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市,别名錦繡之州,位于遼甯省的西南部,是連接配接華北和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錦州曆史悠久,據考古發掘證明,自遠古以來,錦州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勞動生息,并與中原文化有着密切聯系,夏、商、周奴隸社會時期,這裡屬冀、幽二州地。錦州屬溫帶季風性氣候,著名景點有醫巫闾山、筆架山、世博園、遼沈戰役紀念館等。

這個城市就是遼甯省的錦州市,這裡曾經因為身份的變更,而失去了省會城市,曾經一度輝煌的錦州,如今在經濟發展等等方面都在走下坡路。但錦州确實一個有着悠久文化曆史的城市,這裡在夏朝時期就已經有了社會活動,并且至此之後也留下了衆多的曆史遺迹。
熟知遼甯省曆史的朋友應該了解,遼甯曾經被分為遼西和遼東兩個行政機關,而錦州處于遼西的交通要塞,作為遼西交通要道的錦州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遼西的盛會城市。作為省會城市自然有衆多的政策傾斜以及将文化、教育、經濟等方面向這裡靠攏,當時錦州也一度繁華輝煌,但是這樣的輝煌時期僅僅持續了一小段時間就結束了。
因為遼西與遼東統一合并為遼甯省後,遼西與遼東的兩個省會自然也就變成了一個省會,錦州失去省會城市之後,自然沒有了省會城市的優厚待遇,經濟滞後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錦州位于渤海灣沿岸,但是憑借着海洋運輸以及對外貿易,并沒有讓錦州跟上遼甯省會沈陽的發展步伐,以至于被遺忘。
曾經一度輝煌的錦州,如今在城市GDP排名中僅僅在全國城市的中下位置,這個四線城市的名頭也坐實了。對于錦州這樣一個城市的遭遇,确實讓人覺得可惜,但是錦州的城市資源以及交通優勢依舊存在,并且不能被忽略。相信錦州憑借着自身的優勢,加以發展一定會再次突破瓶頸,将GDP增值提升上來,再次興盛錦州城。
錦州的旅遊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便利的交通也讓錦州成為了遼甯人夏季旅遊的好去處。在錦州有一座必來打卡的道教名山“筆架山”,這座山因為形似筆架,是以而得名。這裡道教文化濃厚,并且面朝大海,也是欣賞大海景色的不錯之地。
遼甯錦州,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城市,曾是遼沈戰役等大型戰役的戰場。這裡地理位置特殊,是連接配接關内和關外的必經之地。錦州筆架山更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海中間一座小島,與大陸之間由一條神奇的天橋連接配接,每到退潮時,就能夠從陸地步行到海中間的小島上,很是新奇,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
提起錦州,相信很多人會像小編一樣,所知的就是它是遼沈戰役的主戰場吧,這裡有遼沈戰役的紀念館,那可是新中國成立前打的三大決戰之一啊,慘烈程度當然也是可想而知,這些戰史現在早進了教科書,基本大家都知道,可是錦州知名的不僅僅是遼沈戰役主戰場,其實還有很有價值的地方,有的甚至是世界唯一,比如離錦州城大約半個多小時車程的筆架山,這裡有一個天橋,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了。
筆架山在錦州城的正南偏西的渤海灣,這裡是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區,錦州也是一個可以親海吃海鮮的地方,到這裡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了。筆架山是在海中一個小島上,三個峰,一大兩小,狀如筆架,是以得名,這小山實在是很小的,更像是小丘陵,山上有一些古建築,比如真人觀、呂祖亭、五母宮、三清閣等衆多道教廟宇,其中三清閣在全國甚至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這裡供奉的是盤古大仙,傳說中開天辟地的神,這還是很特别的,顯示了中華土生宗教的獨特。順便說下,小島上很多算命的,可能這也是道家的特色之一了。
如果僅僅是有個小島,有一些宗教寺廟道觀,倒也沒有什麼吸引人,而很多人都覺得這裡很好玩的原因是這裡有世界少見的天橋。
