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留平过年,感受不打折的年味

作者:梅州日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北国之春由纷纷扬扬的雪花开启,南国之春则由街头巷尾的年花揭幕。挂灯笼,贴春联,摆年花、做美食……年关将至,游走平远城乡,处处流露出浓浓的年味。

留平过年,感受不打折的年味

市民正在选购应节饰品。 (朱双玲 摄)

疫情之下,这个春节注定不一般。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出省、非必要不返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不少人出行的脚步停了下来。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传统情节到“为了健康,就地过年”的疫情防控倡议,今年的春节假期,大家准备怎么过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留平过年,感受不打折的年味

在平远县城人民广场的树上已挂满了红灯笼 ,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 (朱双玲 摄 )

临近春节,有一种“红”,映得人们脸上喜气洋洋,那就是红红的春联、红红的灯笼。公园里,广场上,街道边,大小不一的红灯笼、中国结高高悬挂,吸引众多市民拍照打卡。各大卖场里,前来购买年货的市民络绎不绝,灯笼、对联、中国结、牛年娃娃格外应景。在县城环城路一家书店内,红红火火、琳琅满目的新年饰品喜庆好看。商家李先生向记者介绍,充满传统韵味的中国结和各式红灯笼,以及有着美好寓意的新春对联、福字依然是市民购买首选。除此之外,仿真布艺绢花也成了人们装点家居,扮靓新年的热门饰品。“今年外面返乡的人少,对生意多少有点影响,但为了大家安全,少赚点也没事。”李先生笑言。

留平过年,感受不打折的年味

在县城新建路一家黄粄销售店 ,商家正在赶做黄粄 (朱双玲 摄 )

软糯的炸煎圆、酥香的炸馓子、可口的黄粄……处处弥漫着独特的年味香气。在平远县城一家黄粄销售店,“梅畲黄粄”传承人刘女士正和家人一起忙活。从早上7时开始,师傅们便一刻不停地制作,每天四五百斤黄粄都销售一空。刘女士说,不少留在外地过年的平远人都会通过电商平台来购买过年吃的各种小吃。“都是每天现做现卖,过年了购买需求大,为了确保供应量,店里还增加了不少师傅进行支援。”

留平过年,感受不打折的年味

图为市民在花圃选购蝴蝶兰 。 (朱双玲 摄)

随着迎春花市停办,位于县城老八尺路的权记花圃张老板把年花销售转入自家花圃。张老板告诉记者,得知迎春花市取消,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没有囤积太多年花,目前销售还是以传统的蝴蝶兰、鸿运当头等应节年花为主,总体还算平稳。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许多在外“打工人”思乡心切。家住翠拥华庭的江西南昌人高女士原计划携家人一起回娘家与爸爸妈妈团圆,但为了响应政府号召,高小组思虑再三后决定“就地过年”。“虽然不能回江西老家,但过年的仪式感还是必须要有的,打扫庭院、张灯结彩、张贴春联、准备餐食一样也不能少。”高小组说,“响应‘就地过年’号召是为了保障自己、家人和全社会的平安健康,也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团圆。”

留平过年,感受不打折的年味

平远书法家协会会员挥毫为市民送春联。(袁志鹏 摄 )

留人先留心。春节期间,平远总工会、人社、卫健、市场监管、文广旅体等相关部门也纷纷行动起来,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让大家在第二故乡也能感受“温情暖意”,让留平过年一样“年味十足”,如:慰问留平过年职工、为留平过年异地务工人员送温暖、送春联,推出到指定医院享受体检就医优惠活动、享受景区门票优惠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留平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伴随着暖阳,行走平远城乡,随处可见的梅花、李花、鞭炮花、茶花……一树接着一树,一枝压着一枝,即便戴着口罩,仍能嗅到那阵阵花香。

还记得去年的约定吗?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相聚。如今,留在他乡的你无须担心,一张张美图将记录下不一样的暖心春节,毕竟我们只有过好健康年才能喜迎幸福年。

愿节后春暖花开,一切终将美好。

特约记者:朱双玲 朱维佳 袁志鹏

见习编辑:肖梦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