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女人噴着男人調制的香水,男人也在品着女人打造的白酒

當女人噴着男人調制的香水,男人也在品着女人打造的白酒

網上流傳着這樣一個段子:“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兩頓。”

其實,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燒烤的本意就是喝酒。一杯酒,對男人來說意味着太多,青春、夢想、煩惱、惆怅——無一例外都離不開白酒。與其說酒是男人的生理需求,不如說更是心靈上的某種“慰藉”。

“超級鼻子”多為調香男

香水是女人的鐘愛,“超級鼻子”則是對香水調香師的雅稱。他們需從上萬中微妙的味道中,進行精準的調配,制作成奢侈的香味,這低調靈敏的嗅覺就是香水的靈魂。

很難想象,這些“超級鼻子”竟然大多是男性。世界前幾大品牌迪奧,香奈兒,愛馬仕、蘭蔻、嬌蘭的調香大師,無一例外清一色男性。迪奧首席調香師:Francois Demachy、嬌蘭第五代調香師帝:Thierry Wasser、最有創意的氣味調香師:CHARM KAISER、香奈兒第四代調香師:奧利維耶-波巨、愛馬仕專屬調香師:Jean Claude Ellena、蘭蔻曆史最悠久調香師:阿芒-珀蒂讓。

迪奧的專櫃銷售對懂酒谛介紹說:“女人塗抹香水除了為了愉悅自身,同時也是為了取悅異性,而男調香師調制的香味顯然更加符合這一需求,因為他們知道什麼味道的香水更吸引人。”

更權威的解釋則是,知名香水企業以前多為家族經營,男性傳承居多。

女性成最早釀酒人

一旦提到白酒,率先想到的基本都是男人——無論是消費群體還是制作、品嘗者,貌似統統與女人無關。其實不然。早在大禹時期,中國就出現了最早的釀酒人,屬虞舜的後代,女性。據《呂氏春秋》、《戰國策》等記載,此人名叫儀狄。由于多種原因,在後來的史書記載中隻能将稱其為男性。

懂酒谛從史書記載獲悉。某日,儀狄上山采集食材過程中發現一隻猴子因為吃了一個水果的汁後暈倒,出于好奇,便親自嘗試,感覺神清氣爽,就将該汁帶回宮中獻于大禹。後者頓時感覺精力充沛,後大敗共工,治水成功。大禹從此便命儀狄專門制作這種汁以飲用。經過多次嘗試後,儀狄終于制造出了現在被我們稱為酒的液體。大禹也因功封其為釀酒官。

不以性别辯高手

在此前的走訪中,懂酒谛遇到了泸州樹清酒莊知名品酒師宋莉,她自幼随父出入酒廠,冥冥中愛上了酒糟的味道。

“我和酒應該是有天生的緣分,跟着父親上班就着迷了,還偷偷學會了喝酒。參加工作後,一直忘不了白酒裡面芳香族化合物的味道,後來還跟随吳曉萍師父學習品酒。”

據懂酒谛了解,其師傅吳曉萍,是國家級白酒評委、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女烤酒匠、第一批女評酒員,成功勾調出“國窖1573”。

新疆名諾酒廠的董事長姚靜告訴懂酒谛,她已經從事白酒8年時間了,“戰争年代出英雄,和平年代出品牌”一直是自己的座右銘,酒廠三分之二都是女性。目前,新疆名諾酒營運總部設在北京,還組建了紅色娘子軍作為銷售團隊,可别小瞧這支團隊,每個人每三年就有可能換輛車。

酒中女豪傑,當如是。

責任主編:任冠群 主編:寒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