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319名民女,折合賠款33萬錠白銀,這簡直就是人類的悲哀

靖康之變是指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導緻北宋滅亡的曆史事件。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并且,除徽欽二帝之外,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嫔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變導緻北宋的滅亡。

以至于,很多朋友則認為,“靖康之難”中的皇家女眷都是被金人擄走的。

實則不然。

嚴格來說,她們被皇帝和大臣們作為犧牲品,用以與金人斡旋,保留宋統。

3319名民女,折合賠款33萬錠白銀,這簡直就是人類的悲哀

靖康二年正月,宋金雙方簽署了一份協定,這份協定的具體内容為:

一、以宋徽宗、康王、宰相等六人作為人質,以皇宮中的器物抵充貢品,“準免割河以南地及汴京”。

二、以兩名公主、兩名趙氏宗女、族女、一名親王、一名宰相、兩千五百名宮女、一千五百名樂工、三千名藝妓作為人質,向金廷進獻五百萬匹銀絹,交割後将人質放還。

三、宋朝賠付金朝此戰軍費,共計一百萬錠黃金,五百萬錠白銀。若宋朝無法在十日内湊足這筆賠款,則按照每個公主、王妃一千錠黃金、宗女五百錠黃金、族女二百錠黃金,以女人抵充賠款。

3319名民女,折合賠款33萬錠白銀,這簡直就是人類的悲哀

從正月二十八日開始,宋朝開始履行協定,向金國輸送婦女。

在交接了人質後,開封府的大臣們掘地三尺,籌措賠款,然而在短短的十天内宋人根本無法湊足數額。無奈之下,徽宗、欽宗隻能按照協定約定,用婦女來抵充賠款。為了滿足金人的要求,開封府的大臣們開始将皇宮中的女眷全部送往金營,此外還将無數民女充數。這些可憐的女人“皆蓬頭垢面,不食,作羸病狀,觊得免”。

在此期間,開封府尹将擄來的五千名婦女盛裝打扮,交給金人。金人對這些女人挑挑揀揀,從中選出姿容出衆且未經人事的三千處女帶走,其餘兩千均放回開封。當然,這些未被金兵帶走的婦女,已在金營中受盡淩辱。之是以她們未被金人擄走,想必是因為她們身體虛弱無法适應長途跋涉,或姿色普通無法令金人滿意,這才逃過一劫。

除了已亡故的女性之外,任何與皇室有血緣關系的婦女,均被金人帶走,甚至連年僅一歲的女童也在此列。一些躲藏在民間的宮廷、宗室女子,也被金人先後搜出。為了驗證她們的身份,金人脅迫内侍值守皇城大門,依次對婦女身份進行點驗。根據《靖康稗史》的記載,當時被金人帶走的女性,平均年齡僅有二十歲。

3319名民女,折合賠款33萬錠白銀,這簡直就是人類的悲哀

最終,金人標明了八十三名嫔妃、二十四名王妃、二十二名公主,按照協定中的定價來看,她們抵充了十三萬錠黃金的賠款;

九十八名禦嫔、二十八名王妾、五十二名宗女、七十八名禦女、一百九十五名旁支宗女,折合賠款二十二萬錠黃金;

一千二百四十一名族女,折合賠款二十四萬八千錠黃金。

四百七十九名宮女、六百零四名采女、兩千零九十一名宮女,折合賠款一百五十八萬七千錠白銀;

兩千零七名族婦,一千三百一十四名歌妓,折合賠款六十六萬四千錠白銀;

三千三百一十九名民女,折合賠款三十三萬錠白銀。

這些可憐的女人被明碼标價,總共抵充了六十萬七千錠黃金,二百五十八萬三千錠白銀。就算是這樣,除開已經賠償的現款,宋國還欠金國三十四萬兩千七百錠黃金,八十七萬一千錠白銀。縱觀我國曆史,從未出現過這種将女人明碼标價,作為賠款的抵充物送給敵國的情況。這段曆史,是南宋人心中揮散不去的恥辱。

3319名民女,折合賠款33萬錠白銀,這簡直就是人類的悲哀

那麼,這11635名被金人擄走的婦女命運如何?

她們大多數成為金國的娼妓、奴仆,受盡欺淩,此生再也無法回歸故土,連死後都不能落葉歸根。

可以說,“靖康之難”對後世的影響巨大。

首先,這場災難銘記在每個宋人的腦海中,成了他們難以啟齒的隐痛。

其次,正因“靖康之難”的發生,南宋人才有了抵抗金兵的動力。

最後,對于南宋的理學家來說,這場災難對他們的思想觀念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民族沖突異常尖銳的特殊時期,外虜的頻繁侵略使女性首當其沖,貞節難保。那麼,該如何在這種紛亂的形勢下,守住婦女的貞節呢?

理學家們摒棄了前朝重生存而輕生存的觀念,提倡以性命守節的思想。在生死存亡之際,士大夫們也逐漸認同了這一觀念。經理學家們的反複說教,及統治者的大力推行,這種觀念貫穿了後來的封建史。

3319名民女,折合賠款33萬錠白銀,這簡直就是人類的悲哀

甚至于,到了明清兩朝,婦女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局限,大街小巷随處可見标榜貞節的牌坊。“靖康之難”遺禍無窮,以至于後來的女性在面對生存與失節的抉擇時,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殉節,而非保全性命。

參考資料:

【《靖康之難》、《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