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教科書一筆帶過的123年,惡魔橫行!(1)

文/食堂

曆史教科書一筆帶過的123年,惡魔橫行!(1)

01 一統北方

建興四年(316年)十一月十一日,西晉正式滅亡,整個天下四分五裂。

主要幾個勢力有:漢趙劉聰、江東(東晉)司馬睿、成漢李雄、前涼張寔(張軌已于建興二年去世,其子張寔繼位)、晉陽劉琨,秦州司馬保。

至于其他亂七八糟的流民、胡人勢力就不多說了,數都數不清。

這麼多勢力,最強的當然是劉聰的漢趙了。

劉聰挺能的,老爹劉淵沒完成的任務居然被他完成了,一舉滅掉西晉,皇帝都殺了倆(晉懷帝、晉愍帝)。

滅了西晉之後,劉聰開始準備剪滅其他勢力了。

南方的司馬睿、李雄,他鞭長莫及,顧不上,那就先掃平北方,再做打算。

02 劉琨敗亡

北方勢力,首先出事的就是劉琨。

自劉淵起事以來,劉琨就鎮守晉陽,死死牽制漢趙,使得漢趙一直沒能完全控制并州,劉淵、劉聰父子倆對這個讨厭至極的劉琨是恨之入骨。

劉琨可謂是西晉王朝的中流砥柱,沒有劉琨,西晉早就完蛋了。

可惜,劉琨實力有限,隻能牽制漢趙,他有心救晉,卻每每力所不及。

更遺憾的是,劉琨天天跟與漢趙打仗,有勝有負,實力越來越弱,隻能據守晉陽,甚至晉陽一度失守,劉琨的父母都遇害了,真是時也命也。

更逗的是,劉琨都做到自己的極緻了,西晉接連出事,老是叫他去救火,劉琨無怨無悔,竭盡全力,挽狂瀾于既倒。

劉曜率兵攻打長安的時候,司馬邺不是下令天下諸侯勤王嗎?

劉琨剛得到了代國的大力支援,準備去拉司馬邺一把。

慢着,代國是哪路神仙?

代國其實是鮮卑人,當時有好幾個鮮卑部落割據一方。

段部鮮卑占據遼西和幽州;慕容鮮卑盤踞遼東。

再算是什麼宇文鮮卑,秃發鮮卑、乞伏鮮卑,吐谷渾鮮卑(慕容廆庶兄、河南王慕容吐谷渾所見,國境在甘肅青海一帶,這個國家很奇葩,從313年活到了663年,唐高宗時期才被吐蕃所滅),不知不覺間鮮卑人成為影響天下大勢走向的重要力量。

曆史教科書一筆帶過的123年,惡魔橫行!(1)

而代國就是割據徑北的拓跋鮮卑。

建興三年(315年),司馬邺封劉琨的鮮卑兄弟拓跋猗盧為代王。

十六國最後的赢家——北魏的前身代國就此正式建立!

此時拓跋鮮卑很有職業道德,西晉給了他王位,他就效忠西晉。

代國給了劉琨三萬戶人口(有漢人、也有烏桓人)、十萬頭馬牛羊。 劉琨大喜,親自到平城接納撫慰,恢複了兵馬。

于是,當劉琨接到勤王令之後,忠心耿耿的他,馬上準備南攻平陽,以解長安之圍。

劉聰一看,這還了得,來人,誰給朕拔了這眼中釘,肉中刺?

誰能來?

答案是漢趙第一大将石勒!

很快,在劉曜猛攻長安的同時,石勒率兵進攻樂平太守韓據于坫城(今山東昔陽西南)。

韓據趕緊向劉琨求救,劉琨一看,石勒來得好快,不行,必須得救。

這時,他的部将箕澹、衛雄覺得代國給他的兵馬,魚龍混雜,人心不齊,貿然出擊,兇多吉少,搞不好老家都守不住。

于是,他們勸劉琨不要主動進擊,守住太行天險就行了。

劉琨打了一輩子仗,這個道理他會不懂嗎?

