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嶺南巴圖魯張其光

嶺南巴圖魯張其光
嶺南巴圖魯張其光

上網搜看有關巴圖魯的網頁,看到一篇有關巴圖魯的文章,特喜歡。不覺手癢,本文用了其中的一張照片。翻看《清史稿》和《清史列傳》,看看能否發現張其光的專傳或者是合傳,結果大失所望,隻好硬着頭皮,重翻《清實錄》,摘錄《大清穆宗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毅皇帝實錄》9條,《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24條,以與知者道矣。

1、同治三年(1864)。甲子(鼠年)。

二月○辛卯

○以收複浙江桐鄉縣城。招撫出力。予都司張其光升叙。(穆宗實錄第94卷)

2、同治五年(1866)。丙寅(虎年)。

正月。○己卯

○以浙江剿辦主山洋匪獲勝。賞副将張其光巴圖魯名号。(穆宗實錄第166卷)

【按語:我讀的那篇文章說張其光是1864年被賞巴圖魯,而《清實錄》記載在1866年】

3、同治五年(1866)。丙寅(虎年)。

二月○丙辰。  

○谕軍機大臣等、馬新贻奏、巡視海口情形。酌議改造戰船。粵省軍事已定。藩司蔣益澧應否前往各一摺。官軍摉捕洋盜。全賴船械得力。方能奏效。馬新贻現拟改造紅單廣艇三十号。合之張其光原帶廣艇十隻。共計四十号。分派溫州等處各要口。并購買外國輪船一兩隻。以為遊擊雕剿之用。所籌尚屬周妥。均著照所請行。仍著馬新贻督饬沿海各将弁。就現有師船。認真巡緝。摉捕餘匪。以靖地方。毋得稍涉疏懈。本日已明降谕旨授蔣益澧為廣東巡撫。即著蔣益澧趕緊交卸起程。前赴新任。蔣益澧經朝廷擢膺疆寄。責任非輕。到任後。務将軍務吏治及籌饷各事宜。力加整頓。以期日有起色。毋得稍蹈因循積習。緻負委任。将此由五百裡各谕令知之。 (穆宗實錄第170卷)

4、同治八年(1869)。己巳(蛇年)。

六月。辛醜朔

○以記名總兵官張其光為浙江衢州鎮總兵官。(穆宗實錄第260卷)

5、同治九年(1870)。庚午(馬年)。

九月 ○庚寅

○又谕、英桂、沈葆桢奏、酌保水師人才開單呈覽一摺。輪船現既次第告成。必須有長于海戰熟于駕駛及谙習沙線風雲通曉輪機之人。方足以資得力。茲據英桂等酌保總兵黃聯開等七員。及遊擊貝錦泉一員。以備擢用。并将把總吳錫章一員。及都司吳世忠等十六員。分别請獎。均著照所請給予獎勵。該員等尚未著有勞績。此次破格給獎。藉資觀感。英桂、沈保桢、務當督饬各該員等實力講求。以資驅策。國家不惜數百萬帑金。創制輪船。原以籌備海防。期于緩急足恃。現在已成之船。必須責成李成謀督率各員弁駕駛出洋。認真操練。技藝愈精。膽氣愈壯。方足備禦侮折沖之用。至所稱棟調弁兵配置設定輪船常川訓練之處。即著會議章程。迅速具奏。需用槍炮等件。亦當悉心講究。認真制造備用。英桂另片奏保總兵張其光等二員。已交軍機處與黃聯開等一并存記矣。将此各谕令知之。 (穆宗實錄第291卷) 

6、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雞年)。

三月○壬午

○福建台灣鎮總兵官林宜華撤任。調浙江定海鎮總兵官張其光為福建台灣鎮總兵官。擢江南京口右營遊擊郭定猷為浙江定海鎮總兵官。 (穆宗實錄第350卷)

