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波:能“啃硬骨頭”的第一書記

從河南省人大幹部到駐村第一書記,從機關大院到田間地頭,過去500多天裡,陳波勇挑重擔,與時間賽跑、與困難較量,與駐地群衆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用一腔熱情和一片赤誠踐行初心和使命,用奮力拼搏和無私奉獻換取當地群衆真心真情,帶領河南省新密市曲梁鎮蔣坡村的黨員幹部與群衆一道,戰洪魔、抗疫情、解民憂、辦實事、促振興,演繹了幹群關系的雨水深情,在當地傳為佳話。

2020年3月10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疫防控的關鍵時期,陳波不畏艱難險阻,從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民族僑務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崗位上,來到蔣坡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傾注心血與汗水,戰鬥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最前線,赢得群衆一片贊譽。如今,蔣坡村政通人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蔣坡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顯亭逢人便說:“陳波書記是一個敬業愛崗,能啃硬骨頭的幹部,任意挑出來一個老百姓,對他的評價都非常高。”

今年7月底接踵而至的暴雨和疫情,更是對陳波和蔣坡村黨員幹部的一場大考。困難面前,陳波扛起了擔子,在一線書寫着第一書記的責任與擔當。

人民至上

災情就是指令,時間就是生命。2021年7月17日,根據氣象部門暴雨紅色預警,新密全面進入防汛備戰狀态。

面對汛情,陳波堅定地說,“第一書記就是黨員幹部的榜樣,就要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在陳波的帶領下,村“兩委”幹部和志願者們也沖鋒在前,奔赴防汛備戰第一線,堅持24小時輪流值班,排查險情,轉移群衆,把搶險救災作為第一任務,勇當搶險救災工作“排頭兵”,甘做群衆信賴的“主心骨”。

7月19日下午,小雨轉成暴雨,開啟了防汛搶險最關鍵的階段。

在危急時刻,陳波挺身而出,帶領黨員幹部們嚴防死守,連夜排查化解各類風險隐患,協調各方力量全力做好搶險救災工作,直至7月20日淩晨,共疏通20餘處淤積排水管道,轉移10處低窪處居民共約40人。

但是,暴雨對蔣坡村的考驗還遠遠沒有結束。

7月20日,暴雨導緻蔣坡村綠茵社群給排水管網爆裂,部分樓房地基下陷,道路受損近3400多米,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中斷,嚴重威脅到人民群衆的生命财産安全。

“陳書記,這兒的橋塌了”“陳書記,村路被暴雨沖毀了”“陳書記,供水管網爆裂,家裡都停水了”……

看着群衆期盼的眼神,陳波顧不上休息,立刻組織自救,轉移災民,共修複道路1500米,修複橋梁1處,排除高壓線險情1處,搶修供水管網2處。

即便是鐵人,也經不起夜以繼日地忙碌。由于,陳波日夜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7月27日晚,他突感身體不适被送往醫院,血壓一度高達170mmhg。

接診的醫生建議他要注意休息,但陳波卻不以為然地說:“作為一名共産黨員,就是要在急難險重的任務面前,沖鋒在前。就是要把‘對群衆的那股親勁兒、幹事業的那股拼勁兒、抓工作那股韌勁兒’展現出來。不然組織派我們來做什麼?”随後,便又趕赴一線。

據村民們介紹,陳波每天忙到淩晨2點,睡眠僅有三四個小時,一大早就看見陳波奔波在搶險救災一線。

“好多次我們都勸他歇一歇,他總說自己在蘭考工作多年,有過黃河蘭考段搶險救災的經驗,深知搶險救災工作慢不得、等不得。”蔣坡村黨員陳彥軍說。

勇于擔當

進入8月份以來,疫情防控工作再次進入關鍵時期,陳波和村“兩委”同志聞令而動,進入戰時狀态,團結帶領全體黨員幹部由“搶險救災隊“化身“防疫服務隊”,把疫情防控作為目前的頭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為築牢疫情防控屏障,嚴密的排查管控,疫苗接種要全力推進,核酸檢測采樣更要分秒必争。

疫情防控本來就難度大、任務重,加上蔣坡村屬于整體拆遷村,同時又是新密市産業聚集區的核心版塊,有常駐農業人口近4000人,外來流動人口7000多人,中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更是其他村的數倍,是以該村疫情防控工作是場難打的“硬仗”。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第一時間成立了4個黨員突擊隊,并建立臨時黨支部;在入村主要路口設立了4個防疫檢查卡點和黨員先鋒崗;設立了2個臨時核酸檢測采樣點,1個疫苗接種點,共有130餘名黨員幹部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24小時不間斷輪班值守。

