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桃花峪和天外村的差別在于這兩者都是登泰山的入口,并且都是免費的著名景點,其中桃花峪是自泰山西麓乘車再換乘索道登山的起點,終點在泰山頂上的天街北街。天外村是自泰山南麓乘車、再步行或換乘索道登山的起點,終點是泰山頂的入口南天門。桃花峪至天街路線比較适宜于體力差或身體不便的遊客車載(索道)攀登,天外村至南天門路線适宜于想節省部分體力的遊客,在天外村乘坐中巴車到中天門,然後再步行到南天門,換乘索道攀登的遊客非常稀少。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天外村</h1>
天外村是泰山南麓登山的兩個入口之一,另一個就是最傳統的步行登山路線入口、大名鼎鼎的紅門登山處。天外村位于環山路與龍潭路交彙處的丁字路口的北面,上面是“天圓地方”廣場,廣場上矗立12根龍柱雕塑,代表史料中記載的曾封禅泰山的秦始皇等12為帝王,龍柱中間為壁雕《唐玄宗封禅泰山圖》。站在天外村北望可見巍巍泰山群峰層巒疊嶂、綿亘起伏,不時有雲霧盤旋萦繞于山間,猶如仙境般讓人心曠神怡!
廣場下面是遊客中心,登山遊客在此可以乘坐中巴車直達中天門,盤山公路在山中蜿蜒環繞,沿途景點衆多,如龍潭水庫、白龍池、百丈崖、長壽橋、竹林寺等,或藏匿于深澗幽谷之中,或矗立于懸崖峭壁之上,争奇鬥豔,各領風騷,隔着車窗隻可走馬觀花,不能細細欣賞,實為可惜!這也是不願耗費力氣步行登山的代價,所謂有得就有失,省了氣力,自然也就失去了遍賞群景的機會!
在天外村廣場東側下面有一大峽谷,這就是著名的泰山西溪。峽谷内地勢險要,谷底是由巨型石坪和形态各異的巨石構成,常年溪水潺潺,特别是每年的豐水季節,上遊來水在此形成巨大的瀑布,猶如咆哮的白龍盤卧其間,發出陣陣嘶鳴。溪谷南側天外橋下,是中國神話中渿河的起點,水流順勢而下,穿越泰城最後彙入汶河。在峽谷上方、東側有著名景點大衆橋、馮玉祥墓,溪谷北側是天外村遊園,芬芳滿園,後面的龍潭水庫,湖光山色,是盛夏時節帶家人休閑觀光的勝境。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桃花峪</h1>
桃花峪位于泰山西麓,是西路登泰山的唯一入口。景區内環境幽靜,谷深林密,溪水長流,名花異草遍布其中,五顔六色的彩石鋪滿谷底,是天然的大氧吧,自古就有“北方小九寨”的美譽。每年的四、五月份,谷内桃花盛開,紅的、白的、紫的,姹紫嫣紅,競相綻放。元代詩人張志純曾贊其“流水來天洞,人間一脈通。桃園知不遠,流出落花紅。”可見群芳之豔麗、風光之秀美!
其中的著名景點有元君廟、彩石溪、紅雨川、黃石崖等,沿寬敞的水泥路一路前行,但見兩側是壁立萬仞的懸崖峭壁,虬枝蔓展的松樹立于涯隙之中,蒼翠的柏樹也不甘示弱地向遊客展現着它的蒼翠。谷内怪石嶙峋,溪水穿行之中,發出悅耳的聲響,彙成一個個清澈的小水潭,遊客們坐在潭邊,或伴着明媚的陽光帶孩子戲水,或把弄五彩斑斓的彩石,或捧一本書在微風輕拂中靜靜地閱讀,全然忘記了時間的存在,猶如世外桃源般的境地,怎不讓人流連忘返!
每年夏秋之際,來此觀光休閑的遊客絡繹不絕,特别是它地處104國道旁,吸引的衆多的濟南遊客到此自駕遊。累了、餓了,端坐于山水間的農家菜館,上一盤泰山姜汁荠菜、炸荷香、炒山雞,再斟上一杯泰山女兒茶,滿滿品嘗,唇齒留香,直沁心脾,可謂惬意非常!
天外村、桃花峪是登泰山的兩個入口,卻是幽靜雅麗、風景如畫,是夏季時節避暑休閑的勝地,免門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