7、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狗年)。

六月。○辛卯。

○又谕、沈葆桢等奏、倭情叵測。續籌防務情形一摺。日本複到輪船一隻。裝兵二百餘人。帶有鐵練農器等件。又有輪船駛往後山一帶。其為意存觊觎。悍不旋師。自不待問。亟應厚集兵力。益嚴儆備。庶有以杜其詭謀。提督唐定奎一軍。著李鴻章檄令。星速拔隊。兼程前進。不得稍涉延緩。緻誤事機。并著沈葆桢、李宗羲、張樹聲、遵奉前旨。分别饬調船隻。妥為豫備。俾得迅到防所。以壯軍威。台灣南北路防守事宜。均甚緊要。澎湖守備空虛。現添募勇丁一營。是否足資捍禦。沈葆桢等務當督饬張其光、夏獻綸等妥籌布置。嚴密防守北路淡水等處。前谕羅大春前往督防。該提督此時當已渡台。并著該大臣等與之會商。相機籌辦。日本遣人往句卑南社。番目經沈葆桢等将該番目陳安生等招緻來郡。潘霨現拟駐營鳳山。就近相度形勢。次第撫綏。惟日本狡詐多端。既約牡丹社生番議和。并以王字社生番不肯議和。有進兵往攻之說。沈葆桢應等如何聯絡番衆。俾不至為彼族煽惑之處。務宜設法妥辦。福州廈門一帶。文煜、李鶴年、王凱泰、現在如何籌防。著即區畫周密。詳悉奏聞(穆宗實錄第367卷)

8、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狗年)。

七月。丙辰。

○谕軍機大臣等、沈葆桢等奏、續陳防務。暨撫番開路情形。并查辦倭人失銀案各摺片。日本兵船。仍在龜山等處。相持日久。尚未退兵。現在羅大春、黎兆棠、均已到台。沈葆桢已饬張其光等開通山路。潘霨亦前往鳳山督練新軍。催集民團。綏撫番社。并饬地方官豫籌客兵薪米。各省輪船陸續駛回。唐定奎一軍。不日亦可趕到。刻下台飓時作。琅峤難泊輪船。龜山倭營又當風沖。彼族正在進退維谷之際。著沈葆桢、文煜、李鶴年、王凱泰、潘霨、酌度情形。審慎籌畫。能使倭船迅離台境。則諸務皆易為力。柳原前光在都。經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與之凱切辯論。該使臣語意枝梧。尚未就緒。沈葆桢等務宜乘此兵釁未開。速為布置。一面撫馭番衆。一面厚集兵力。俾壯聲威。所有商購船械等事。是否已有端緒。著即迅速籌辦。毋失機宜。倭人劉穆齋失銀一案。并著饬令夏獻綸迅行辦結。毋令彼族狡展。藉故耽延。将此由六百裡密谕沈葆桢、文煜、李鶴年、王凱泰、并傳谕潘霨知之。

(穆宗實錄第369卷)  

9、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狗年)。

八月。○壬申。

○谕軍機大臣等、沈葆桢等奏、台灣近日情形。力籌防務。并北路倭案辦結。屯番槍傷生番。現饬嚴辦。及閩廠輪船懇準續造各摺片。日本兵船。在後灣楓港一帶。日以蓋兵房掘濠溝豎竹圍為事。意圖招誘番衆。恫噶村民。日久相持。情形漸怯。在淮軍業經到台。羅大春已抵蘇澳。夏獻綸招募楚勇亦已成軍。澎湖地方。現借海關淩風輪船。駐彼教習。閩廠六船。随同操練。防務漸臻嚴密。彼族自無隙可乘。惟中路水沙連秀姑巒一帶。為全台适中之區。地方最為緊要。刻下該處社□□竂。竟有教堂數處。并有逃匪逋匿其閑。難保倭族不暗為句通。肆其煽惑。沈葆桢等現拟募兵前往。即著與文煜、李鶴年、王凱泰、潘霨、迅速籌商。妥為調派。一面撫綏番衆。摉捕匪徒。一面開路設防。力求固守。毋使倭族得售其奸。斷我南北之路。安平炮台。并著沈葆桢等設法興築。台城倒塌千有餘丈。現經發款分修。著即饬令周懋琦等認真經理。務期修築鞏固。不準草率從事。電線雖可緩圖。鐵甲船必不可少。即使議購有成。将來仍應鸠工自造。目前尤須講求駕駛之法。沈葆桢等惟當切實籌辦。力圖自強。閩廠輪船。即照所請。準其續行興造得力兵船。以資利用。北路倭案。已經辦結。沈葆桢等請将稅務司好博遜酌給獎勵之處。著該衙門議奏。屯番槍傷生番。亟宜速為查辦。張其光正在下淡水一帶。辦理招撫事宜。何以聞信不即行馳往拏辦。迨回郡城後。複不與沈葆桢言及。實屬不知緩急。此案關系撫番全局。豈容置若罔聞。著沈葆桢等嚴饬張其光。将屯番拏獲懲辦。以安人心。傥該總兵再複辦理颟顸。即著沈葆桢等據實奏明。從嚴參處。将此由六百裡密谕沈葆桢、文煜、李鶴年、王凱泰、并傳谕潘霨知之。(穆宗實錄第370卷)