所謂的天橋其實并不是通天之橋,而是從海岸通到筆架山的一條長約一千七百米的海中通路,并不是筆直,自然的各種彎曲。這條路在退潮時才顯現,寬可通車,而漲潮時則被淹沒,完全是一片汪洋。想想海中突然顯出一條路,通向小島,這确實是很神奇的一幕了,據說世界上隻有兩個地方有這種地質,這種地貌叫連島壩,在南韓有一處這樣的景觀,但是它并不是天天都可以顯現,而筆架山這個是一天可以顯現兩次,是以絕對是世界唯一的,非常的珍貴。
是以每一個來玩的人都會被告知,一定要注意漲落潮時間,最精彩的景觀就是在落潮時顯現,錯過了就算白來了,當然景區早準備了顯眼的時間訓示,友善遊人的遊覽。
錦州筆架山這裡有很多的海星還有貝殼,在落潮時常可顯現,很多人就去海中這條小路上去撿海物,海星是經常被發現的,還有一些小螃蟹也是很多,這一刻會感受到趕海的樂趣,很多小孩子特别喜歡,是以這裡很适合親子遊。還有一點,雖然都是渤海,但是在天橋漲潮時,兩邊的水色還是不同的,很神奇。不過這邊的沙灘并不是很好,多是石子。
筆架山景區門票65元,從錦州市内過來可以在火車旁坐直到筆架的大巴車,熱門線路自然是有很多車次的,票價8元。到了筆架山,吃住都毫無問題,最知名的錦州燒烤在這裡簡直是比比皆是了,到時可以好好品嘗一下,燒烤哪都有,錦州為啥出名呢?想必一定有獨特之處的。在大海邊可以吃海鮮,吃着燒烤也是一件很爽的事,這裡還是很值得前來一遊的。
錦州市位于遼甯省的西南部,表面看起來是一座非常尋常的東北小城,車水馬龍的早市,人聲鼎沸的夜市,以及随處可聞的東北口音,可以滿足你對東北的所有想象。
望不到頭的石橋子早市
除了美麗的筆架山,錦州的各色美食也是你不容錯過的。很多人隻知道錦州燒烤特别有名,其實除此之外,錦州的幹豆腐,錦華燒雞,錦州小菜等,絕對可以讓你大飽口福。來這裡,除了遊山玩水,也一定要嘗嘗當地的美食。
1、錦州燒烤
錦州燒烤可以說是名聲在外了,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就是想要嘗一嘗錦州燒烤到底有什麼特殊的。錦州現在已經好很多了,過去真的是滿大街都是燒烤店的身影,而且不管店面大小,裡面燒烤的味道都很好吃。到了晚上,從高空看,整個錦州的上空都煙氣騰騰的,是以錦州還有着“鬼城”的稱呼。錦州燒烤種類很多,從羊肉串到各種青菜,再到各種主食,隻要你能想到的食材,基本都能成為燒烤的材料,端上桌的絕對都可稱為美食。
2、錦華燒雞
如果是初次到錦州的人可能并不了解錦華燒雞的美味,可若是老錦州人就一定會記得一種景象,那就是,每到過年過節的時候,錦華燒雞的售賣視窗前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逢年過節吃錦華燒雞仿佛已經成為了錦州人的一個風俗習慣。不過也确實是因為其味道獨特,聞起來香,吃起來更香,酥脆的表皮,配上細嫩的雞肉,讓人吃起來回味無窮。如果光吃雞皮的話,可能會有點鹹,不過若是配上米飯等主食一起食用就最好不過了。
3、錦州幹豆腐
錦州的幹豆腐可以說是我吃過最薄最細膩的,那可真是薄如紙的質感,在太陽下仿佛都能透亮。錦州幹豆腐可炒可炖可拌,想怎麼吃就怎麼吃,無論怎麼煮都不會變形變色,不會斷裂,吃起來也是筋筋道道,十分有嚼頭。很多人平時都喜歡買上幾張幹豆腐,卷着大蔥一起吃,很多外地人路過錦州也都要買上幾斤來品嘗。很多錦州當地人都吃的嘴刁了,已經不滿足于吃當地的幹豆腐了,而是選擇口感更好的虹螺岘幹豆腐。其實做法都是一樣的,隻是工藝上要更加精湛,做出來的幹豆腐也更加精緻好吃。
4、錦州小菜
錦州專門有一個做什錦小菜的工廠,做出來的什錦小菜也是銷往全國各地。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醬菜、鹹菜等100多個品種。别看小菜不起眼,可是在康熙爺年間就有了的,曾經還是皇家貢品,可以說是一個擁有悠久曆史的産物。當地人每天都離不開小菜,早上吃點清粥,配上幾個包子,再來幾碟小菜,簡簡單單的早餐,能夠帶來一天的愉快心情。很多外地人也都會買上幾袋小菜帶回家,送給親朋好友,既是一份心意,又品嘗了一方美味。
如果你有幸到錦州旅遊,一定會到筆架山欣賞美景,但也不要忘記錦州的各種美食。除了這些經典的美味以外,其實錦州還有一款馳名中外的美食,因為它太出名了,很多人都知道,是以今天沒有介紹給大家,那就是溝幫子熏雞。不過不介紹不代表它不好吃,就是因為它太好吃了,是以才會那樣享有盛名。如果到錦州,一定不要忘記買幾袋回去品嘗,那種入口即化的感覺,讓人回味無窮。
但錦州,也是一個更有趣的東北。
這裡北邊有山,南邊有海,可以吃到山珍更可以吃到海味,梭子蟹蝦爬子生蚝扇貝,以及渤海灣特有的白蚶子、海螺,絕對管夠。
腌海螺
水煮白蚶子
更重要的是,這裡的燒烤賊 好 吃 。
這次飽妹去了趟錦州,帶你看看這座傳說中的燒烤勝地,橫掃各大綜藝節目的錦州燒烤被過譽了嗎?到底應該怎麼吃?
