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中國香港奪得金牌的“少年劍神”
2021年7月26日,中國香港代表隊的運動員張家朗,在男子個人花劍決賽上擊敗了上屆冠軍加佐羅,奪得金牌。
張家朗,1997年出生于香港一個運動世家,父母都曾經是職業籃球選手。他繼承了父母的運動基因,身高1米93,在港島算得上是鶴立雞群。他本來從小想和父母一樣,當一名籃球運動員,最崇拜的偶像是NBA的羅德曼和科比,最喜歡的動漫是日本的《海賊王》。平日文文靜靜的,但骨子裡卻充滿了熱血和激情。
但是在10歲的時候,張家朗看到了擊劍比賽,被帥氣的擊劍服和運動員飒爽的英姿吸引了,從此開始學習擊劍。
少年張家朗
父母對他的選擇非常支援,在他15歲的時候,父親就帶着他到處去參加比賽,由于還不是職業隊成員,所有費用都是自己承擔。
在張家朗讀完中四(相當于大陸這邊的高一)的時候,做出了一個決定:退學做一名全職運動員。
張家朗和父母
這個決定一樣得到了父母的支援,因為在他的身上,父母看到了無限的希望。
2014年的亞洲錦标賽,是張家朗正式出道并且被人注意的時刻。張家朗一人獲得四個項目的金牌,是以成功被香港擊劍隊召入隊中,成為真正的職業運動員。這不僅是他職業生涯重要的時刻,也為家庭減輕了不小的負擔——此後去參加比賽就不用自費了。
随後張家朗跟着香港擊劍隊去南韓仁川參加亞運會比賽,獲得團體銅牌。2016年,19歲的張家朗參加了亞錦賽,連續擊敗了多位亞洲名将,包括日本世界冠軍太田雄貴、中國的奧運金牌得主雷聲,成為了亞洲冠軍。
2、港島沸騰了
成為了亞洲冠軍之後,張家朗的目标就是奧運冠軍了。為此他在自己的手臂上紋了一個五環紋身,以此明志。
在為奧運會準備的幾年裡,張家朗經常與奧運冠軍、世界冠軍過招,有輸有赢,可以說他已經具備了奧運奪冠的實力。
在香港觀塘的一個購物商場裡,擠滿了觀看比賽的人。人們跟着張家朗的每一次得分而歡呼,又随着他的每一次失分而惋惜,當張家朗脫下頭盔,慶祝奪冠的時候,整個商場陷入了慶祝的海洋。
在決賽前,港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網上發文呼籲香港市民收看直播,為張家朗加油。她也和港府人員一起收看了直播,見證了香港奪金的時刻。
而在1996年為香港奪得首枚奧運金牌的李麗珊,剛好在電視台擔任解說,她與張家朗之間還連線對話。
李麗珊第一句就是:“多謝你。我們等着過金牌25年了!”
張家朗則說:“你拿金牌的時候,我都還沒出世呢。”
張家朗、李麗珊
不過,他也并未被眼前的勝利沖昏頭腦,他很清楚,能夠從事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并且取得勝利,在現實社會是多麼難得和幸運。
他說:“現實社會講“鐘意”,确是天真又奢侈;但,為夢想好努力、好努力去做眼前的事,就算最後什麼都得不到,都無憾。當你連付出都不情不願,最後豈可埋怨結果果未如人意?”
利劍入鞘,凱旋而歸。張家朗,無愧為這個時代香港青年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