可石勒等得起,他等不起,他急于擊敗石勒,轉攻平陽,進而解救長安。

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為了大晉,他粉身碎骨也要走一趟。

劉琨拒絕了最符合他利益的建議,部将箕澹率步騎兩萬為前鋒, 自率軍進駐廣牧(今山東壽陽北)為後援,決定和石勒來個速戰速決。

石勒瞧準劉琨這個心理,以孔苌為前鋒都督,據險并設疑兵于山上,以輕騎出戰,佯敗而退。

箕澹縱兵追擊入伏中,以逸待勞的石勒前後夾擊,大破澹軍,獲铠馬萬計。

箕澹等率殘騎千餘奔代郡,韓據棄城逃走。

石勒立刻進軍,攻占陽曲,晉陽告急,劉琨所部大為震驚。

這年十二月初一日,劉琨長史李弘向石勒投降,晉陽就這樣丟了。

03 天下奇冤

劉琨兵敗後,困在晉中腹地,進退失據,茫然無措。

其實,這時候如果石勒想殺劉琨,劉琨就死定了。

但是,石勒是個念舊之人。

曆史教科書一筆帶過的123年,惡魔橫行!(1)

石勒早年被賣為奴隸,與他的母親王氏離散,已經有很多年不見了。

劉琨是個有心人,一到了并州,便派人到處查訪,終于将王氏找到,然後帶到自己的府中,像對待王氏像親生母親一樣。

等石勒稱雄河北時,劉琨便派人把石勒的母親送去,并附勸降信一封,希望石勒能"共扶晉室"。

扶晉?

這不開玩笑嘛,石勒當然不會答應,派人給劉琨回送了珍珠寶馬,拒絕了劉琨的勸降。

劉琨見了石勒的回信,長歎一聲道:"這是上天不保佑晉朝啊!"

但一碼歸一碼,劉琨送母之恩,石勒記住了,是以他沒有斬盡殺絕。

沒殺歸沒殺,石勒還是漢趙的臣子,他不可能讓劉琨繼續呆在并州。

劉琨也是個明白人,石勒已經手下留情了,也不能讓他難做,再說石勒不殺他,劉聰不會派其他人嗎?事已至此,再呆在并州隻能是死路一條。

劉琨死前歎道:“處仲(王敦)使來而不我告,是殺我也。死生有命,但恨仇恥不雪,無以下見二親耳”

壯志難酬的劉琨,在絕望中給外甥盧谌寫下一曲悲歌——

《重贈盧谌》

握中有懸璧,本自荊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 鄧生何感激,千裡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 重耳任五賢,小白相射鈎。 苟能隆二伯,安問黨與雠? 中夜撫枕歎,想與數子遊。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夢周? 誰雲聖達節,知命故不憂。 宣尼悲獲麟,西狩涕孔丘。 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 時哉不我與,去乎若雲浮。 朱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 狹路傾華蓋,駭驷摧雙辀。 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就這樣,晉朝的大忠臣,沒死在敵人手裡,反而冤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04 咎由自取

司馬保一聽這個消息,怒了,不再給長安送吃的。

張寔的手下張诰告訴他:“南陽王,國之疏屬,忘其大恥而亟欲自尊,必不能成功。晉王近親,且有名德,當帥天下以奉之。”

原來司馬睿是司馬懿三子司馬伷之孫,司馬保是司馬懿四弟司馬馗之孫。

司馬保不管這套,你不支援我,我自己來。

此時漢趙的皇帝是劉曜,并且他将漢趙國都遷到了長安。

他一看隔壁小鄰居司馬保稱晉王了,立馬就火了,之前沒空理你,你還做妖了。

05 段部鮮卑

“據有遼西之地,而臣于晉。其所統三萬餘家,控弦上馬四五萬騎。”

段匹磾的父親段務勿塵是段部鮮卑第三任首領。

拿人錢财,與人消災,段部鮮卑積極參與八王之亂,随王浚一起南下,将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拉下馬,功勳赫赫。

第二年,段務勿塵去世,世子段疾陸眷成為部落第四任首領。

段務勿塵最厲害的功夫是生兒子,其中最厲害的就是段匹磾和段文鴦,段文鴦是段部部落的戰神,段匹磾是智囊。

結果這一仗,段部鮮卑慘敗,帳下猛将、段疾陸眷的堂弟段末波被俘。

戰後,段疾陸眷為救段末波不顧段文鴦的反對,和石勒媾和,段家兄弟和石虎結拜成兄弟,不再參與王浚和石勒之争。

這讓王浚大為惱火,我是你們外公,你們這群養不熟的白眼狼,是要鬧哪樣兒?