說起東北燒烤,誰都不得不提一句錦州。
錦州燒烤出現在各種美食節目裡,這幾年在北京 ,帶着錦州二字的燒烤店也是越開越多。
在錦州本地,就有将近2000多家燒烤店,燒烤店密度比牛肉面在蘭州的還要高。
每個錦州人都是在用生命愛燒烤。走進菜市場,你會看到邊賣西瓜邊吃燒烤喝啤酒的東北大姐。
走在居民樓下,你會看到東北大哥坐樹蔭下支個爐子,行雲流水地給串刷醬翻面撒孜然粒辣椒面。
看你在拍照,還會笑着問你:這有啥可拍(pái)?來一起整幾串啊(á)?
在錦州人口中,燒烤店分為兩類,大店和小店。簡單來說,大店就是一條街上最靓的仔,裝修得金碧堂皇,門前還立一塊錦州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石頭,上面寫着“錦州燒烤”四個大字。
大店開起來氣派十足,可前飽妹連着問了好幾個錦州人去哪裡吃燒烤,他們的回答像Ctrl+c、Ctrl+v一樣:哪哪都行,就是千萬别去大店,難吃還貴。
小店則是看起來破舊,沒有抓眼球的招牌,也沒有高大上的環境,卻依然不聲不響在居民樓下開了十幾年的小燒烤店。
但大店和小店的差別絕不隻是在于地段和裝修,還在那碳爐上那一串串滋着油花,煙霧缭繞的烤串上。
在小店吃燒烤通常都會給每桌都配一個碳爐,烤串師傅把串烤到七八分熟,等到想吃的時候自己在碳爐上翻轉兩圈,看自己口味調味。相比後廚人員充足,一下子把烤串都上來,吃到後來串都涼了的大店,自己烤串的樂趣,誰烤誰知道。
桌上還會搭配錦州燒烤三件套:整頭大蒜、天津蒜蓉醬和污迹斑斑的酒起子。
多數寫錦州燒烤的文章裡,一般都會這麼形容錦州燒烤:讓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遊的,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錦州師傅烤不到。
烤繭蛹
烤繭蛹太好看了,忍不住再放一張圖:
烤鹌鹑
說錦州燒烤萬物皆可烤。是,也不全是。
有些大店對燒烤品類擴張癡迷,如果你上抖音或者快手搜尋“錦州燒烤”,每天都會看到他們的菜單更新,什麼大蔥鴨血蝦滑牛骨髓大腸,萬物皆可烤。但小店們則不同,雖然花樣不多,不過就是牛羊肉串、排骨串、雞小件(雞脆骨、雞胗、雞心等)、蔬菜和小海鮮,但樣樣精彩。
錦州肉串多是用小鐵串穿起,牛羊肉串肥瘦相間,肥肉油潤,瘦肉焦香,适合霸氣開場。
▲炭火非常旺,一不小心就容易烤糊
肉筋和闆筋也是靈魂伴侶。
排骨串則是錦州特色,選脆骨的豬排,用辣椒和麻椒腌制,烤串的焦香味混着嚼脆骨的聲響,完美。
兩串下肚,這時也許應該吃點下酒串了。
錦州地啤奪命大冰暢,雖然是哈啤旗下品牌,但産地在錦州,是錦州特有啤酒
雞小件是雞胗、雞心、雞脆骨一類的統稱。雞脆骨跟排骨串同屬同一個陣營,不以肉取勝,要的就是嚼起來嘎吱作響的快感。
雞胗通常都是醬烤,最近有些大店也開始研究起鹽焗雞胗,不像脆骨那麼生硬,倒是多了些嚼頭。
烤得幹巴巴的雞皮,焦糊的地方酥脆,雞皮和雞皮的連接配接處又筋道,反正也不占肚子,不如一下子多吃幾串。
還有雞頭、雞爪、雞脖和雞翅。
先把雞頭上最寶貴的雞冠一口撕下,然後掰開雞嘴,咬掉腦殼,慢慢吸吮光滑的雞大腦,完美。如果你愛吃豬腦花兔腦殼,你絕對應該嘗試烤雞頭。
比手大的烤全翅,用醬料腌制過後,在碳火上生烤至熟,雞皮烤的焦香,裡面的肉嫩滑又入味,什麼形象都不想顧及,扔下筷子直接上手!
