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留平過年,感受不打折的年味

作者:梅州日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北國之春由紛紛揚揚的雪花開啟,南國之春則由街頭巷尾的年花揭幕。挂燈籠,貼春聯,擺年花、做美食……年關将至,遊走平遠城鄉,處處流露出濃濃的年味。

留平過年,感受不打折的年味

市民正在選購應節飾品。 (朱雙玲 攝)

疫情之下,這個春節注定不一般。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出省、非必要不返鄉……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不少人出行的腳步停了下來。從“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傳統情節到“為了健康,就地過年”的疫情防控倡議,今年的春節假期,大家準備怎麼過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留平過年,感受不打折的年味

在平遠縣城人民廣場的樹上已挂滿了紅燈籠 ,為節日增添了喜慶氣氛 。 (朱雙玲 攝 )

臨近春節,有一種“紅”,映得人們臉上喜氣洋洋,那就是紅紅的春聯、紅紅的燈籠。公園裡,廣場上,街道邊,大小不一的紅燈籠、中國結高高懸挂,吸引衆多市民拍照打卡。各大賣場裡,前來購買年貨的市民絡繹不絕,燈籠、對聯、中國結、牛年娃娃格外應景。在縣城環城路一家書店内,紅紅火火、琳琅滿目的新年飾品喜慶好看。商家李先生向記者介紹,充滿傳統韻味的中國結和各式紅燈籠,以及有着美好寓意的新春對聯、福字依然是市民購買首選。除此之外,仿真布藝絹花也成了人們裝點家居,扮靓新年的熱門飾品。“今年外面返鄉的人少,對生意多少有點影響,但為了大家安全,少賺點也沒事。”李先生笑言。

留平過年,感受不打折的年味

在縣城建立路一家黃粄銷售店 ,商家正在趕做黃粄 (朱雙玲 攝 )

軟糯的炸煎圓、酥香的炸馓子、可口的黃粄……處處彌漫着獨特的年味香氣。在平遠縣城一家黃粄銷售店,“梅畲黃粄”傳承人劉女士正和家人一起忙活。從早上7時開始,師傅們便一刻不停地制作,每天四五百斤黃粄都銷售一空。劉女士說,不少留在外地過年的平遠人都會通過電商平台來購買過年吃的各種小吃。“都是每天現做現賣,過年了購買需求大,為了確定供應量,店裡還增加了不少師傅進行支援。”

留平過年,感受不打折的年味

圖為市民在花圃選購蝴蝶蘭 。 (朱雙玲 攝)

随着迎春花市停辦,位于縣城老八尺路的權記花圃張老闆把年花銷售轉入自家花圃。張老闆告訴記者,得知迎春花市取消,他及時調整銷售政策,沒有囤積太多年花,目前銷售還是以傳統的蝴蝶蘭、鴻運當頭等應節年花為主,總體還算平穩。

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許多在外“打勞工”思鄉心切。家住翠擁華庭的江西南昌人高女士原計劃攜家人一起回娘家與爸爸媽媽團圓,但為了響應政府号召,高小組思慮再三後決定“就地過年”。“雖然不能回江西老家,但過年的儀式感還是必須要有的,打掃庭院、張燈結彩、張貼春聯、準備餐食一樣也不能少。”高小組說,“響應‘就地過年’号召是為了保障自己、家人和全社會的平安健康,也是為了将來更好地團圓。”

留平過年,感受不打折的年味

平遠書法家協會會員揮毫為市民送春聯。(袁志鵬 攝 )

留人先留心。春節期間,平遠總工會、人社、衛健、市場監管、文廣旅體等相關部門也紛紛行動起來,推出一系列暖心舉措,讓大家在第二故鄉也能感受“溫情暖意”,讓留平過年一樣“年味十足”,如:慰問留平過年職工、為留平過年異地務勞工員送溫暖、送春聯,推出到指定醫院享受體檢就醫優惠活動、享受景區門票優惠等文化惠民活動,豐富留平務勞工員的精神文化生活。

伴随着暖陽,行走平遠城鄉,随處可見的梅花、李花、鞭炮花、茶花……一樹接着一樹,一枝壓着一枝,即便戴着口罩,仍能嗅到那陣陣花香。

還記得去年的約定嗎?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再相聚。如今,留在他鄉的你無須擔心,一張張美圖将記錄下不一樣的暖心春節,畢竟我們隻有過好健康年才能喜迎幸福年。

願節後春暖花開,一切終将美好。

特約記者:朱雙玲 朱維佳 袁志鵬

見習編輯:肖夢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