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北較場的風雨十年(三)

此後不久,總政治部委托軍政大學(現改稱國防大學)舉辦馬列 “六本書”讀書班,艾維仁奉命帶領全區各軍級機關宣傳處長到北京解放軍軍政大學學習馬列“六本書”,從理論上繼續深入批陳整風,讀書班分甲、乙兩個班。艾維仁在甲班,主要學“共産黨宣言”和“哥達綱領批判”,“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另外, “反杜林論”,“國家與革命”和“論法蘭西内戰”等三本書為乙班課程。成都軍區學員同沈陽軍區、濟南軍區三個機關編成一個區隊,讀書學習中,結識了好幾位新戰友,其中接觸來往多些的,有沈陽軍區的宣傳部副部長李采祥、濟南軍區宣傳部副部長周克玉等,他們的理論根底厚實,工作時間比較長,水準高,素質好,在相處過程中,艾維仁深感他們很有才氣,卻沒有傲氣,很令人敬重。對軍政大學的教員備課認真,領讀和要點提示等重點突出的方法,學員們非常滿意。艾維仁深感這次一百多天的學習,是繼1955年學哲學之後的又一次基礎建設,特别是讀到原著,學習了列甯《唯物主義經驗主義》收獲更多,這真是又一次較正規的理論學習。

在北較場的風雨十年(三)

回到軍區後,艾維仁将讀書學習情況向政治部首長彙報後,上司非常重視,于1971年夏季舉辦了第一期師以上幹部讀書班。參加學習的不僅有本軍區師以上幹部,還有駐戰區的空軍、海軍、鐵道兵及軍委直屬院校等機關的師以上幹部近二百名,辦班地點是四川最美麗的園林式飯店,毛主席曾在此主持召開過成都會議的成都金牛壩飯店。因為在“文革”期間業務蕭條,長時間閑置,成都軍區在這裡辦讀書班很受飯店歡迎。他們可以有些收入,有些人氣,乃至各項業務不荒蕪。艾維仁擔任了讀書班辦公室的主任,他除了擔任一部分課程的講解工作,主要做教學組織上司工作、生活保障工作和安全保衛工作。參加學習班的幹部們的積極性很高,他們認真讀書,聯系批陳整風,讨論熱烈,促進了軍區高、中級幹部對辯證唯物論和曆史唯物論等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認識和了解。但沒有超越肯定“文化大革命”和所謂“無産階級繼續革命理論”的曆史局限。

讀書班臨近結束之前,北京的四川飯店被勒令關閉,理由是四川飯店是李井泉設在中央身邊的一個搞情報的特務機關,飯店的廚師有20多人被驅,遣回到四川金牛壩飯店。據說“文革”前中央開會期間,四川籍的一些中央上司,像朱德、陳毅、劉伯承、鄧小平、聶榮臻、郭沫若、羅瑞卿等人就動員四川省委李井泉書記:“李政委(黨内外習慣稱呼),你應當在北京開個正宗川菜酒店,我們都很想吃道地川菜,到北京開個店絕不會賠錢。”于是,四川省選調了一些知名和有獨到專長的優秀廚師到北京工作,四川飯店開業後營業很紅火,顧客盈門,當然四川籍中央上司及家人、親友也是節假日的常客。“文革”中砸爛公檢法,砸爛什麼什麼店,也将四川飯店給砸了。艾維仁所在的讀書辦公室,在學員結業後,搞了總結和收尾工作,有些同志雖不夠美食家,但卻是個“饞家”,他們鼓動艾維仁,想法讓從北京回來的大廚師們露一手,大家也好見識見識。是以在讀書班畢業後的告别茶話會上,艾維仁提出“請我們飯店和從北京回來的大廚們聯合獻獻藝,每位大廚做一道拿手菜,我們飯店的上司及主要從業人員和讀書班辦公室的同志及廚師們一塊聚個餐。”艾維仁還規定,不再采購新的東西,就用現有的東西做。同志們高興,廚師們也高興,熱烈鼓掌等待第二天午餐時大師們高水準的川菜表演!

會餐時,一邊上菜,主廚師傅一邊介紹這道菜的做法及特色。大家都知道川菜香、麻、辣味道俱全,所含的文化底蘊很深,菜的口味又很醇厚,但多是普通原料,艾維仁能記住的菜有幾道:“仔雞瓢兒白”,這道菜是仔雞用刀背砸爛,入砂鍋慢火炖,直到熬成湯後,将少量骨皮撈出,加入鮮瓢兒白,炖熟即成,特色是吃雞不見雞,仔雞瓢兒白,不肥不膩,營養全面。再有一道菜叫“六月雪”,完全用雞蛋清,加鹽、味精,少量蔥白,用炊竹沾上蛋清,散入油鍋内,即出鍋,吃起來細嫩可口,風味獨特。艾維仁此後雖說多次吃過“六月雪”,但是卻都沒有那次的好吃。第三道菜是“青龍過海”,把新鮮魚肉用刀背砸爛,入味,加蛋清調和後灌入鮮蔥葉裡,高湯煮沸,入鍋即可,此道菜雖有湯卻是一道菜,味道鮮嫩,令人久久不忘。還有“霸王别姬”(紅燒團魚、仔雞)、“雙色、鹹甜芙蓉糕”,也是一道非常可口的小吃。他回憶說,自從解放大西南,在四川先後共呆了23年多時間,這是吃川菜的一次“頂極峰餐”,主要是廚師高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