雞脖各有吃法,有人把每段掰下來挨個吸吮,有人心急直接撕肉最多的一條,大快朵頤,但無論哪種吃法,都顧不得形象。
最難搞定的也許還要數雞爪,先啃掉最上面與雞腿連接配接處,然後把雞爪從中掰成兩段,吃掉肉筋,最後将每節雞爪攻略,吃到最後也分不清是在啃雞爪還是在嗦自己的手指頭。
燒烤店老闆告訴我,有一個判斷是不是錦州本地人的方法,就是看他如何點串。上來直奔牛羊肉串和雞小件的是本地人,上來先看蔬菜的,則是外地來的。雖然蔬菜看起來沒那麼重要,但不點兩個青菜,好像也不是那麼回事。
芸豆、韭菜、茄子、金針菇可以看愛好點。
幹豆腐卷一定要來一份,錦州幹豆腐做的燒烤可不是哪裡都吃得到。
特色烤大豆腐也可以來一份,軟軟嫩嫩,反正吃到最後都是下酒的消遣。
錦州靠海邊,海鮮很好,尤其錦州渤海灣附近的白蚶子和薄皮海螺屬一絕。白蚶子可水煮可辣炒,下酒絕佳。
▲在錦州,一切海鮮皆可辣炒
相比白蚶子旺盛的汁水,有嚼勁的海螺是另外一種美味。
海鮮也可以烤,但飽妹去的時候,因為沒有開海,可選的品種還不夠多。多春魚魚子爽脆奇妙,魚尾酥脆,簡直就是下酒神器。
不過好在還有一個月錦州也開海了,更多錦州海鮮在海裡向你招手哦。
可即便是來了錦州,一天三頓小燒烤,誰也吃不消。還有許多東北血統的錦州美食,來都來了幹脆就去嘗嘗。
如果你問離家的錦州人最想念家裡的什麼,如果燒烤第一,那第二絕對是豆皮。豆皮是将幹豆皮和洋芋、油豆皮、雞皮等食物,加上各種甜辣味的調料混合攪拌成一份獨特的食物。
豆皮店一般在校門口,是錦州人學生時期必吃食物。每家店有每家店的特色,比如十八中洋芋豆皮套餐分為四層,底層為洋芋片,其次是大豆皮和碎豆皮,頂層是雞皮。一層食材一層醬料,層層疊加。
八中洋芋豆皮則是将塊狀洋芋煮的軟爛,與醬料混拌在一起。
雖然各有風格,但你若是問錦州人哪家豆皮好吃,他們一定都會說,當然是自己學校門口的好吃。
賣豆皮的店鋪一般也會賣其他小吃,比如八中洋芋豆皮的醬雞架,除了有點鹹,雞架倒是煮的軟爛
但更出名的豆制品還要數錦州幹豆腐。
錦州人喜歡吃幹豆腐,且偏愛虹螺岘幹豆腐。虹螺岘其實是葫蘆島市下的一個鎮,不過與錦州很近,是以常有人以為虹螺岘在錦州。
幹豆腐分薄厚兩種,分别用來炒菜和卷菜(蔥),是以在錦州賣幹豆腐的攤位上,通常也都賣小蔥。
錦州幹豆腐壓得緊實、幹爽,口感柔和。就算空口吃也覺得美味。
每個遼甯年夜飯餐桌上都會有一盤尖椒幹豆腐
與錦州幹豆腐齊名的還有溝幫子熏雞和北鎮豬腳。
左手一熏雞,右手一隻豬腳,帶上火車絕對能收獲一整車廂豔羨的目光。
如果偏愛炸雞,也可以去錦一順買一整隻炸雞。
錦一順和白樓是錦州最出名的兩家炸雞店,錦一順除了炸雞還有熏雞和傳統點心,也很好吃。
想吃超大量的東北菜,也有。
烀餅是東北一鍋出錦州版,排骨芸豆洋芋,再配上一張張薄餅。
看起來不過普通東北菜,卻是錦州人童年的進階餐廳。
開在胡同裡的鐵闆燒是錦州的秘密基地。
油炸過的洋芋和肉段,澆上酸甜口的醬汁,放在鐵闆上滋滋作響,一口醬汁一口飯,少說也吃三大碗。
還有撒着滿滿蝦米和白蚶子的豆腐砂鍋配筋餅,靠海的城市,總是多了點鮮味。
帶着鮮味的還有錦州小菜,因為制作過程中要添加蝦油,是以又叫蝦油小菜。
吃起來鮮脆,就是有點鹹。可以在商店買工廠生産的,也可在菜市場買一份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