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吐魯番人們都會想起吐魯番的葡萄溝,因為那裡生産的葡萄汁多、肉嫩、含糖量高而深得人們的喜愛,來吐魯番旅遊葡萄溝是必去的景點。葡萄溝,維吾爾語中叫做布依魯克,意思是又多又好的葡萄地。

葡萄溝地處吐魯番市東北約11公裡處,是火焰山下的一處峽谷,南北長約8公裡,東西寬約2公裡,溝谷狹長而平緩;溝谷西岸,懸崖對峙,崖壁陡峭,猶如屏障呵護着這片綠地;峽谷内,溪流環繞,水質純淨,為瓜果的成長提供充足的水源。
我們是6月下旬到達吐魯番,葡萄還未成熟,但葡萄架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串串葡萄,十分壯觀。如果是8、9月份來葡萄溝邊觀賞美景,欣賞歌舞,邊吃葡萄,那可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在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是最負盛名的,有一首新疆民謠說到:“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人人誇,葉城的石榴頂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個水果之鄉,而吐魯番的葡萄又獨居榜首,可見人們對它的喜愛。
經過重新打造改進的葡萄溝景區更加溫馨宜人。與國内現在通行的做法一樣,進葡萄溝要坐景區車進入,沿途設定了多個景點供觀賞,通常最好的線路是坐車到最後一個景點,然後依次往外走。
我們到達時正是吐魯番市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暨第九屆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産周啟動儀式時期,在這裡會定時舉辦一些新疆最具民族特色的歌舞,遊人在欣賞的同時也能參與其中。
走進葡萄溝,溝谷内溪流兩側,葡萄架遍布,葡萄藤蔓層層疊疊,綠意盎然。四周果樹點綴,農家院落錯落有緻地排列在緩坡上,葡萄溝,名副其實的火洲“桃花源”。
風景秀麗的葡萄溝,以盛産優質葡萄而聞名中外。這裡主要種植無核白葡萄,還有馬奶子、紅葡萄等十數個品種。成熟後的果實呈球形、卵形、橢圓形等,有的晶瑩如珍珠、有的鮮豔似瑪瑙、有的綠若翡翠,令人垂涎。
尤其是這裡生産的無核白葡萄,以皮薄、肉嫩、汁多、味美,營養豐富,素有“珍珠”之美稱,也是晾曬葡萄幹的最佳品種。
吐魯番的獨特氣候使這裡所盛産的葡萄其含糖量高達20-24%,居世界之冠。用無核白葡萄晾制的葡萄幹,含糖量可高達60%,被人們視為葡萄中的珍品。
新疆地處我國西北内陸地區,遠離海洋,是大陸性氣候。晴天多,雨量少,氣候非常幹燥,而高山冰雪消融,給瓜果、蔬菜等農作物送來寶貴的水源。充足的日照使瓜果的光合作用加強,有利養分的積累。
夜間溫度低,農作物的呼吸作用減弱,減少了養分的消耗,這樣的環境氣候條件十分有利于瓜果等農作物的生長,是以,這裡的瓜果、蔬菜長勢特别好,瓜果也特别甜。
依山傍水的葡萄溝,這裡安靜、幽雅,溝外高溫暑熱,溝内涼爽舒适,數條葡萄長廊深邃、幽靜,遊客可信步葡萄架下,仰首盡情觀嘗珍珠般的葡萄,或在葡萄架下就着葡萄幹品嘗葡萄酒(如葡萄成熟期更美)。
在長廊的盡頭,在溝壁的懸崖上篆刻着“葡萄溝”三個鮮紅大字,格外引人注目,也是吸引遊人在此照相留念的最佳之處。
葡萄溝内的多個景點:“達瓦孜”民族園、“葡萄文化長廊”、“巴依大院”、“王洛賓音樂藝術館”、“阿凡提風情園”等,充分展現了吐魯番維吾爾族的民族風情,對了解維吾爾族悠遠的曆史文化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