1、光緒三年(1877)。丁醜(牛年)

夏四月。○己亥。

○谕軍機大臣等、丁日昌奏。攻破率芒番社。分别剿撫并辦理礦務電線情形。回省籌辦饷事各摺片台灣南路率芒社番人。恃險負嵎經總兵張其光、道員方勳帶兵進攻。破其巢穴。并将南屏心麻等社。亦皆歸順丁日昌所拟善後章程六條。尚屬周妥著即責成委員認真辦理。不得有名無實此次進攻。番社。都司林新未能得力。著即革職仍留營效力。在事出力之總兵張其光著賞穿黃馬褂。道員方勳。著賞布政使銜。其餘出力及傷亡員弁。準其彙案奏請獎恤。雞籠等處煤磺各礦。業經辦有頭緒。仍著饬令道員葉文瀾。悉心講求。廣為開采。以裕利源台灣拟設電線。以通文報并著妥為籌辦。台軍饷需短绌嘩潰堪虞。丁日昌現既回省著何璟、丁日昌、和衷商搉。先其所急俾資接濟。吳贊誠現在亦回省城。著仍遵三月二十五日谕旨。前赴台灣将防務事宜。暫行接辦。丁日昌俟病體稍痊。及饷事籌有端緒仍即渡台駐紮。以專責成将此由六百裡各谕令知之。(德宗實錄第50卷)

2、光緒三年(1877)。丁醜(牛年)。

八月。○丙午。 

○調福建福甯鎮總兵吳光亮為福建台灣鎮總兵官。以福建台灣鎮總兵張其光為福建福甯鎮總兵官。(德宗實錄第56卷)

3、光緒七年(1881)。辛巳(蛇年)。

三月○甲戌。

○浙江巡撫譚鐘麟奏。請準張其光緩交提篆。黃少春治喪事畢。再赴署任。又奏。請将杭州織造文桂開複解帛逾限原□□□爾□處分。均從之。 (德宗實錄第128卷)

4、光緒七年(1881)。辛巳(蛇年)。

五月。○己巳。

浙江巡撫譚鐘麟奏提督黃少春請假回籍葬親。得旨。黃少春著賞假五個月回籍。假滿即回署任。所有水陸防營。著張其光等認真訓練。毋稍疏懈。(德宗實錄第130卷) 

5、光緒八年(1882)。壬午(馬年)。

八月。甲寅朔。

○調福建福甯鎮總兵張其光為浙江溫州鎮總兵官。浙江溫州鎮總兵關鎮國為福建福甯鎮總兵官。(德宗實錄第150卷) 

6、光緒十年(1884)。甲申(猴年)。

秋七月。○乙卯。

○谕軍機大臣等、電寄穆圖善等、閩省戰事。何璟等電報稀少。且未明晰。頃據張佩綸等報初三戰狀。稍覺詳明。此次雖有挫失。諸将士誓死苦戰。毀損敵船。其氣尚壯。應獎應恤。趕緊查奏。法船雖退。難保不再來。目前援軍未集。惟有趕募本地壯勇。以助兵力。帶兵各員。如吳鴻源、吳光亮、熟悉閩省情形。察看何人得力。即迅速調遣。張其光、貝錦泉、雖不在閩。亦可檄調。如洋械不敷。即用擡炮排槍。亦可濟急。前發内帑銀。穆圖善領四萬兩。何璟等領二萬兩。張佩綸領四萬兩。确查有功之人。分别酌賞。初三以後。馬尾及長門戰守情形。著何璟等詳細奏聞。同辦一事。惟和乃濟。該将軍督撫及張佩綸等。如各存意見。以緻偾事。定即從重治罪。懔之。(德宗實錄第189卷)

