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抗日戰争勝利76周年,雖然距離那段保家衛國、奮勇殺敵的日子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但正所謂知恥而後勇。隻有銘記曆史、反思曆史,我們才能夠昂首闊步地走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偉大征程上。
隻有緬懷先烈、銘記英勇事迹,我們才能向着榜樣學習、保家衛國、為國争光。

抗日戰争中,我們奪取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這離不開普通戰士們的頑強拼搏,也離不開将領們的身先士卒、沖鋒在前。為抗日戰争英勇獻身的進階将領有幾百位,朱家麟将軍便位列其中。
朱家麟将軍是抗日英烈,更是國共兩黨都承認的革命烈士。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從軍路的開端</h1>
1892年,朱家麟出生于河北。彼時,距離1894年甲午海戰的發生僅僅兩年。當時的中國正處于内憂外患之際,民不聊生,清政府不堪一擊。
1922年,朱家麟畢業于保定軍校第八期炮科,同時期就讀該校的還有蔣介石。另外,他還與中國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将陳誠是同桌同學。
在校時期,朱家麟為人質樸、待人真誠。尤其是面對功課時,朱家麟更是一絲不苟、腳踏實地。他深知隻有學好功課,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戰場上奮勇殺敵、趕走敵人。
畢業後,朱家麟成為了一名軍官,因為他表現優異、作戰英勇,獲得了機會在廬山軍官訓練團接受進階班的教育訓練,從這裡畢業後,朱家麟成為了一名旅長。
朱家麟出生時處于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而後在成長的過程中耳濡目染日本人殘害中國同胞的事實。是以,在他很小的時候,抗擊日本人、赢得民族解放的種子就已經深深地紮根于心。
長大後,經過了系統的訓練、再加上他自己肯下功夫,有了抗擊日本人的底氣和能力,在面對敵人時毫不手軟,很快便脫穎而出。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斬殺日寇、為國雪恥</h1>
時間很快到了1933年,時任團長的朱家麟,得知日軍進駐華北地區羅文裕附近。幾乎是下意識的決定,他很快組織起了“大刀隊”,由其下屬李振清營長擔任指揮。
在一次作戰中朱家麟利用自己豐富的作戰經驗和軍事理論知識,巧妙地借着夜色闖入敵軍陣營,殲敵數百人。而更令人欣慰的是,由于此次作戰天時地利人和都發揮得恰到好處,“大刀隊”傷亡很少,重振國威。
此次作戰最終得到了時任軍長龐炳勳的激賞,還獲得了“鐵血團”的光榮稱号。也正因如此,朱家麟将軍後來被尊稱為“鐵血将軍”。
一個人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的,每個人都是在一步一步的曆練中成長起來的,都是在面對誘惑和欲望時懂得克制、嚴格自律中成長起來的。朱家麟将軍亦然。
他不僅作戰威武神勇,在治軍上也有自己的一套,他非常懂得利用自身優勢、非常懂得在上司下屬時必須格外注重帶頭示範作用。
一個有代表性的事件便是,朱家麟将軍在駐守河南安陽時,曾經率部消滅了盤踞在當地的兩股土匪,為民除害,深得民心。更令人值得尊敬的是,成功殲滅土匪後,他下指令,當着當地老百姓的面,将查獲的數十袋煙土就地燒毀。
可能大家不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對朱家麟将軍的此番舉動,心中無太多波瀾,但在當時,一袋煙土的價格堪比一塊黃金!
即便如此,朱家麟将軍也不被金錢所惑,未曾做出喪失原則的事情。一方面是因為他深知煙土對老百姓、對整個國家的危害,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自身的品德高尚,隻為報國。
平日裡,朱家麟将軍以身示範,一雙布鞋穿破了繼續縫縫補補繼續穿,一點沒有高官的架子。也正因如此,他才更加深得士兵們和老百姓們的愛戴。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以身作則,與軍隊誓死共存亡</h1>
1937年7月,日軍發動了全面侵華戰争。朱家麟此時已是第115旅旅長,參加了知名的姚官屯之戰,而且還擊落了日軍1架重型轟炸機。
1938年2月,日本方面率軍2000人,向着臨沂東北方向迫臨,并且攻勢兇猛。“鐵血将軍”朱家麟接到指令前往莒縣。令人憂心的是,當時日軍已達到了2萬人。那麼,面對較為強大的敵人,朱家麟率領的軍隊有勝算嗎?
朱家麟沒有被困難和敵人的強大所吓倒,他很多冷靜下來、理性分析戰争态勢,選擇了最為有效的作戰方式。他指令2個步兵團去反撲,将迫臨城門的日軍趕走到了郊外。
正所謂兵不厭詐,可惡的日軍決定采取夜襲的作戰方式,他們派出一個大隊的軍力,于深夜之際向着看似守備薄弱的莒縣進攻。本來以為萬無一失的作戰方式,日本沾沾自喜地以為将大獲全勝。
然而,讓他們想不到的是,他們遇到了朱家麟這位“鐵血将軍”,中了朱家麟的騙局。自負的日軍被打得落花淚水、四處逃竄。經此一役,就殲滅敵人300餘人,繳獲300支槍支,戰果頗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英勇就義,為國犧牲</h1>
1938年5月的一個夜晚,時任少将旅長的朱家麟接到上級指令,率部掩護全軍從江蘇沛縣突圍,結果未曾想被日軍團團圍了七層。這次朱家麟是否能逃離“火海”呢?
此次作戰過程中,他亦是頑強鬥争、英勇作戰,他一直堅持到手下僅剩十幾個士兵時,搶了一輛吉普車沖向日軍。
然而,令人無比痛心的是,沖到第六層時,朱家麟和部下被團團圍住。最終,朱家麟跳下車,帶着部下與日軍開槍對射。
後果可想而知,朱家麟和這十幾位士兵全部壯烈犧牲。但他們面對強大的敵人和自己弱勢的地位,從未想到過要投降,一直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全軍突圍的第二天夜裡,朱家麟的一位本家兄弟重回戰場,背回了他的遺體,将其安葬,入土為安。人們在檢視朱家麟的遺物時,隻找到了一隻派克鋼筆,全身上下再無别的。後來在朱家麟的追悼大會上,官兵們哭得泣不成聲。
國家永遠不會忘記為國犧牲的英烈。1988年,朱家麟被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朱家麟入選抗日戰争中為國捐軀的著名抗日英烈。銘記曆史、緬懷英烈,我們才能牢記曆史、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