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源遠流長的中華曆史上一共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還有半個曾國藩。
說起王陽明想必大家都很熟系他的四句教吧。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的一生可謂是充滿了傳奇色彩,先說王陽明出生就充滿了不凡,相傳王陽明他母親懷孕十四個月才分娩生出來王陽明。
之後的就更加充滿傳奇了,傳言王陽明一直到五歲都還不能開口說話後得一高僧遇見點化之後才會開口說話。
王陽明小時候的時候在讀私塾有一次和書塾先生讨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先生認為天下最要緊之事莫過于科舉考取狀元,而王陽明就不同凡俗,王陽明說科舉考取狀元并非天下第一等要緊事,王陽明認為天下第一等要緊之事是讀書做一個聖賢之人。
之後王陽明步入仕途第一次在浙江參加鄉試中舉,随後王陽明喜歡研究軍事,然而二十二歲時科舉不中,二十五歲時再次科舉不中。
二十八歲的王陽明參加禮部會試,因考試表現出色,賜二甲進士第七人,随後不久授刑部主事,在江北等地決斷囚獄,随後因病請求歸鄉。
後因得罪高官,被貶至貴州龍場,随後王陽明在此地悟出心學知行合一緻良知,也有了後世大家衆所周知的龍場悟道。
此後王陽明平叛甯王造反,一生授學收服土匪,值得一說的是王陽明收服土匪是書信一封,土匪看後深感愧疚随後投降。
直到王陽明死後還有人用王陽明原本的書信拿去剿匪,土匪一看是陽明先生的書信直接投降。
王陽明死後吩咐不讓白布遮臉其學生做對聯一副,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後方敢對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