7、光緒十年(1884)。甲申(猴年)

十一月。○丙寅。

○以本年恭逢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皇太後五旬萬壽。賞京外大員年逾八十老親。浙江溫州鎮總兵張其光之母阮氏扁額、曰萱蔭延芳。署江南福山鎮總兵太湖左營副将雷玉春之母張氏扁額、曰揄翟翔華。并各賞珍玩交绮有差。(德宗實錄第198卷)

8、光緒十二年(1886)。丙戌(狗年)

十一月。○己亥。 

○浙江溫州鎮總兵張其光開缺養親。以記名總兵周振邦為浙江溫州鎮總兵官。(德宗實錄第234卷)

9、光緒十九年(1893年)癸巳(蛇年)。

二月。○甲寅朔。 

○以才堪佐治。予文職浙江溫處道趙舒翹等五員。武職總兵張其光等五員。軍機處存記。(德宗實錄第321卷)

10、光緒十九年(1893年)癸巳(蛇年)。

三月。○壬子。 

○以前浙江溫州鎮總兵張其光為福建澎湖鎮總兵官。(德宗實錄第322卷)

11、光緒十九年(1893年)癸巳(蛇年)。

秋七月○癸巳。

調湖南綏靖鎮總兵韓晉昌、為江南福山鎮總兵官。福山鎮總兵陳海鵬、為湖南綏靖鎮總兵官。福建澎湖鎮總兵張其光、為浙江溫州鎮總兵官。溫州鎮總兵周振邦、為福建澎湖鎮總兵官。(德宗實錄第326卷)

12、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馬年)