建興元年(313年),王浚聯合拓跋鮮卑、慕容鮮卑,攻打段部鮮卑,雙方互有勝負,段部鮮卑吃了不小的虧。

建興二年(314年),王浚被石勒給弄死了,幽州刺史劉翰不想依從石勒,于是歸附段匹磾。

段匹磾随即進駐薊城。

等到劉琨來投後,段匹磾風頭一時無兩,段部鮮卑迎來最鼎盛時期。

但是,段部鮮卑也分成了薊城、令支兩派:段匹磾為首的薊城派支援西晉;段疾陸眷為首的令支派其實是支援漢趙和石勒的,尤其是段末波,是石勒的幹兒子,和石勒感情非常好。

這麼大的問題,雙方政見都不同,段部鮮卑隐然分裂,随即醞釀了一場内亂。

06 作繭自縛

太興元年(318)正月,段疾陸眷在令支去世,因其子尚年幼,段疾陸譽的叔父段涉複辰代立為首領。

段匹磾得知兄長過世,立刻從薊城起身反回遼西的令支奔喪,段部鮮卑内亂由此而始。

這時,陰謀家段末波登場。

這家夥是個玩弄人心的高手,先挑撥段涉複辰對抗段匹磾,而後吞并段涉複辰部落,自立為單于,而後他擊敗段匹磾,俘虜了劉琨的兒子劉群。

段末波再次玩了一出漂亮的,他厚待劉群,擷取劉群好感。

然後讓劉群給劉琨寫信,對付段匹磾,并許諾讓劉琨擔任幽州刺史。 劉琨英雄一世,卻生了個糊塗蛋,劉群信以為真,真按段末波的意思寫了。

這一寫就壞菜了,信落入段匹磾之手(很有可能是段末波故意洩露的)。

這是典型的離間計!

段匹磾本來是很相信劉琨的,但是弟弟段叔軍卻勸他拿下劉琨。

沒辦法,劉琨威望太高,幽州有很多人依附他。

感情歸感情,政治歸政治,段匹磾最終把劉琨抓了起來,最終劉琨被殺。

劉琨一死,更壞菜了。

段匹磾一下子衆叛親離,原先依附于他的劉琨舊部盧谌、崔悅等率領劉琨餘部逃奔遼西,依附段末波,還有人直接投奔石勒。

自此之後,段匹磾勢力大不如前,完全不是段末波對手。

屋漏偏逢連夜雨,漢趙随即攻打段匹磾。

好在段文鴦能征善戰,多次擊敗漢趙大軍的進攻。

但是,段匹磾已經無力回天了。

太興四年(320年)三月,石勒對段匹磾進行雷霆一擊,段匹磾、段文鴦被迫投降,不久兄弟倆人被殺。至此,幽、冀、并三州落入石勒之手。

此後,段末波坐穩首領之位,五年後病逝,其弟段牙繼位,這時段日陸眷的孫子段遼發動政變攻殺段牙,掌管大權。

内亂從來都沒有赢家,經此一遭,段部鮮卑勢力跌至谷底。

而後段部鮮卑被慕容鮮卑(前燕)所滅,段部鮮卑自此滅亡。

内亂害死人,在進入中原的鮮卑部落中,段部鮮卑是實力最強,聲望最高的,最終卻率先敗亡,身死國滅,一切的一切都是作繭自縛。

07 涼州大馬

段匹磾一死,各部勢力紛紛臣服于漢趙,就剩前涼了。

前涼是天下諸侯當中最擁護晉朝的,和劉琨一起成為西晉兩個最好的救火隊員。

西晉能苟活這麼久,張軌、張寔父子出人出物,功不可沒。

是以,漢趙早就想對付前涼。

但是,雙方離得遠,漢趙鞭長莫及。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前涼鐵騎戰鬥力彪悍,有“涼州大馬,橫行天下,涼州鸱苕,賊寇消,鸱苕翩翩,怖殺人”之譽。

中原大亂後,由于前涼以晉朝忠臣自居,頗得人心,很多人投奔前涼,前涼實力大增,并不好對付。

但是前涼對西晉的忠誠是有限度的,前涼玩了命的支援西晉,西晉一次又一次送人頭,這誰受得了?

随着時間的推移,前涼的忠誠度慢慢減弱。

曆史教科書一筆帶過的123年,惡魔橫行!(1)

西晉滅亡後,張寔擁戴晉王司馬睿即位,但張寔也耍了個滑頭。

可張寔不用司馬睿的太興年号,還稱建興六年,這标志着張寔已完全脫離司馬家的管控,正式建立一個獨立的割據政權,史稱前涼。

太甯元年(323年)八月,劉曜禦駕親征,率二十八萬大軍攻打前涼。

但是,劉曜心裡非常虛,沒有必勝的把握,他知道自己滅不了前涼,隻想讓前涼服個軟。

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下期接着說。

繼續閱讀