌出新根。
有些蘭友可能會說,你這不瞎扯嗎?秋天的蘭花正趨向于收斂,生機漸漸休整,怎麼可能當年就再次萌生新根呢?确實,蘭花在秋天以後是漸漸收斂,正常情況下新根是不太容易萌生的。但前面說過了,需要用到一些人為措施。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一、掐掉花蕾</h1>
有的蘭友會犯疑:蘭花本來孕蕾就不容易,為什麼還要掐掉花蕾呢?請注意!我們現在講的主體是“空根蘭花”,也可以說是一種病蘭。要想治好它的病,就得有非常的措施和手段。
蘭花的花蕾會消耗大量在養分,即使在漸漸趨向收斂的秋季也一樣,否則它就無法順利越冬直到來年開花。而空根蘭花最大的弊病是什麼?就是根系的養分汲取能力大大減弱了。
此時如果還舍不得掐掉花蕾,那麼就會導緻蘭花的蘆頭和老苗,快速透支養分貯備。最後的結果可能是,蘭花新根沒有萌出,而蘭苗卻已失去了生機。到那個時候,花蕾自然也就不複存在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二、疏新苗</h1>
正常情況下的蘭苗,春天萌芽經過一個夏天的生長,在秋天已經不小了,這種就可以排除在外。而有些蘭苗因為各種原因,萌芽比較晚,加上蘭花根系出現問題了,是以生長緩慢。現在還是非常小的“幼苗”,如果比較多的話就有必要疏掉一些。
蘭花新苗為了生長需要,它的養分貯備是遠遠小于消耗的。這就好比一個家庭中,少年兒童總是花錢的主角,而健壯的成年人則是賺錢大于花錢,否則就難以養家了。
空根蘭花處理後,如果一個壯苗上有多個新苗,而且都還是幼苗的話,就應該及時去除一些。一般來說,一個健壯的蘭苗隻留下一個新幼苗就非常不錯了。畢竟秋天的蘭花生根速度沒有春天那麼快,在生根期間這些新苗會加速蘆頭的損耗。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三、保溫</h1>
蘭友疑問道:秋天的蘭花不是要經曆低溫曆練嗎?怎麼又說到保溫呢?确實沒錯,蘭花隻要經曆一年四季的寒暑交替,才能更好地鍛煉抗性。而春蘭和蕙蘭的花苞,更需要低溫曆練,别說秋天了,即使是初冬在室外溫度不低于零度時,也應該接受低溫的鍛煉。
這裡說的空根蘭是特殊情況,而這裡說的保溫,也不僅僅是把蘭花放在保溫棚中那麼簡單。蘭花需要經受低溫鍛煉的部位是哪裡?蘭友知道嗎?我一般習慣将蘭花分為三個部位:苗(包括花)、蘆頭、根系。
蘭花需要接受低溫曆練的是花苞和蘭苗,而根系則是最不喜歡寒暑的。我在夏天的時候做過一個視訊,即使在40度高溫的夏天,蘭花生長的土壤溫度也不超過30度。其實蘭花根系最佳的生長溫度,應該是18到25度之間。
是以,這裡所說的保溫,其實僅僅是針對盆土。秋天溫度漸漸下降,如果不做好保溫措施的話,蘭根就不能很快萌生出來。這種保溫也不難,隻需要用泡沫棉将蘭花盆包裹起來就可以。當然在包裹的時候注意盆側的透氣孔,同步在保溫泡沫棉上也鑽出孔洞就可以了。
當然,以上所說的這三點是比較特殊的。除此以外,植料的透氣性、濕度都非常重要。隻有各方面同時合格達标,空根蘭花在處理後才能盡快萌生出新根系。如果按照江南的氣候來看,現在處理的蘭花,在11月底就可以見到新的根系。
以上也隻是好攝農夫自己所經、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局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