春正月。己卯

○又奉懿旨。本年予六旬慶辰。在廷臣工。業經降旨加恩。因念各省文武大臣。有久膺重寄。卓著勳勞者。允宜同膺懋賞。大學士直隸總督李鴻章、著賞戴三眼花翎。伊子李經邁、著以員外郎用。兩江總督劉坤一、著賞戴雙眼花翎。陝甘總督楊昌浚、著賞加太子太保銜。四川總督劉秉璋、閩浙督譚鐘麟、均著賞加太子少保銜。湖廣總督張之洞、著交部從優議叙。兩廣總督李瀚章、著賞加太子少保銜。雲貴總督王文韶、著賞戴花翎。并交部從優議叙。河東河道總督許振祎、漕運總督松椿、均著交部從優議叙。江蘇巡撫奎俊、安徽巡撫沈秉成、山東巡撫福潤、山西巡撫張煦、河南巡撫裕寬、陝西巡撫鹿傳霖、甘肅新疆巡撫陶模、浙江巡撫廖壽豐、福建台灣巡撫邵友濂、江西巡撫德馨、湖北巡撫譚繼洵、湖南巡撫吳大澂、廣東巡撫剛毅、廣西巡撫張聯桂、雲南巡撫譚鈞培、貴州巡撫崧蕃、均著交部從優議叙。盛京将軍裕祿、著賞加尚書銜。吉林将軍長順、黑龍江将軍依克唐阿、西安将軍榮祿、甯夏将軍鐘泰、江甯将軍豐紳、杭州将軍吉和、荊州将軍祥亨、廣州将軍繼格、均著交部從優議叙。福州将軍一等繼勇侯希元、著賞戴花翎。成都将軍恭壽、綏遠城将軍克蒙額、伊犁将軍長庚、定邊左副将軍永德、熱河都統慶裕、察哈爾都統德銘、直隸提督葉志超、均著交部議叙。陝西提督雷正绾、甘肅提督周達武、烏魯木齊提督董福祥、均著賞加尚書銜。江南提督譚碧理、著賞加太子少保銜。浙江提督馮南斌、福建水師提督楊岐珍、均著賞加尚書銜。福建陸路提督黃少春、著賞加太子少保銜。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陸路提督唐仁廉、均著賞加尚書銜。廣西提督蘇元春、著改為二等輕車都尉。湖北提督吳鳳柱、革交部議叙。湖南提督婁雲慶、四川提督宋慶、雲南提督馮子材、貴州提督羅孝連、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均著賞加尚書銜。河南北鎮總兵劉盛休、廣東南韶連鎮總兵方友升、高州鎮總兵左寶貴、北海鎮總兵王孝祺、廣西右江鎮總兵張春發、柳慶鎮總兵馬盛治、雲南開化鎮總兵蔡标、昭通鎮總兵何雄輝、貴州安義鎮總兵蔣宗漢、古州鎮總兵丁槐、威甯鎮總兵蘇元瑞、均著賞戴雙眼花翎。直隸正定鎮總兵徐邦道、山西太原鎮總兵聶士成、河南南陽鎮總兵崔廷桂、歸德鎮總兵楊玉書、甘肅甯夏鎮總兵衛汝貴、江南淮揚鎮總兵潘萬才、江西九江鎮總兵米淮森、福建福甯鎮總兵曹志忠、廣東瓊州鎮總兵滕嗣林、湖北宜昌鎮總兵傅廷臣、均著賞給如意一柄。用寶壽字一方。直隸馬蘭鎮總兵文瑞、泰甯鎮總兵志元、通永鎮總兵吳育仁、宣化鎮總兵王可升、山東登州鎮總兵章高元、兖州鎮總兵田恩來、曹州鎮總兵王連三、陝西陝安鎮總兵姚文廣、漢中鎮總兵孫金彪、甘肅西甯鎮總兵鄧增、江南蘇松鎮總兵張景春、福山鎮總兵韓晉昌、浙江溫州鎮總兵張其光、福建汀州鎮總兵宋德勝、湖南永州鎮總兵賈起勝、雲南鶴麗鎮總兵岑有富、臨元鎮總兵姜桂題、長江水師湖南嶽州鎮總兵張捷書、湖北漢陽鎮總兵高光效、江西湖口鎮總兵柳金源、江南瓜州鎮總兵謝浚畬、狼山鎮總兵曹德慶、北洋海軍左翼總兵林泰曾、右翼總兵劉步蟾、均著賞給用寶壽字一方。大卷八絲緞二疋。直隸大名鎮總兵吳殿元、天津鎮總兵羅榮光、山西大同鎮總兵程之偉、陝西延綏鎮總兵蔣雲龍、河州鎮總兵湯彥和、甘肅肅州鎮總兵李培榮、涼州鎮總兵張永清、伊犁鎮總兵張俊、阿克蘇鎮總兵黃萬鵬、江南徐州鎮總兵陳鳳樓、安徽壽春鎮總兵任祖文、皖南鎮總兵李占椿、江西南贛鎮總兵何明亮、浙江處州鎮總兵陳濟清、衢州鎮總兵喻俊明、定海鎮兵陳永春、海門鎮總兵孫昌凱、福建漳州鎮總兵侯名貴、建甯鎮總兵秦懷亮、澎湖鎮總兵周振邦、台灣鎮總兵萬國本、南澳鎮總兵劉永福、廣東潮州鎮總兵劉世俊、碣石鎮總兵鄧萬林、廣西右江鎮總兵董履高、湖北鄖陽鎮總兵何長清、湖南鎮筸鎮總兵周瑞龍、綏靖鎮總兵陳海鵬、四川重慶鎮總兵錢玉興、建亓鎮總兵劉士奇、松潘鎮總兵陳金鳌、川北鎮總兵何乘鳌、雲南騰越鎮總兵張松林、貴州鎮遠鎮總兵和耀曾、均著賞給用寶福字一方。小卷八絲緞二件。前甘肅新疆巡撫劉錦棠、著晉封一等男爵。前福建台灣巡撫劉銘傳、著開複革職留任處分。(德宗實錄第332卷)