從8月1日起,在連續開展的五輪全員核酸檢測中,為避免全員核酸檢測時出現交叉感染,村“兩委”幹部研究制訂了詳細的疫情防控作戰圖。“在對全村常住人口二輪摸排的基礎上,我們又聯合小區物業,根據人口分布情況,将檢測工作方案細化到每一樓棟、每條村巷,将時間預排到每個小時,采用分區分批分時開展核酸檢測。”陳波說。

在連續奮戰26個日夜後, 8月9日下午,陳波再次感到身體不适,前來探望的妻子勸他抓緊到醫院檢查,但為了不影響全村各項工作順利推進,他強忍着身體痛苦堅持工作,并對妻子說:“我是一名駐村第一書記,代表的是省人大常委會機關的形象,在群衆最需要的關鍵時刻,就應該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哪能當逃兵呢?”,直到當日19時,陳波差點暈倒在工作崗位上,經醫院初步診斷,系過度勞累缺少休息引發的輕微心肌梗塞。

一心為民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在統籌做好搶險救災、疫情防控和鄉村振興等工作的同時,陳波一直心系群衆冷暖。

在防汛救災關鍵時刻,蔣坡村作為曲梁鎮因災轉移群衆的集中安置點,臨時安置曲梁村、溝劉村受災群衆1200多人。

為了保障大家能吃到可口的飯菜,陳波協調村裡廚師在搶險救災期間為曲梁村、溝劉村因災轉移群衆準備了大鍋菜、熱粥、饅頭等愛心飯菜。村民們津津有味地吃着熱氣騰騰的飯菜,激動地說:“陳書記忙着防汛救災,還時刻惦記着我們的溫飽,太貼心了。”

在蔣坡村的防汛救災過程中,陳波不僅自己沖鋒在前,還帶領家人捐款在先。7月23日,陳波攜前來探望的妻子武青春向蔣坡村捐贈3000元現金。

在省人大常委會機關的關心支援下,為了助力蔣坡村加快災後重建,陳波積極協調人大代表、愛心企業為蔣坡村捐款捐物,共協調社會各界捐款和政府撥款1300多萬元。

民心是善良的。“陳書記真是黨的好幹部,人民的好書記。”“陳書記就是我們的貼心人,焦裕祿式的好書記。”提起陳波,蔣坡村百姓們舉起大拇指争相贊道。

“雖然災情和疫情已經結束,但工作還在繼續,我正在協調各方資源為村裡籌建公共廁所、文化廣場和道路,還準備把綠茵社群樓頂防水和地下管網重做一遍,解決受災群衆的生活難題并消除安全隐患。”提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陳波說。

黨建引領

入駐村以來,陳波堅持以黨的建設為統領,把思想建黨擺在首位,大力弘揚焦裕祿同志“三股勁”精神,強化基層組織建設,高品質做好換屆選舉工作,積極為群衆辦好事、實事,先後共協調資金8000多萬元用修建道路,安裝路燈和停車棚,修繕管網,完善安置綠茵社群基礎設施,解決了群衆生産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協調新密市相關部門重建蔣坡國小;千方百計破解拆遷難問題,2020年拆遷面積近10萬平方米;重建蔣坡村黨群服務中心,結束了該村多年來沒有黨群服務中心的曆史,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堅強戰鬥堡壘,扭轉了該村多年來信訪大村、治安亂村的形象。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通過基層黨組織換屆将道德品質好、有公心、為民服務能力強的人員充實到村幹部隊伍中,對個别有前科、村民意見大的班子成員順勢清理出去,村支部書記、村主任順利實作了一肩挑,“領頭雁”作用進一步凸顯;以身作則定制度、立規矩、樹正氣、聚合力,建立村“兩委”班子成員周例會制度,激發蔣坡村黨員幹部幹事創業活力,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号召力、凝聚力;邀請村裡老黨員、老幹部成立了蔣坡村村民議事會,實作村級事務管理由少數人“說了算”向多數人“商量定”轉變,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堅強戰鬥堡壘,基層治理水準有效提升,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高規格制定好鄉村振興規劃和産業規劃,充分發揮人大常委會機關的職能優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破解集體經濟發展困境。目前,蔣坡村正處在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時期,村面貌顯著改變,競争力、影響力、美譽度不斷攀升,先後有綠地溱水小鎮、龍栖灣、羅蒙西服、新儲物流等6家規模企業入駐,門店商戶300多家,初步實作了産業興旺、村風文明、民風淳樸、政風清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社會各項事業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勢頭,已經成為人們投資興業的一方熱土。

看着蒸蒸日上的家鄉,村民們都說:“陳波書記真是我們蔣坡村的福星……”

編輯:陳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