【按:這一年,慈禧太後六旬慶辰,老太後先後對内廷妃嫔、王公貴族、在廷臣工,南書房上書房各員、各省文武大臣、蒙古王公、軍機章京共七個批次大肆封賞。張其光在第五批次内。與此同時,本年與下一年先後發生下列大事:中美華工條約簽訂,日軍侵入北韓,日軍占領北韓王宮,中日甲午戰争爆發,豐島海戰爆發,牙山戰役爆發,平壤戰役爆發,黃海海戰爆發,日軍侵占九連城,金州戰役爆發,日軍攻陷大連,旅順戰役爆發,帝後黨争爆發,遼陽保衛戰,威海衛激戰,北洋海軍覆滅。】

13、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馬年)

六月。○己酉。

○以浙江溫州鎮總兵張其光為浙江提督。(德宗實錄第342卷)

14、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馬年)

六月○甲戌。

○又谕、電寄廖壽豐、電奏已悉。所有鎮海定海防務。著派張其光總統。該撫現拟添募十營分布。著照所請行。(德宗實錄第43卷)

15、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馬年)

七月○庚子。

○浙江巡撫廖壽豐奏、續等浙洋要區情形。下所司知之。  

○又奏、鎮海為浙江屏蔽。定海孤懸海上。又為鎮海咽喉。應歸提督張其光總統。(德宗實錄第345卷)

16、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馬年)

八月○戊辰。

○浙江提督張其光奏請陛見。得旨、刻下海防緊要。即著将訓練守備事宜。認真籌辦俟防務稍松再行來京陛見。(第347卷)

17、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馬年)

九月。○癸未。

○浙江巡撫廖壽豐奏、參将吳傑、前在鎮海炮台立功。形勢熟悉。現饬令總管鎮海口南北兩岸炮台。聽候提臣張其光節制。報聞。(德宗實錄第348卷)

18、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馬年)

九月○戊戌。

○又谕、有人奏、台浙兩省防務緊要。撫臣均難勝任一摺。據稱台灣現署撫臣唐景崧與邵友濂素不相能。甫接署任。即欲将邵友濂所派各軍統領。全行更換。傥與楊岐珍、劉永福、不能和衷。安能制敵。至浙江巡撫廖壽豐、當海防吃緊。乃以全省軍務。委之提督張其光。以營務處委之一候補知縣。恐有疏虞。請饬認真辦理等語。台灣浙江兩省防務。為東南全局所關。前因台灣巡撫一時。難得其人。令唐景崧暫行權篆。傥舉動任性。必誤事機。廖壽豐未谙軍旅。籌辦一切。是否合宜。朝廷均深廑系。著譚鐘麟确切查明該署撫等、能否勝任。據實具奏。不準稍有瞻徇。原摺著鈔給閱看。将此谕令知之。尋奏、目前台浙防務。唐景崧、廖壽豐、辦理尚無不合。報聞。(德宗實錄第350卷)

19、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馬年)

十月○辛未。

谕軍機大臣等、有人奏、浙江防軍。半多虛額。請饬查核一摺。據稱此次海防事起。新募營勇。祗足補舊營之虛額。新加練軍。亦不足數。總領統帶。号令不一。教習哨長。不谙訓練。甯波防勇。僅防道署。而明火搶劫。置若罔聞。定防水師廣勇等項。徒供張其光護從。而地方騷擾不恤。有名無實。虛耗饷糈等語。倭寇狡詐異常。北洋封凍。難保不竄擾南洋。若如所奏情形。防軍全不足恃。恐緻贻誤事機。著廖壽豐嚴加整饬。如查有前項情弊。立即參辦。毋稍徇縱。另片奏、元凱超武輪船。僅供大吏來往差使。并不巡緝洋面。該船兩次修造等費。浮冒甚钜。系支應局司道與同知餘乾樞。通判貢廷桢。朋比侵漁等語。著廖壽豐一并查明。據實具奏。不得稍涉含混。原摺片著鈔給閱看。将此谕令知之。(德宗實錄第352卷)

20、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馬年)

十一月。○癸未。

○又谕、電寄譚鐘麟、有人奏、浙江防軍。半多虛額饬據廖壽豐查覆。尚無此弊。惟提督張其光、馭下稍寬等語。現在海防緊要。必需軍令嚴明。方能整饬張其光能否勝任。著譚鐘麟據實覆奏。毋稍瞻徇。電寄  

○又谕、電寄廖壽豐、電已悉。馮子材業準張之洞奏調前赴江南。所有浙省海防。著處州鎮陳濟清。幫同張其光認真經理。不得稍涉寬縱。(德宗實錄第353卷)

21、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羊年)

二月○辛未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據廖壽豐奏遵查浙江防軍被參各款。據實覆陳一摺。該省新舊各軍。雖無虛額情弊。惟防營總期得力方可備緩急之用當此外侮日迫。更須切實講求。著廖壽豐轉饬提督張其光、會同總兵陳濟清、督饬營哨各官。勤加訓練随事整頓。以期有備無患。将此由五百裡谕令知之。(德宗實錄第362卷)

22、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羊年)

閏五月 ○丁未

○谕軍機大臣等、有人奏浙省盜風熾肆請饬認真摉捕一摺。據稱浙江洋面。劫案疊出。上年岱山剪刀坪一帶。盜匪與台州漁戶構釁。幾釀钜禍。舟山航船。去冬亦被行劫。内地如鄞縣之小溪橫溪大嵩。奉化之忠義松林等處。皆成盜薮。慈溪縣城廂。本年春閑被搶之家。不下數十姓。有盜首尤田雞者。在奉化招集匪徒三四百人。白晝虜掠。出入乘坐官轎。漁船出行。必須領其盜照。方可開駛等語。果如所奏。實為地方之害。著廖壽豐嚴饬文武員弁。認真巡查。實力摉捕以靖盜風。并将尤田雞一名。嚴拏務獲。從嚴懲辦。州縣官有諱飾消弭。廢弛捕務者。并著即行奏參。

另片奏、鎮海口防營徒糜帑項。提督張其光昏耄廢弛。副将費金绶、知府馮相榮。惟以吸食鴉片煙為事。參将鄧骢保日事賭博。在營納妾。并幹預地方訟事。總辦支應局縣丞吳元鼎。挾妓飲酒。毫無顧忌。堵塞海口。需用船隻木樁勒索浮冒等語。著廖壽豐确切查明。據實具奏。毋稍徇隐。至所稱此項防軍毫無紀律。裁撤恐滋事端。請饬籌備饷銀于資遣時。派員押送用輪船載往原籍等語。并著廖壽豐妥籌辦理。免滋擾害。原摺片著鈔給閱看。将此谕令知之。(德宗實錄第369卷)

23、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羊年)

秋七月。○癸卯

谕軍機大臣等、電寄慶裕等、電奏已悉。領事拟約辦法七條。内多窒礙自應分别準駁。獲犯六十餘名有确供者。不及十人。其未獲各犯仍著嚴拏務獲。毋任漏網。此事總期設法速了。免生枝節。本日據龔照瑗電奏、會審不合公法。觀審西例有之。慶裕。邊寶泉即可堅持此說。妥為辦理電寄甲辰。谕内閣、前據給事中張嘉祿奏、浙省盜風熾肆。并奏參提督張其光等。當經谕令廖壽豐确查具奏。茲據奏稱浙江台州土匪。上年經防軍兜剿匪蹤竄匿鄰境。緻甯波府屬之奉化縣。時有劫奪案件。疊經嚴饬文武各員。分别緝拏。惟匪首尤田雞、尚未弋獲。著廖壽豐饬屬勒限嚴緝。該地方官。傥有諱飾情事。即行從嚴參辦。提督張其光、查無廢弛之處。總兵費金組、知府馮相華、并無嗜好。均著免其置議。玉環營參将鄧骢保、查有在營納妾情事。著撤去輪船管帶。開缺以守備降補。縣丞吳元鼎年輕尚氣。不知遠嫌。著即行革職。勒令回籍。(德宗實錄第372卷)

24、光緒二十二年(1896)。丙申(猴年)

十二月 丙戌

○予故浙江提督張其光恤典。子世銘以同知用。祖耀以員外郎用。(德宗實錄第399卷)

【按:對于張其光的生年,有的說是1829年,還有的說是1831年。卒年是1895年。如果他活了66歲的話,似乎生年應該是1829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